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压迫髂血管1例护理

2014-08-15 00:53唐雯洁陈雅琼
上海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患肢宫颈癌下肢

唐雯洁,陈雅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Bielska等[1]报道,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临床治疗是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宫颈癌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经过6个月以上又发现新的肿瘤病灶,称为复发。临床分期晚、组织学低分化、腺癌及腺鳞癌、淋巴结转移是复发的高危因素,复发转移是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髂血管是下肢血供的主要血管,血流量大,该血管受到压迫会对下肢肢体造成血供不足的伤害,可引起下肢疼痛、皮肤苍白、水肿和下肢血栓,严重可造成肢体坏死,以致截肢。我院2013年5月收治1例宫颈癌保育术后肿瘤复发压迫髂血管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诉宫颈癌术后2年,发现左下肢胀痛3月于2013年5月2日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因“宫颈癌Ⅰb1”于2011年5月4日在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下在我院行“广泛性宫颈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常规病检回示:(宫颈)外生性低分化癌,倾向低分化腺鳞癌,侵及宫颈纤维肌壁层<1/2。未见明确脉管、神经恶性侵犯证据。宫颈断端未见肿瘤累及。左髂总淋巴结、左盆腔淋巴结、右髂总淋巴结、右盆腔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出院后连续间隔21 d行4次化疗。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痛,出现恶心、呕吐和全身乏力症状,无头昏、眼花。行腰腹部CT检查,发现左侧复发灶,左侧髂血管旁占位,侵及左侧腰大肌,左腰腹后转移灶,门诊以“宫颈癌术后复发”收入院。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于2013年5月8日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残余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髂内、外静脉及肿块切除+髂外动脉修补术。术中留置导尿管1根,胃管1根,右侧腹腔引流管1根,右侧双腔深静脉留置针1根。术中出血2 100 mL,输少浆血1 000 mL,血浆400 mL。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并予那屈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予以24 h气压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左下肢侧肢循环情况,预防术后发生下肢血栓,坏死等并发症,并且做好疼痛评估,及时给予止痛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经过精心护理及治疗,于5月20日化疗,并于5月21日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有专门的护士给予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作息制度,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该病例是复发患者,并且年龄较轻,入院时带有抵触情绪,责任护士在工作中要关心体贴患者,每日定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治疗的期望,理解患者对疾病复发的抑郁情绪,适时给予疏导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进一步加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1.2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遵医嘱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型鉴定,青霉素皮试,以及心电图,B超,X线胸片,血尿常规检查等。患者于术前1 d沐浴,更衣,剪指甲。术晨给予备皮,并注意清洁脐孔;肠道准备:关心患者的营养状况,注意进食情况,一般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饮食为宜,流质饮食1~2 d,并按医嘱术前1 d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3盒清洁肠道,术前按规定禁食禁水;术晨给予0.01%新洁尔灭溶液阴道冲洗1次,保持阴道清洁。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24~48 h内严密监测命体征的变化,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周莲等[2]认为,因有动脉吻合口,术后血压过高容易引起吻合口的破裂、出血,血压过低又影响重要器官和吻合口远端肢体的供血,建议给予患者连续心电监护并每小时记录。根据监测指标予以及时处理。

2.2.2 密切观察伤口及引流管情况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切口敷料外观潮湿,应及时通知医师换药,以防感染。使用腹带时松紧度要适宜。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以便及时发现盆腔内出血。患者腹腔引流管术后第5天引流液微量予以拔管。

2.2.3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变化 定时检查皮肤颜色、温度,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和趾端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每1~2小时1次,并做好记录。动脉危象表现为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皮温下降比栓塞节段低一个平面,与健侧相比下降2度以上,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功能障碍,感染丧失区呈长袜型。静脉危象表现患肢暗紫、膨胀,颜色逐渐加深,返红试验时间缩短,针刺血色发黑等,可引起肢体肿胀,缺血乃至坏死。如发现伤肢明显肿胀,疼痛,皮温降低,皮肤颜色改变,常有血管栓塞或血肿压迫发生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进一步检查处理,动脉栓塞应尽早手术取栓;血肿压迫应促进引流通畅;吻合口梗阻则应再次手术,重新吻合。肌肉耐受缺血时间为6~8 h,神经24 h,皮肤最长24~48 h。发生静脉危象可行放血 针刺,减张,引流等,并且抬高患肢,必要时再次手术探查吻合静脉。定时监测肢体末梢血氧饱和度、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重要环节。本例患者术后3 d以内皮温较低,予以密切观察,术后第3天左下肢皮温较前升高,可稍床上移动,嘱患者继续锻炼抬脚动作,术后第5天,左下肢皮温正常,可自行抬高,下床活动受限。术后第2天监测 D-二聚体2.22 mg/L,予那屈肝素钙5 0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并给予左下肢气压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2.2.4 疼痛护理 疼痛刺激机体引起的生理变化可诱发血管痉挛,同时可影响睡眠,加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成功率。目前临床上术后常规给予止痛泵,以减轻和预防患者疼痛。做好使用止痛泵的宣教工作。另外也可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变体位,促进有效通气,解除腹胀等措施以缓解疼痛。本例患者使用止痛泵后仍主诉患者肢体疼痛,遵医嘱予威尔曼静脉滴注予以止痛治疗。

2.2.5 基础护理 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抬臀,促进肠蠕动,防止患者因疼痛不愿活动而造成皮肤的压疮。6 h后即帮助其翻身,改换卧位以减轻不适,翻身时需防止引流管脱落。

2.2.6 外阴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每日用2%聚维酮碘擦洗尿道口和外阴,每日2次,保持清洁无血迹,保持尿管通畅,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根据医嘱准确记录,每周2次更换集尿袋,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以防尿道逆行感染。术后第8天拔除尿管后自解正常。

2.2.7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以防急性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注意对患肢进行保暖,避免受凉、受压等不良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肢体缺血。由于缺血时间较长,易引起神经缺血损伤致患肢功能受限。术后24 h始,轻轻按摩患肢及足趾关节。术后1周行足趾关节及踝关节、膝关节被动运动,力量由小至大,并逐渐行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动作4~5次/d,防止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直,促进静脉回流和促进功能恢复。恢复期鼓励患者自主活动足趾、踝、膝关节并下床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大。如出现患肢肿胀,肢下垫枕,以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20~30 cm[3]。本例患者术后卧床1周,患肢抬高30°,并给予24 h气压治疗,有利于静脉回流,制动3 d;预防吻合口动脉撕裂而致手术失败[4]。术后第3天左下肢可稍床上移动,嘱患者继续锻炼抬脚动作,术后第5天,左下肢可自行抬高,下床活动受限。该患者患肢未发生明显肿胀,术后第8天可下床短距离行走。

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应注意生活有规律,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吻合口破裂,导致大出血。注意保暖,预防受凉。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少进辛辣饮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可多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伤口愈合。保持会阴清洁。患者出院前教会监测重建血管的搏动,告诉若出现脉搏减弱或消失、患肢疼痛、皮肤温度降低等情况,应立即复诊。患肢护理嘱患者切勿赤脚走路,避免外伤,鞋子必须合适,女性患者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压迫。穿纯棉或羊毛制的袜子,每日勤换,预防真菌感染。出院后有尿频或突发性尿血及大便伴浓血,下腹坠痛时应随时来院检查。定期随访:手术后最初3个月内应每个月随访1次,随后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1次,直至2年,以后每6个月检查1次直至5年,再以后每年检查1次。治疗后性功能恢复护理指导,一般手术后半年可恢复性生活。

3 小结

对宫颈癌复发肿瘤压迫髂血管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做好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以及功能锻炼,这是血管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1]Bielska-Lasota M,Krynicki R,Rabczenko D,et al.Survival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selected regions of Poland in 1990-1996,in relation to some prognostic factors[J].Przegl Epidemiol,2004,58(3):523-536.

[2]周莲,蔡晓莲,何国祥.1例髂动脉硬化性闭塞行支架植入与人造血管搭桥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37-38.

[3]高素青.一例外伤后行髂外动脉重建术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93.

[4]许利卷,周燕娇,张玲,等.一例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左髂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综合刊),2011,20(1):50.

猜你喜欢
患肢宫颈癌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