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4-08-15 00:45
关键词:理论修养刘少奇党风廉政

甄 玲

(长丰县委党校教研室,安徽合肥,231100)

作为党的第一代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和革命家。无论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他都始终高度重视和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

一、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早在20个世纪30年代末,刘少奇就开始关注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他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在革命斗争年代能够经历枪林弹雨的考验,革命成功后可能被胜利冲昏头脑,出现腐化堕落现象,失去革命的本原。革命胜利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刘少奇更加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积极参加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党风廉政工作的经验教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这为我们当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反腐倡廉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可资参考。

(一)思想建设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的预防功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党性,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刘少奇很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党员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他关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专著中,真知灼见,启迪深远。

1.共产党员必须加强理论修养

刘少奇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观察和处理一切的武器,如果不能够掌握好这个理论武器,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甚至在革命斗争中迷失方向。如果轻视或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对党员来说,问题是很严重的,“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高度修养,要在革命斗争的一切重要问题上,站稳无产阶级的正确立场;要在情况复杂和变化剧烈的环境下,在需要走迂回曲折道路的时候,都能够确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最有利的方针政策,都能够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根本无法做到的”[1]116,117。在提出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上,刘少奇进一步提出加强理论修养的基本内容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于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方法,与人民群众紧密相结合,坚持走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道路,“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1]109。

2.共产党员必须加强道德修养

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自觉地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刘少奇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他分析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尖锐地指出,这些思想意识,有时是个别小问题,有时潜伏着,有时暴露出来。这些错误思想,发展到最高度,有可能支配党的重要领导环节。因此,他提出,党员要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思想克服和肃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我们的道德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1]133。

刘少奇还阐述了共产党员进行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其中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予了自己的诠释。他说,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354,“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刘少奇提出了要投身到群众中,为人民服务;投入到革命实践中去,培养和加强党员的道德修养。

3.共产党员必须加强纪律修养

加强“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修养是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大亮点,为我们当前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参考。刘少奇认为,要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得以贯彻和执行,必须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只有严格党的纪律,党的统一才能得到维护,党员与党的关系以及党员与党员的关系才能得到正确处理。为了加强共产党员纪律上的修养,他进一步指出,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和自觉的纪律的统一,必须无条件的绝对的服从。全体党员都要与党中央在思想、组织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服从党的路线、纲领和决议,使党的团结统一得到维护,使党的战斗力得到增强。“全党服从中央”是四条纪律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全党服从中央”[2]384。

(二)制度建设理论

制度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刘少奇极为重视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在他看来,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难以解决。建设时期,刘少奇清楚地意识到制度的缺陷是造成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和腐化变质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加强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当下的廉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建国初期,刘少奇向党中央建议,通过党内、群众、民主党派和新闻舆论监督等主要途径完善党的监督机制,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实行监督,以便党和政府在监督下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刘少奇还强调,必须加强对各级监督机关和检察机关本身的监督,实行多渠道多途径的监督,确保党的肌体正常运作。他的这些监督思想不但在当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现在完善监督制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建立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制衡机制,对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从而保证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六十年代初,刘少奇就提出要加强公检法与党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防止党政部门对国家权力的滥用,产生政府的腐败行为。鉴于苏联肃反扩大化和波匈事件的经验教训,刘少奇还提出了对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加以限制的主张,“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应该有一定限制,什么事情他有多大权力,什么事情不准他做,应该有一种限制”[3]645。刘少奇关于限制国家领导人权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3.建立完善惩治制度

腐败问题关系到党性问题,关系到党的存亡。革命胜利前,刘少奇就意识到党内腐败变质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党得天下后像国民党一样腐化,别人也会推翻我们,革命胜利后党内也一定会有人腐化、官僚化。如何防止党员腐化变质,刘少奇认为必须从制度上遏制腐败,他指出,惩治腐败的制度一建立,对那些腐化堕落变质分子,必须严惩,开除出党,“干部当中确实有蜕化变质的,思想变了,感情变了,生活也变了。那样的人要开除党籍。要搞几个大头头”[3]718。

(三)法制建设理论

刘少奇关于法制建设的内容是其整个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立法、执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等问题上都作出了积极探索,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走上法制轨道奠定了基础。

1.加强立法,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及时提出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他说,革命的风暴已经过去,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我们必须跟着改变,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惩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保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顺利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立法过程中,刘少奇强调要重视群众的意见,在广泛的民主的基础上,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的法制。

2.遵守法律,人人平等

刘少奇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强调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他说:“党的这种地位,决不应当使党员在国家生活中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只是使他们必须担负更大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必须在遵守宪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范作用。”[2]168刘少奇认为,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守法,任何人都不能有特权,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更要模范地遵守法律。

3.严格执法,行使职权

刘少奇指出,既然设立了专门的法律执行机关,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没有权利越俎代庖,公安机关、检查机关和法院,必须贯彻执行法制方面的分工负责和互相制约的制度,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及人民内部矛盾。

4.司法独立,依法审判

在司法方面,刘少奇坚持司法权独立的原则。他认为,法院只有坚持独立依法审判的原则,才能真正贯彻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这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是法律法规能否真正执行的关键。至于党委和司法关系,刘少奇也给予了明确地界定。他指出,各级党委可以对司法机关的工作进行领导,确保正确的工作方向,但不得干涉司法机关依法审判。

二、刘少奇党风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

作为我党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刘少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积极探索、研究和总结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系统党风廉政思想。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风廉政建设学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精神食粮和可资借鉴。刘少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具有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既有主观世界的改造、修养和提升,又强调外在的强制约束力;既有对党风廉政建设危机的警惕和预防,又有教育和惩治腐败变质的有力措施;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昭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邓小平曾高度评价刘少奇对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刘少奇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捍卫了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纯洁,巩固和加强了党的队伍建设,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为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抵御腐败变质,惩治贪污腐败,提供了很多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实践意义

1.加强理论修养,提高防腐拒变的素质

党的作风不强不实不正,腐败变质的产生,根源于思想。刘少奇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航程。他的专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我们当前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性、抵御腐败变质的必修课程。刘少奇认为,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我们党的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他说,没有理论,就不能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工作就盲目,没有前途,就会被不良现象所迷惑所俘虏。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工作。后来,刘少奇又进一步指出,学习马列主义,可以克服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等思想。

刘少奇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理论修养的思想对当前如何增强党员意识抵御防腐拒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汲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理论修养,坚定党的信念,增强工作作风,提升防腐拒变能力。

2.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统一

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和建设,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思想,是刘少奇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体系中突出的亮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切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员第二次会议上也明确指出,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独特优势。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一致前进。可见,刘少奇提出加强党的纪律教育,保障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以及无条件的绝对的与中央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的思想,对当前全党统一意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3.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制度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举措,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要靠制度来保证。刘少奇在制度建设方面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都有详细的论述,对于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建立高效、廉洁和奉公的干部队伍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是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实践的深刻把握所提出的重大思想,其中也包含了对老一辈政治家有益做法的借鉴。

4.健全法律法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化

法律法规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威慑性,它能有效地遏制、打击和惩治腐败,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刘少奇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并从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等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为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制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当下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像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早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

[1]刘少奇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刘少奇文选(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理论修养刘少奇党风廉政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关于提高中国画专业硕士理论修养的探讨
浅谈政工师在基层医院思想工作的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