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思想探析

2014-08-15 00:43史荣易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制度

史荣易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02)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它为基本制度服务。基本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单一性,而体制则表现为灵活性和多样性,是联系社会有机体各个子系统的纽带,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桥梁。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基本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时,才能够彼此促进;而当二者不相适应时,则互为阻力。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发现并科学地揭示这个规律,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程度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度

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同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党政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它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不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则无法深入下去,现代化建设也将严重受制,甚至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成功。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新时期历史任务的基础上郑重指出,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1]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1986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2]从邓小平首创的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的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例如,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经济形式的基础上的,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基础上的,1993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形式基础上的。

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都已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必须有坚强、高效、廉洁的领导集体来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秩序条件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基于此,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和明确规划。习近平明确指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政治体制改革绝对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所提供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孕育了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各项必要因素的时候,才能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并实际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当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弊端暴露得非常明显以至于群众对此有较深认识并且非改不可的时候,当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并可能提供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需的坚实基础和条件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影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

过去我们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政治体制来塑造的,由此造成了经济政治一体化,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政治化、国家化、行政化,成了党和国家政权的附属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孤立地解决经济体制问题或先解决经济体制问题,然后再解决政治体制问题,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让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适应,才能顺利推进各项改革。

1.只搞经济体制改革而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会举步维艰。邓小平多次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他说:“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3]为了使干部群众对这个问题深刻理解,他还举例作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迫切要求“精兵简政,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现在机构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边的权力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邓小平明确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不然的话,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4]。他的这些论述,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是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经济体制改革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只有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道路,保驾护航。如其不然,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拖经济体制改革的后腿,使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2.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才能得到保证。邓小平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谈到:“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5]只有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变革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才能够带动经济体制改革即改变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管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它们的落脚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社会发展的成果都会得而复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两个改革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不相称的。正像邓小平当年告诫的那样:“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6]在这种情况下,只搞经济体制改革而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所有改革最终很难成功。换句话说,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的成功,最终要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

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时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7]他在另一个地方还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8]。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再继续向前推进。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改革向前推进的标志和深入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却成效甚微,人们时时刻刻感到的正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比如说,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的行政体制改革,反复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问题。行政体制不改革,就不能真正做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也不能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结果造成以党代政、权力集中,办事拖拉、遇事推诿,政府施政时常缺位错位不到位,与民争利,官民对立,威胁党的执政之基。这些都充分说明,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能够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市场经济,它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才能减少市场的缺陷,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是难以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改革政治体制,使二者有机统一、有效结合。因而,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才能保证不会人亡政息,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好比一架马车的两个轮子,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体中,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前进,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大局。

1.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与目的是一致的。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它们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旧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9]“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0]。邓小平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前者指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等四项基本原则和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及其分配制度,它们决定社会主义的性质;后者是指前者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实施形式。同一种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实施形式,即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同的基本制度,也可以有类同的体制。无论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原则和方向上是一致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是邓小平用以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基本原则,同时包括以下三个具体原则:一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二是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办法。1987年6月邓小平提出:“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种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12]三是必须在安定团结的局势下有秩序地进行。1986年9月,邓小平说:“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13]由此可见,党的一贯思想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下,坚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效率原则、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要求依法治国,要求废除人治和各种特权,要求消除形形色色的腐败。如果这两种改革的方向目标不同,就不会达成一致。

3.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大体上是一致的。大体同步,不是绝对同步,不是列队齐步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政治、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大体上是同步的。之后,我们在城市推广运用农村经验时进展却比较缓慢,重要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跟上。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只重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而没有认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集中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问题。这篇讲话是系统地表述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尽管这里他仍然没有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而是用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组织制度来表达政治体制,实质上就是讲政治体制改革。当时,政治体制改革的着眼点是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的重演,从而实现长治久安。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要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同时也谈到了政治体制改革,指出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机关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空前地突出起来,再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进行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从1985年后半年开始,一直到十三大之前,多次从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这个角度,提出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事实证明,我国的改革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唯此,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的改革大业不会顾此失彼、相互掣肘。

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对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普遍规律。这个理论和规律,对于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胜利地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将产生正确的指导作用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十多年前,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真正地提上议事日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经济健康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克服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领域的种种乱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2][3][4][5][6][7][8][9][10][11][12][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176,160,176,164,60,176,135,241,332,241,177.

猜你喜欢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制度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预算改革的体制约束:基于国家模型的一种分析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