战略投送基地应对不确定需求的物资预储对策

2014-08-15 00:52杨会军霍东芳王雪松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不确定性物资

杨会军,焦 红,霍东芳,王雪松

(1.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300161;3.65585 部队,辽宁 大连116104)

战略投送基地是指集建制部队快速投送、伤病员紧急后送、军地应急物资储存与转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物流设施,是军事交通运输系统新型的实体化保障力量,是战略投送体系和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的关键环节[1]。军事需求受许多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要使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适应军事行动保障需求,必须采取措施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提高应急投送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按时限、规模和品类要求完成物资投送任务,把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等制约保障能力生成及浪费保障资源等现象的发生,更好地服务于军事行动物资保障需求。

1 以对不确定性的正确理解为处理不确定性打下良好基础

应对不确定需求的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首先要正确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这是探讨应对之策的第一步。

(1)着力研究探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事物发展受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本身存在的时间、力度及相互作用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主体对客体存在某一时间点上未知或对尚未出现的结果不可预测的情形,但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不可知。辨证地讲,不确定性是绝对的,确定性是相对的[2]。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军队十分重视不确定性对军事行动产生的影响。1991 年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开始前,美军司令部进行了180 多次首长司令部计算机军事演习,分析了大量的空地作战方案。1999 年5 月,北约空袭南联盟,南联盟军队积极对抗,战场态势迅速变化。美军反复调整打击目标、方式和强度,打了78 天,修改了77 次计划,较好地克服了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实施包括物资战略投送在内的后勤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3]。就战略投送基地而言,其预储物资品类、数量、布局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军事行动的不确定性,具有从属性。战争中物资投送保障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始终存在的战场“迷雾”,具有持久性,局限于技术手段和认识水平,难以科学合理地预测预储物资的品类、数量、布局。为了赢得战争,人们必须不断认识、应对、适应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通常还与确定性、复杂性、混沌性、模糊性、粗糙性、随机性、模糊随机性、多重不确定性等概念相关。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究竟符合其中的哪种不确定性,或是符合新的不确定性,需要从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特点与规律出发,研究作战任务、保障任务、保障环境、保障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尤其是物资消耗损失的基本规律,从中找出不确定性,进而使战略投送保障基地的物资预储符合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

(2)应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看待不确定性。战略投送基地是由多个环节和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某个环节或子系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很可能会波及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从对系统整体影响的程度看,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在总体基本确定的前提下,由于保障任务、保障环境、保障过程等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在预储物资品类、数量及时间分布上的局部不确定性,系统表现为总体上的确定性和局部不确定性的叠加。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分别出现,也可能三三两两同时出现;其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即产生放大或缩小效应,也可能是线性的。这种应对不确定性的物资预储对于平衡不确定性消耗产生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物资储备,则难以保证该类物资的持续和全面保障。在残酷的作战行动面前,部队很容易陷于劣势而丧失战场行动的主动权,进而难以取得作战胜利,在全局上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3)力争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影响。不确定性的实质,是由于内部要素或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变化,引起系统功能的变化,而环境因素的影响亦是通过系统内部要素发挥作用的。不确定性变化产生的效果是内外两方面不确定性影响效果的迭加,是时间的函数,这种迭加的效果亦是确定的。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投送保障需求,随作战对象、作战样式、兵力构成、数量规模、作战地区、持续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其实质就是采取应对措施,消除产生不确定性的内因和外因或降低其影响程度,使系统稳定运行,保持其应有的能力。这是一个预见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发生、采取措施应对以及消除或减少其影响的过程,是一个反馈控制过程。最终目的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稳定或增强功能输出。因此,要对不确定因素加以分类,区分其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力争使不确定性引起的波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致产生系统性放大效应,导致系统无序、混乱或崩溃。

2 以对全局需求的合理把握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

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行动,具有任务、环境、时间和空间等不确定性。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对物资保障的需求,是军事物流基地应对物资需求不确定性的重要一环。

(1)重点关注区别对待全局保障任务的不确定性。战争行动不确定性,主要包括联合火力打击作战、岛屿封锁作战、岛屿进攻作战、防空作战、边境防御作战等主要作战样式的不确定性[4];非战争军事行动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反恐行动、维稳行动、封边控边行动、海上维权行动、保护海上战略通道行动、重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国际维和行动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不确定性[5]。每种作战或行动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一,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对物资保障种类、数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统筹考虑这些不同性质的物资保障需求。其中:时间不确定性,是指应急投送保障需求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如季节天候的不确定性,会引起保障需求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持续时间长短的不确定性;空间不确定性,是指在我国广阔地域及可能涉及的国际空间遂行保障任务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如不同的经济、地理、敌情、社情等,这也会引起保障需求的诸多变化。在对存储物资的组织管理上,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所需物资要分别存储,统筹考虑消耗和损失两大因素,按可能的时间节点计算进货、供应及存货之间的内在关系,作战物资、作战保障物资、后装保障物资三位一体保障,以师(旅)、团、营等作战单元为保障对象,以集装化包装、基数化储存、模块化投送为基本保障模式,并使物资储存、搬运、装卸能力与物资收发任务相一致,以尽可能提高武器、弹药、油料、军需、车材、药材等物资针对作战单元需求的品种、规格的配套性、适应性。

(2)以预储物资结构的合理性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合理储备主要涉及物资的结构、数量与布局等问题。物资储备的结构,是指符合未来军事行动损耗规律的储备物资的内在构成,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物资的数量构成,适应物资现状与发展的技术构成,主要物资与辅助物资的构成,作战物资与保障物资的构成,适应不同地理特点的物资构成等。合理的物资构成,是形成、保持与提高保障能力与作战能力的基石,是以结构谋功能和应对不确定性需求的前提。应以通用物资为主专用物资为辅,以战时需求为主以平时需求为辅,兼顾陆、海、空、二炮部队需求,以保障作战单元为主,平时预置预储与战前临时筹措相结合。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即要重点满足可能的主要作战方向和重点作战部队的物资保障需求,同时兼顾其他作战方向与作战部队的物资保障需求。要优化预储物资存储布局,即适应预储物资特性与投送保障优先顺序要求的空间安排。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提高安全系数,避免性质相抵触的物资放于一处,使有限的空间存储尽可能多的重要的物资,便于物资接收、存储、出库和投送保障作业活动。在预储空间和经费都有限的情况下,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增加的预储物资预留空间,以适应物资更新、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和保障任务变化带来的物资预储的不确定性。

(3)以分类管理应对预储物资重要度的不确定性。由于技术进步、部队需求、保障环境等变化会引起预储物资构成的变化,同一品类物资的重要程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要建立动态轮换的管理机制,使预储物资始终保持完好的技术状况,具备能够随时按照需求提供保障的能力。应按ABC分类控制法对物资进行分类管理。A、B、C 类物资品种占预储物资的比重依次为5% ~10%、15% ~20%、70% ~80%,而物资价值所占比重依次为70% ~80%、20% ~25%、5% ~10%[6]。A 类物资一般为储备期长、重要程度高、储备件数少、采购制造困难而价格又较高的物资,要实施重点管理,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控制进货,尽量按最经济、最合理的批量和时间订货和采购;对B 类物资实施一般管理,可适当加大订货批量,时间可稍有机动,对库存量的控制也可比A 类稍宽一些;对C类物资实施次要管理,由于其耗用资金不太多而品种较多,可按照计划用量一次订货,或适当延长订货间隔期,减少订货次数。

3 以对保障活动的科学管控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

军事物流基地保障活动组织是否科学合理,关乎保障活动的成效,也关乎应对不确定性需求的成效。加强对保障活动的科学管理,可以更好地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

(1)以保障组织的整体性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应急投送保障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将属于同一流程内的工作合并为一个整体,流程内的各项活动按照顺序连续不间断地执行,缩减边界活动的影响或干扰,提高保障系统的有序性与有效性,这是应对预储物资不确定性需求的重要方法。要统一调度使用各部门资源,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运载工具、装卸搬运设备、仓储空间等资源,形成应对预储物资不确定性需求的整体力量。各部门应以是否能满足部队用户的需求作为应急投送绩效的最终评价标准,促使整个流程的顺畅运行,提高系统内部的运作效率和系统外部输出的用户满意度。

(2)以科学的组织管理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组织管理的稳定高效是完成投送保障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应对预储物资需求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组织管理包括供需预测、计划方案拟制、协同协调、组织指挥等内容,供需预测科学、务实、合理,投送方案配套、协调、严密,协同协调周密、细致,组织指挥及时、有效,就能增大与保障实际的吻合性,保证投送组织管理的顺畅高效,较好地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制订科学的保障计划,使被运物资的包装、捆绑、固定符合航空运输要求,如积载要求和稳性要求。可用倒推法拟制航空投送物资装载、积载、捆绑、加固方案,使被运对象在装载前就已经确定了在飞机上的位置及包装形式,并在平时进行相应的模拟演练,进而减少装载时间,降低无序程度,提高保障效能。要以标准化管理减少保障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标准化是科学组织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有效应对不确定性需求的必要条件。要着眼于实现预储物资的安全、快速、全面保障,推进“保障资源信息化、包装尺寸集装化、装卸作业机械化、仓库储存基数化、投送保障模块化”[7],进而实现预储物资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和低成本运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预储物资专业化、精确化、高效益的保障要求。要着眼于战斗力生成,妥善安排投送的优先顺序,科学设计投送流程,从流程上挖掘保障潜能,确保投送保障基地与军代表、航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顺畅,指挥控制稳定,有效应对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要加强物资集结、转运、存储、处理和拣选,以及发送等环节之间的衔接,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供需之间的平衡,减少供应链延误,提高应对不确定性需求的能力。

(3)以辅助决策应对预储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并完善现有装备或物资需求的数据库,实时或近实时掌握部队对物资器材需求的种类、数额和相关要求,库存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信息,提高保障活动的针对性。要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使信息的发送和传输标准化,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为加强精准化管理提供基准数据。要建立辅助决策系统,具备智能物资布局、仓库库存量控制优化和装卸载优化等功能,为指挥员在复杂环境下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应急投送系统的运行效率,适应多变的保障需求。

(4)借鉴外军应对预储物资不确定性需求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军尤其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等战争中的消耗损失情况和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物资存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美军在海湾地区、印度洋、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的预置预储物资的需求、策略、模式,从中找寻不确定性规律,并为我所用。

4 结 语

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只有研究、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做到趋利避害,才能成为驾御不确定性的主人。战争对战略投送基地物资保障需求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从许多方面、多个层次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本文仅从正确理解不确定性、合理把握全局需求、科学管控保障活动方面提出了意见,对做好物资预储、适应不确定性保障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海军.郑州航空应急投送保障基地建设规划设计纲要[R].北京: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2011.

[2] 刘宝碇,赵瑞清,王纲. 不确定规划及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董朝雷,张媛. 驾驭不确定性关乎战场制胜力[N]. 解放军报,2014-10-07(2).

[4] 黄成林,崔荣,潘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交通运输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122.

[5] 李士生,陈兆仁.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交运输保障[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10.

[6] 田润良.战储物资包装与集装化指导手册[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100.

[7] 杨会军. 基于集装单元的通用弹药模块化储运保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37.

猜你喜欢
不确定性物资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国有企业创新物资管理的探讨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被偷的救援物资
全球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英国“脱欧”不确定性增加 玩具店囤货防涨价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基于随机与区间分析的状态方程不确定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