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中汉语言文字类课程体系建构初探

2014-08-15 00:50张小平
语文学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汉语言通识语言文字

○张小平

(济南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欧洲的自由教育,它的成型是在美国,是美国大学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引进的,通识教育与大学制度一道被引进。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曾提出并实践“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的通识主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顺应这种社会潮流和时代趋势,目前全国许多大学对通识课(通选课)的规定和设计日臻完善。在通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应是居于首要地位的。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也是人类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保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理应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语言文字类课程尤其是汉语言文字类课程的教学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大学生使用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表现

尽管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把“推广普通话”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在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期间,国家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且逐年加大力度,尤其是普通话测试工作,对高校普通话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普通话已基本成为高校的校园语言,但是目前在高校普通话仍没有得到全面普及。首先是方言在校园中仍有较高的使用率,方言的声音从未在高校中消失过,无论是在老乡会上的乡音土语,还是课堂上的地方普通话,都是校园里不和谐的音符。其次是部分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令人担忧。一些大学生讲话怪腔怪调脏话痞话当作口头语,还有的以模仿港台电视剧的娇腔柔调为荣。用语牵强附会,词不达意,思维逻辑混乱、条理不清者也大有人在。

文字方面不规范现象同样比较严重,笔者所在的高校招收的学生为二本与三本分数线的考生。也就是说,他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属于中等或稍微偏下的水平。在大学写作这门文、理两科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批改第一篇作文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错字多,病句多。此外,校园海报、宣传栏上也经常出现繁体字、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像“理發(发)、行礼(李)、面邻(临)、懈待(怠)、迷(弥)补、兰(篮)球”等错别字现象不胜枚举。

二、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现状令人堪忧。而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语言文字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大学生处于思想道德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民族道德精神。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较好的文字修养有利于他们更深入、更丰富地理解民族历史,感受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此外,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1]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存在的家园。它是物质化的人文精神的内在根源。在英语事实上日益成为全球共同用语的当今世界,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对全球一体化的语言文化的认同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更有理由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贡献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掌握全球共同用语及其他民族语言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修养。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将汉语言文字类的课程提升到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高度认识它。

其次,语言文字是大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重要奠基石。语言文字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基础。大学生的文化学识、逻辑判断、创新思维和智力成果等都需要用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表达。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语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其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许多行业和部门把语言艺术水平当作选聘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条件。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是锻炼和培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阐述的“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说明了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文字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决定了汉语言文字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这类课程不仅仅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概念和中文系专业课程的概念,而且更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内在化和实质化的概念。它旨在将人文精神落实到语言文字本身,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最扎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高校通识课程体系中语言文字类课程,它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打破了年级的划分和专业的壁垒,是提供给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这类课程决不能成为中文系部分课程的简单移植和机械照搬。中文系的语言文字类课程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语言学知识,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模式,教学中重理论、轻实用;体现在课程上的特点是专业性、理论性非常强。当前高校的通识教育要求我们建立的是“大语言”的概念,即把语言作为文化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活跃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地讲授汉语的基本知识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以便为大学生学好专业以及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显然,如果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一门大学语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构建汉语言文字类课程体系需要尽快提到高校通识教育的工作日程上来。

三、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体系建构的措施和手段

(一)建构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群

在当今高校中,设立通选课程已经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的高校基本上都已开设了门类繁多的通选课程。但在这些课程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是文学类课程,汉语言文字类课程却寥若晨星。这种现象是文科中重文轻语观念的直接反映。诚然,语言类课程比文学类课程的确枯燥得多,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客观的原因,但是不能不承认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传统的语言教学沿袭了中学语言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对一些词语的表层分析上,刻板的语言教育使学生深受其苦,从而对语言类课程只能敬而远之。此外,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是认为汉语是母语,不怎么需要花大力气来学;二是汉语能力一般能过得去就行了,研究语言是语言学家的事情。这种片面的想法也是导致通选课中语言类课程少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境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开出一系列有特色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文字类课程。可以针对大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以及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开设不同的语言文字类课程体系。例如可以开设普通话、口语艺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开设现代汉语等课程增强学生正确使用汉语和汉字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开设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和汉字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

当然,在课程设置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调查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从而避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便能够真正地形成一个系统性较强、操作性强的课程群,进而能够使学生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真正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从审美和实用等不同层面领悟语言文字的存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

如何把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的教学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摆脱思想中固有的语言类课程枯燥乏味的看法?笔者结合几年来教授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汉语言文字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做好由“教”到“导”的转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同样的道理,好的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方法的引导者。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把教的任务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为主,由教师为主体变为教师为主导,变“教”师为“导”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传授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培养其正确和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养。

2.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加强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和受支配的地位,很容易滋生困倦和懈怠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之外的能动性的创造。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科学而有民主的课堂气氛,就要求教师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仅依赖在课堂上的学习,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因此要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多参与课堂讨论、敢于质疑教师和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讲到规范汉字时,笔者会从学生的作业中寻找不规范汉字作为讲解的例子,再要求学生课下在校园里,或者走向街头寻找不规范汉字,然后把这些不规范汉字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以加深他们对不规范汉字的认识。此外,笔者还经常组织课堂专题讨论,选取某种语言现象进行自由讨论甚至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发言。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现象的判断能力。课堂专题讨论能形成交流,对话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活力。老师的总结和引导也是一种生动的语言现象分析的示范。语言是文学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笔者有时还会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学习语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刚刚读过的文学作品,指出作品的语言特色或语言风格,每节课至少留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分析,然后老师进行点评。每个人阅读的作品不尽相同,语言风格和特色各异,学生就可以接触和了解到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既充实了每节课的内容,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也大大加强了课堂的现场感,还保证了学生一定的阅读量,可谓一举多得。

3.改革考试方案,建立多元评价的评分标准。传统的语言文字类课程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考查的多是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性的内容。汉语言文字类的通识课程体系不属于理论课程,它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还带有较为强烈的欣赏性和体验性。如果采用传统考试方式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课堂参与热情,这就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从而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个体性、动态性和激励性。这一评价体系可由3个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综合测试。课堂表现,考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以课堂互动以及课堂讨论的表现为主;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提供语言小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期末综合测试主要测评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利用所学语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3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成绩单。这样的评分标准无疑是公正的全面的。公正全面的成绩评定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到教学环节的最后阶段,也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字类课程应在高校通识课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汉语言文字类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具有系统性,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教学模式方面也应有创新和改革。

[1]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汉语言通识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