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禁牧草场自然恢复效果观测

2014-08-15 00:54照日格图陈国华冬梅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
中国畜牧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苏木样方覆盖度

文│照日格图 陈国华 冬梅(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

禁牧是目前阿拉善地区“三化”草场自然恢复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当草场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草食家畜适度地采食,这样更有利于草场保护和恢复。

阿拉善荒漠草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亚洲荒漠区最东部,总面积 27万平方公里,现有天然草原2.74亿亩,针对阿拉善草地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试验得出:在阿拉善荒漠草地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资源的制约下,实施禁牧、休牧是恢复和保护这一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唯一途径。将阿拉善地区植被覆盖度在5%、年降水量在80毫米以下的天然草地以及“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草场地带一律实行禁牧。

2010年全面实施禁牧后,草场植被长势普遍转好,草场植物覆盖度明显提高,盐碱化地带的牧草长势茂盛。2011年,选择阿拉善盟“三化”地区3个旗进行植被自然恢复抽样观测,在3个旗各设立了一个样方,分别是阿左旗的通古淖尔苏木、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和额济纳旗策克等进行2年数据采集观测及分析。

一、样方的设置

在各个旗设立一个观测的样方,将2011年和2012年及2013所观测的数据值进行对比分析。

1号样方位于阿左旗的通古淖尔苏木浩坦淖尔嘎查,由于过度超载放牧,常年干旱,禁牧前植被覆盖度仅为11%,平均高度11厘米。

2号样方位于阿右旗木素布拉格苏木乌仁图雅嘎查,过度放牧,年降雨量极低,草场极度沙化,湖旬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自然植被稀少,种属贫乏、稀疏、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易出现沙暴。植被主要由低山丘陵荒漠草地、高原荒漠草地、沙漠植被草地和梭梭林带构成。植物以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草本植物很少,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禁牧前植被覆盖度仅为7%左右,植被高度为7厘米。

3号样方位于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苏海布拉格嘎查,属于戈壁草原,植被稀疏,年降雨量极低,由于超载放牧、过度开采,造成草原退化,禁牧前植被覆盖度为8%,植被平均高度为7厘米。

二、结果和分析

2011年7月20日、2012年7月20日及2013年7月20日对3个样方点进行观测数据采集,最后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号样方位于阿左旗的通古淖尔苏木浩坦淖尔嘎查,3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8%、47%、68%,比禁牧前提高17%、36%、57%。植被平均高度分别为18厘米、24厘米、34厘米,分别提高17厘米、13厘米、23厘米,植被茂盛。

2号样方位于阿右旗木素布拉格苏木乌仁图雅嘎查,3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5%、34%、51%,比禁牧前提高18%、27%、44%。植被平均高度分别为16厘米、24厘米、34厘米,分别提高9厘米、17厘米、27厘米,植被茂密程度较明显。

3号样方位于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苏海布拉格嘎查,3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8%、36%、55%,比禁牧前提高20%、28%、47%。植被平均高度分别为18厘米、24厘米、34厘米,分别提高17厘米、13厘米、23厘米,植被茂盛。

三、结论

通过禁牧草场3年观测结果可以看到,禁牧是目前阿拉善地区“三化”草场自然恢复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虽然禁牧在短期内使得“三化”草场植被得到很好的自然恢复和改善,但并非禁牧时间越长草场恢复得越好,因为食草家畜适度采食植物,不仅不危害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相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同时,草食家畜适量采食有利于保持草地植物多样性。面对目前阿拉善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首先要实行禁牧,在未来几年内可视草场植被恢复状况,决定是否需要以草定畜的方法。

四、建议

根据阿拉善地区不同草场植被特点,科学合理进行草原植被恢复,首先要进行围栏封育,大力支持和发展舍饲养殖,建立人工饲草料种植基地。其次,对解除禁牧的草场应以草定畜,防止过载。第三,要加大草原监管力度。

猜你喜欢
苏木样方覆盖度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辽宁省地表蒸散发及其受植被覆盖度影响研究
浅谈苏木山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站在苏木拜河边
七月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