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初审稿件中应用价值研究

2014-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4年3期
关键词:不端版面费学术期刊

□ 甘 艳

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稿件的正式处理首先是从初审开始,经初审筛选后合格的稿件才有可能送同行评议(专家审稿) 。初审的目的很明确,即剔除不符合刊发要求的稿件。每个科技期刊编辑部在长期的稿件处理过程中均形成各自初审的方法以及筛选标准,并一致认同稿件初审在稿件选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各种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关于学术不端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到底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个人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引发这种学术不端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来自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核心期刊不合理的盈利方式、查重软件的不完备、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及较轻的惩罚措施。

(一)不合理的评价制度

在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频道联合清研咨询进行的学术不端的调查中,有63.5%的调查者认为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排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几大原因之首。

现在众多高校在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中,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都有具体要求。比如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获得学位证;本科生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才能算毕业。但是在科研成果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通过抄袭或找枪手代写来完成他们的论文量以获得毕业资格。

在高校对教师、科研人员的职称评价中,那些量化的评估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论文发表数、参与项目数、专著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者只重视论文的数量和发表论文的杂志的档次,对于论文的质量和内涵倒是不闻不问。为了提高数量,便开始不顾科研的周期,开始走捷径。

(二)核心学术期刊不合理的盈利方式

学术期刊的盈利方式主要有赞助商广告费、国家财政拨款、文章转载发表费用、国家评选奖励经费、活动赛事冠名费及其他赞助经费等,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很多学术期刊的财政拨款全部或者部分取消,再加上本来学术期刊的销售范围小、各种赞助较少,为了期刊的维持,1988年中国科协出台39号文,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

版面费逐渐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盈利方式。在王凌峰的《破解学术期刊版面盈利化怪圈》一文以其发表文章经验指出了目前国内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一般行情:以4000字文章大约排版2个页码而言,入选CSSCI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者,版面费低者1000多元,高者3000~5000元,多数在1500元左右。正是因为这样的盈利方式,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背景下,一些杂志便开始以敛财为目的地发表文章,只要对方愿意付版面费,根本不考虑论文的质量,这样一些学者便和这些期刊组成互惠互利的利益集团,双方为了利益,便对学术规范置之不理。

(三)查重软件的不完备

如今是一个论文大爆炸时代,为了解决论文抄袭这一大问题,查重软件应运而生。在大家都相信查重软件的强大时,一些人又开始寻找软件的漏洞,在漏洞中寻找抄袭的机会。笔者曾在“百度知道”上看到有人给出了“帮你躲避反抄袭论文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检测的6个秘诀”,其中包括增删改写、英译中拼凑、修改代码和图表、GOOGLE翻译大法等投机取巧的方法。“学术不端系统”已经开始被大量的高校引进,可是它却存在这样严重的漏洞,很难保证论文作者不利用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应付论文。

(四)法律保障的不完善

各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层出不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和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对抄袭论文的惩罚,此外,论文被抄袭者大多缺乏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意识。

在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频道联合清研咨询进行的专门调查中,40%的调查者表示不清楚单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处罚措施;46.7%的调查者表示在发现别人剽窃自己的论文时不会采取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宣传力度不够和不透明也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有相关的处罚措施,处罚措施也是比较轻。一些学者完全处于无敬畏的状态,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

二、个人因素

(一)个人道德

当然学术不端的行为不仅仅是由于社会因素单方面造成的,它和学者或者研究者是否有正确做学术的价值观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学者和研究员做学术并不是源于对学术的热爱,而看重的是做学术背后能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为丰富的物质回报,这样极其功利的价值观直接导致其个人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指出:“学术抄袭的根源在于没有诚信。不讲诚信,不辨荣耻,所以剽窃造假还不以为耻。”由于现在社会诚信教育的缺失,造成很多人都无诚信,缺少应有的荣辱观。

(二)个人能力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导师知道的研究生数量超过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上限。据华中科技大学周有光新书《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这还都是博士生,硕士生的情况就更严重了。导师的精力有限,用在培养学生的时间少之又少,根本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使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论文的写作。而且导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根本无暇顾及到硕士、博士论文的指导,这也迫使一些硕士、博士甚至是要完成学位论文的本科生都不得不通过抄袭、剽窃来完成自己的论文。

三、主要措施

根据以上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探讨,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纠正现在社会上严重存在的不良之风。

(一)调整评价制度

各高校应调整评价制度,使之更加系统化、综合化,放弃简单地数据化评价。这样可以减轻论文数量在职称评比中所占的比重,也可以在功利的泥潭中把学者解放出来。

(二)改变学术期刊的盈利方式

改变学术期刊的盈利方式可使学术期刊重视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的质量和内涵。建立起学术期刊自己的监督机构,把关要发表文章的质量。

(三)加大对查重软件的开发

查重软件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用来检查学生论文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更需要重视软件的完善,减少漏洞,使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无可趁之机。

(四)加强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设

积极宣传知识产权,并且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这样才能做到以儆效尤。

(五)加强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那些学者和研究员有一个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才能够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规定。

(六)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

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应有的研究能力,可以在做科研的时候独当一面,并且可以有自己的能力体现和创新。

四、结语

对初审运用该系统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检测出的不同等级文字复制比的文章的学术不端可能性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检测案例,得出该系统能有效帮助初审但尚不能取代初审的结论。学者型编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其所在的学科领域应该和他所编期刊的报道方向有一致性,专业领域的研究不一定精深,却应该有利于所编期刊的稿件组约、取舍,有利于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这是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其次,对编辑工作本身有理解、有感悟、有研究、有建树。两者很好地融合,就是好的研究型编辑或者学者型编辑;如果只居其一或者只偏重其一,都只是学科专家或者是编辑家。

[1]周英智,李伟,孙瑶,靳光华.初审中利用数据库检索论文抄袭行为[J].编辑学报,2008(4) .

[2]郑淑芳,徐前进,彭金旺.科技论文初审评价方法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

[3]何洪英,李家林,朱丹,刘东渝,葛亮,钟盛先,孙二虎.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 .

[4]孟伟.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应对科研不端行为[J].科技导报,2006(8) .

[5]张建合.学术期刊编辑初审探微[J].编辑学报,2003(1) .

[6]王淑华.如何利用中国期刊网审稿[J].编辑学报,2001(4) .

猜你喜欢
不端版面费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猪业科学》版面费收取通知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本刊声明:谨防不法人员冒充《协和医学杂志》骗取版面费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版面费调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