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上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措施探析

2014-08-15 00:46袁润湿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坑仰拱交叉

袁润湿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路隧道上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措施探析

袁润湿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实例,简要的阐述了公路隧道上跨铁路隧道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供同行借鉴。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上跨;措施;探析

1 概况

大丽高速34合同段龙翔隧道位于深长村连接线,该合同段内龙翔隧道与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大丽铁路新浴龙山隧道共2个隧道交叉。(右幅)YK7+323.42上跨广大铁路K201+065.70,铁路与公路交叉角约为44°,高差为32.535 m;龙翔隧道YK8+060.49 上跨大丽铁路 K4+560.17,YK8+060.49(隧道路面标高2031.63)与大丽铁路K4+560.17(铁路轨顶标高约1 997.26)隧道与隧道交叉,铁路与公路交叉角约为81°,高差为34.37 m,龙翔隧道交叉段起讫桩号为 Yk8+056.79 ~Yk8+064.19。(左幅)ZK7+271.70 上跨广大铁路K201+116.03,铁路与公路交叉角约为44°。龙翔隧道 ZK8+036.61上跨大丽铁路K4+586.31,铁路与公路交叉角约为79°,龙翔隧道交叉段起讫桩号为Zk7+032.64~Zk7+040.61。

2 地质、水文条件

隧道进出口与铁路交叉段:围岩主要褐灰、灰黄、黄褐、黄红褐灰色、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不等厚互层,以全~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强风化泥质砂岩/砂岩为主,局部呈全风化土状、弱风化碎石碎块状不均,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很破碎呈破裂状松散结构;洞身开挖后无自稳能力易坍塌,处理不当会产生大坍塌甚至浅埋段冒顶;侧壁经常失稳;属于Ⅴ级围岩。

3 施工技术措施

3.1 施工方案

项目部参照龙翔隧道进口上跨广大铁路隧道交叉段成功的施工经验,保证大丽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对上跨大丽铁路隧道左、右洞交叉段中心桩号前后25 m仰拱衬砌的支护形式进行加强,即右洞桩号为 YK8+035.49~YK8+085.49、左洞桩号为 ZK8+011.61 ~ZK8+061.61。

龙翔隧道上跨大丽铁路新浴龙山隧道,参照2010年11月份已施工的上跨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成功施工方案,对龙翔隧道与大丽新浴龙山铁路交叉段进行优选施工方案。经研究讨论后采用“零爆破,零扰动,全破碎锤、挖掘机、风镐凿边清洗界限,人工开挖”作业。“少进尺寸、强支护、勤测量,多监测”,的施工方法。确保大丽铁路运行不受本隧道施工影响,施工安全平稳贯通龙翔隧道上跨新浴龙山隧道交叉段。并对交叉段仰拱及二次衬砌部分进行加强处理。从隧道监测单位对已施工上跨广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来看,该施工方案安全可靠,可用来指导上跨大丽铁路隧道交叉段施工,对上跨大丽铁路交叉段采用同样的施工方法及加强方案。

3.2 加强方案

(1)在龙翔隧道上跨大丽铁路隧道交叉段右洞YK8+035.49~YK8+085.49段、左洞 ZK8+011.61 ~ZK8+061.61段的钢支撑C单元每榀增加4根(Φ42×4 mm、长4.5 m)的锁脚小导管,左右各2根。

(2)加强布设仰拱二衬Ф22钢筋,原设计为@25 cm,加强为每间隔1格增加1根,变为@25+12.5+12.5+25 cm,环向钢筋Ф16原设计@50 cm变为Ф22环向间距@25 cm。

(3)交叉段右洞 YK8+035.49~YK8+085.49 段、左洞ZK8+011.61 ~ZK8+061.61 原设计仰拱、衬砌混凝土 C25变更为C30混凝土。

(4)交叉段右洞 YK8+035.49 ~YK8+085.49 段、左洞ZK8+011.61~ZK8+061.61段仰拱工字钢连接钢筋 Ф20加强布置为@50 cm。

3.3 交叉段的施工

由于龙翔隧道隧址区域本身的地质条件极差,再加上大丽铁路下横穿、偏压等不利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交叉段的施工方案需要慎重考虑。目前我部龙翔隧道右洞出口离丽铁路隧道交叉点还有25 m,具体施工桩号为YK8+085,交叉点桩号YK8+060。左洞在正施作护拱混凝土、管棚,离交叉段桩号Zk8+036.61还有28 m。

龙翔隧道(右幅)K8+060.49(公路路面标高2 031.63)与大丽铁路K4+560.17(铁路轨顶标高约1 997.26)隧道与隧道交叉段所处在的围岩为V级,支护形式为S5a。洞身开挖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强处理方案)施作超前支护。采用上下导坑开挖施工方法,在隧道交叉桩号前后30 m上导坑开挖施工工程中,由项目副总工程师袁润湿检查围岩状况后,通知生产副经理孔余江组织主管技术员刘江华准确施工放样,放样标画出隧道上导坑开挖棱角线,组织采用破碎锤、挖掘机、风镐配合人工开挖掘进,始终保持开挖处于弱振动、零扰动、零事故状态。每循环开挖掘进0.8 m,立即放样确定拱架位置,组织初喷混凝土,打设径向锚杆(Φ25 mm中空注浆锚杆)、同时安装钢筋网片、再安装钢支撑(架设安装I18工字钢间距0.6 m)、打设超前导管(双层Φ42×4 mm注浆小导管沿隧道纵向5~15度打入,小导管长4.5 m、环向间距40 cm,纵向搭接长度 1.5 m)、锁脚小导管并注浆(Φ42×4 mm锁脚小导管)、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复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法,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厚度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

龙翔隧道(左幅)K8+036.61与大丽铁路K4+586.31隧道与隧道交叉段所在的围岩为V级,支护形式S5d。洞身开挖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强处理方案)施作超前支护。采用上下导坑开挖施工方法,在隧道交叉桩号前后28 m上导坑开挖施工工程中,由项目副总工程师袁润湿检查围岩状况后,通知生产副经理孔余江组织主管技术员刘江华准确施工放样,放样标画出隧道上导坑开挖棱角线,组织采用破碎锤、挖掘机、风镐配合人工开挖掘进,始终保持开挖处于弱振动、零扰动、零事故状态。开挖掘进0.8 m,立即放样确定拱架位置,组织初喷混凝土,打设径向锚杆(Φ25 mm中空注浆锚杆)、同时安装钢筋网片、再安装钢支撑(架设安装I20a工字钢间距0.6 m)、打设超前导管(双层 Φ42×4 mm注浆小导管沿隧道纵向5~15度打入,小导管长4.5 m、环向间距40 cm,纵向搭接长度1.5 m。)、锁脚小导管并注浆(Φ42×4 mm锁脚小导管)、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再次复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法,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厚度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

上导坑初期支护完成后及时下导坑:下导坑开挖:边墙开挖采用分段、跳槽错位、半侧开挖,每个开挖面不能多于两品钢支撑,开挖后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加强处理方案)迅速初喷、打设中空注浆锚杆、安装钢筋网片、连接一一对应的工字钢、中空锚杆注浆后再次复喷混凝土。

施作仰拱,按照交叉点所在的围岩支护形式,“少进尺寸、强支护、勤测量、多监测、早闭合”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

仰拱开挖施工:仰拱开挖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开挖面不能大于1 m,仰拱工字钢、钢筋施作必需一次成环,工字钢连接、钢筋焊接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技术员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混凝土浇筑严格一次性浇筑成环。

仰拱浇筑:仰拱采用C30混凝土整体浇筑,浇筑时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施工,无间断一次浇筑成环。由于隧道交叉段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施工中,仰拱施工要及时,要及早封闭,以利于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

仰拱填充。由于隧道交叉段围岩地质条件较差,下面有运行铁路,施工工程中,及时浇筑C10混凝土填充利于二次衬砌施工。

二次衬砌:交叉段的二次衬砌施作,当初期支护长度满足二次衬砌台车长度,经监测单位监测变形量满足要求,第三方验收合格后,立即立模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衬砌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加强交叉段二次衬砌质量。

4 一级防水标准施工技术措施

(1)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技术

铺设防水卷材之前先按设计要求铺设环向和纵向的渗水管,施工时可根据不同岩层和地下水的多少适当调整环向盲沟的间距,水大时可加大铺设密度。在施工时先铺设排水盲沟再吊挂防水板。并分段把纵向盲沟引入两侧排水沟。

(2)衬砌防裂措施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缝。采用混凝土整体灌筑,不间歇施工和加强捣固。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防止温度应力引起开裂。加强混凝土养生,设专人、专用设备进行养生。

U445

C

1008-3383(2014)04-0126-02

2013-12-11

袁润湿(1979-),男,贵州织金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土建施工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导坑仰拱交叉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的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五子山隧道仰拱开裂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仰拱病害的电磁波响应特征模拟及三维成像
台阶法和中隔壁导坑法开挖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自行式仰拱栈桥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填补国内隧道仰拱施工设备技术空白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