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厂镇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4-08-15 00:5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5期
关键词:奶农鲜奶存栏

杨 平

(云南省祥云县刘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理 672107)

刘厂镇地处坝区,交通便利,气候温湿,无霜期长,有丰富的野草资源和农田副产物秸秆、豆糠等。适宜奶牛养殖,本地养殖户有传统的养牛习惯,科技意识较强,只要加以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业将成为全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奶业是同人类生存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健康产业”,也是饲料转化率高,物质与能量利用最节约、最有效的产业。目前,我国奶业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低价出口全脂粉的影响,奶牛养殖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全国牛奶主产区奶农亏损,牛奶滞销,许多地区奶农纷纷杀牛渡危机,存栏减少较快。奶牛养殖在刘厂镇起步晚,占畜牧业产值比例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市场。

1 奶牛养殖业现状

1.1 生产情况

刘厂镇奶牛养殖户19户,存栏68头,能繁母牛59头,机械挤奶2户,其余人工挤奶,每天生产鲜奶0.53 t,交售鲜奶0.15 t,存栏奶牛中荷兰黑白花46头,占存栏数68%,西门塔尔杂交品种牛22头,占存栏数的32%。

1.2 销售情况

19户养殖户中交鲜奶4户,做乳商5户,挤奶培育黑白花小公牛10户,鲜奶现收购价2.7元/kg,经济效益随市场因素及技术原因,收入不稳定,大多处于微利状态。

1.3 规模情况

全镇最大规模户存栏10头,中等规模6头,最少的1头,养殖规模化低,专业户少,目前尚无奶农专业合作社。

2 奶牛养殖业落后的原因

2.1 区域因素

由于刘厂镇离以洱源为中心的大理奶牛片区距离远,养殖户互相交流和互动少,现有养殖户都是自己围绕家庭副业发展起来,各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信贷困难

养殖户因自身经济实力较差,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没钱购买高产奶牛,发展奶牛养殖亟需信贷支持,但动产抵押担保机制尚未形成,养殖户贷款难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2.3 缺乏养殖技术

养殖户大多靠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平台,导致饲养管理粗放,品种良莠不齐,不能发挥出奶牛应有的经济效益。

2.4 市场因素

由于规模小,数量少,养殖户都是自寻销路,导致鲜奶收购站无法建立,奶农交奶难,销售成本增高,同时也给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带来不便。

3 自身优势

刘厂镇属于农业主产区,有大量的麦秆、豆糠、玉米秆,可提供大量的青贮、氨化饲料让农副产物“过腹还田”,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再加上刘厂镇无霜期长,有丰富的野生鲜草节约了饲料成本。奶牛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一般家庭妇女,老人皆可,可家庭饲养,也可规模饲养,劳动力成本低,现在新希望集团已在刘厂镇准备建立了1个百头奶牛场,选址、征地已完成,这将给刘厂镇奶牛养殖带来新的生机。

4 发展思路

4.1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首先,职业农民应该是有技术,懂法,守法,有良知。其次,加大先进适用奶牛饲养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加快建立健全高效生态奶牛养殖规程,大力推广应用优质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奶牛适度规模生产环境控制与保护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促进加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4.2 改良现有品种,引进优良奶牛

利用冻精改良技术改良现有奶牛,培育高产奶牛建立奶牛档案,做好配种记录,防止改良中的近亲配种。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直接引进优良高产奶牛。

4.3 政府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

政府引导奶农走专业化道路,提供养殖用地,规划建立奶牛养殖小区,解决奶农的养殖信用贷款,畜牧部门推广农田种草养殖,使畜牧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生鲜乳的监管力度,为奶农提供养殖咨询,定期开养殖技术培训会,做好奶农的后勤保障。

4.4 引进外资促进发展

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推动奶牛养殖业良性发展,抓住大理新希望集团进入刘厂镇的契机,大力扶持发展本地乳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鲜乳的储运、保鲜和加工能力,解决饲养奶牛农户的后顾之忧。

5 未来展望

刘厂镇最佳奶牛饲养量在500~600头,通过2~3年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相信随着奶牛养殖专业化的发展,将对改善刘厂镇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提供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奶农鲜奶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生鲜奶更健康吗?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援助鲜奶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抗议
喷奶粉
生鲜奶更有营养?
陶木子问:喝生鲜奶更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