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

2014-08-15 00:50崔卫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5期
关键词:猪只猪群猪舍

丁 民 崔卫星

(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东台 224232)

1 病因分析

猪无名高热即猪热应激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主要发生于生长育成猪,夏季和初秋气温较高,生长育成猪脂肪层相对较厚,散热困难,而大部分养猪场和养殖户的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低、隔热条件差,易发生热应激。另外,猪场频繁转群、混群,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猪舍温差大、湿度高、有害气体含量高,也可引起猪群发生热应激,使猪群抗病力下降。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到位,疫病和营养等因素造成猪群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不重视后备猪免疫和药物净化工作,导致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不稳定,引起猪无名高热病的暴发和流行。

2 临床症状

患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等,部分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

3 病理变化

急性者主要表现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胀、硬变,呈橡皮状肺,花斑样、大理石样病变,病变呈斑驳状到褐色,部分猪肺膈叶的腹侧呈现紫红或灰红色,个别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化脓灶。部分病猪肺部严重出血,大叶性或出血性肺炎,有的病猪肺水肿,间质水肿更明显。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肺浆膜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类似,或肺呈片状出血。除肺部出现病变外,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呈土黄色,质脆。个别病猪心冠状沟脂及心内外膜、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多数死亡猪有轻度胃溃疡。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而其他脏器则无明显病理变化。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4.1.1 防暑降温 尽量降低猪舍温度,营造一个凉爽、洁净、安静的小气候环境。

4.1.2 猪舍环境绿化 植树绿化能有效调整猪场小气候环境,有效降低环境温度。

4.1.3 饲养密度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采取降温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猪无名高热病和呼吸道疾病。

4.1.4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4.2 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

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传播。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些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的消毒剂。

4.3 药物控制措施

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当疫病发生时,应在高峰期前加药预防,针对细菌和支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及早采取措施在饮水和饲料中同时投药,结合给病猪注射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从母猪用药保健开始控制细菌性疫病的源头。

12~13周龄和17~18周龄生长育成猪使用有效药品进行预防,可在1 t饲粮中添加“金呼泰2 000 g+多西环素400 g,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氟苯尼考,采用脉冲给药的方式,连用1周,停药1周后,再用药1周。

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在母猪料中添加抗生素,每1 t饲料添加“金呼泰”2 000 g+“多西环素”400 g或“替米考星”200 g+15%金霉素3 000 g+“阿莫西林”500 g进行预防,减少母猪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

仔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4周在仔猪料中添加抗生素,在1 t饲料中添加“金呼泰”2 000 g+“多西环素” 400 g或“替米考星”200 g+15%金霉素3 000 g+“阿莫西林”500 g,切断仔猪与仔猪间疾病的水平传播。

对已发生无名高热病的猪群,可在1 t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300 g+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 000 g,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量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时,应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药物,使用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菌药,如“水溶性氟苯尼考”,对已发病的猪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使用“世纪金耳环”和“肺宝三效”进行注射治疗。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4.4 定期驱虫

蛔虫、鞭虫等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有一定意义。猪场应严格执行“四加一”驱虫法、“猪虫清”对体内外寄生虫的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4.5 预防接种

做好各类可引起猪高热的传染病的疫苗注射工作,发病猪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4.6 杜绝饲料中含有霉菌

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可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较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在该病的高发期,应特别注意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危害猪群的健康。

猜你喜欢
猪只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发酵床猪舍与传统猪舍空气质量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