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马永生那样创新工作

2014-08-15 00:44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海相气藏气田

○ 文/本刊评论员

今天的石油人不仅需要理论、实践创新,而且需要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

北京时间3月24日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紧急发布会上确认,失联的马航MH370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人幸存。17天来,马航航班MH370像谜一样消失在茫茫夜空,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飞机上的中国乘客及外籍乘客的安危,时时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在此期间,天上、海里、地面……几十个国家的飞机、军舰、卫星,全力以赴寻找这架失联客机。

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高科技的竞技,创新能力的展演,显示了一个国家多方面的综合实力。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要靠创新,经济转型要靠创新,企业生存更要靠创新。

近日,中国石化召开科技进步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驱动和支撑公司转型发展。

应该说,这样的部署和安排,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其实,创新发展一直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共同特色。在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有4项、3项和1项成果获奖,展示了三大石油公司的发展实力。

刚刚公布的中国石油2013年度业绩报告披露,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安岳气田龙王庙气藏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1875亿立方米,是目前中国发现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这项成果的取得,与中国石油创新发展的深层天然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密不可分。

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中国地质学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指导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一批油气田,宣告了中国“贫油论”的破产。进入本世纪,以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马永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地质学家,在“海相碳酸盐岩超深层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引领世界的成果,相继在四川盆地南方海相地层中找到了普光气田、元坝气田等重大发现。

因为坚持创新、勇于创新,马永生和其团队在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马永生的故事和经历令人鼓舞,给人以启迪。无论在哪个领域,故步自封迟早要被人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幸运”才会格外青睐。

老一代石油人曾经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今天的石油人面临着比老一辈更复杂的生存环境,不仅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找到和生产更多的油气资源,而且面临着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

创新、创造、改革、发展,历史已经将更为繁重的任务责无旁贷地放到了这一代人肩上。这既是责任也是机遇,既是考验也是幸运。

猜你喜欢
海相气藏气田
海相软土地区铁路深长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塔里木盆地西缘乌恰地区海相砂岩型铜矿的发现及对找矿的指示意义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YS1井络合铁脱硫液参数优化研究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库车坳陷迪北气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历史
超高压气藏裂缝应力敏感性实验方法
熵权密切值法完井方式优选模型的建立及在荔湾3-1深水气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