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014-08-15 00:49范忠兴赵延德寇书宏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整地造林

范忠兴,赵延德,寇书宏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陕西 黄陵 727300)

生态环境破坏所引发的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球气候逐年变暖、土地荒漠化加剧、旱涝灾害频繁、大面积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环境灾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生态工程建设也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探讨和创建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建立保障林业区域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1]。随着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投资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生态建设投资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现象[2]。我们应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对策引导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1.1 黄土高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林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在大多数黄土高原丘陵区、沙土区、土壤瘠薄干旱地区,尤其是经济薄弱地区广泛推广。山杏、柠条混交模式形成的林分结构稳定,水土保持效果明显,山杏进入盛果期后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柠条不仅是一种优质饲料,也是加工纤维板的优质原材料。这两种树种混交不仅可以发挥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对当地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

1.2 黄土高原丘陵防风固沙区油松—沙棘、樟子松—柠条混交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在风沙危害地区建设以乔木为主的防风林和以灌木为主的固沙林,并在沿黄河一带营造水土保持林。乔木林郁闭后水土保持效果十分突出,灌木易成林,能迅速覆盖地面,防沙阻沙效果显著,同时沙棘果实是当前开发的热点,柠条是较好的饲料资源,有望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3]。

1.3 黄土丘陵和残垣沟壑区以侧柏、刺槐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模式

结合当地实际,利用侧柏抗旱性、抗干热性、耐瘠薄的生物学特点,与山桃、山杏、刺槐等树种混交栽植,刺槐生长迅速,利用刺槐根系的根瘤菌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1.4 海拔1200m以下黄土丘陵和残垣沟壑区及黄河沿岸红枣经济林模式

发展枣树经济林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果实进行深加工,可大大提高经济价值,目前,枣树的收入已成为该区域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3]。

2 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采取的技术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论何种生态环境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又保证地区经济稳步增长。黄土高原要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全面进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将不适宜耕种的低产耕地全部退耕。林业工程建设应分类指导、合理布局,调整好农、林、牧业结构,妥善处理三者之间关系,强化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同时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不断总结典型创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2.1 保墒抗旱集流技术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域林木生长主要影响因子是水资源缺乏,造林成活率低,林木生物产量不高,实践提出了集流型林业经营方式,主要包括抗旱造林技术、集流技术和保墒技术三大类。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是在造林前用药物浸蘸苗木根系,并在造林时施用保水剂,保证造林苗木成活率;集流技术则是在重点水土流失区域建立水库、水窖等多类型、多规模的集流工程,采用利于蓄水的造林整地方式,尽可能拦蓄水量,加以利用;保墒技术除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地表覆盖物(聚乙烯地膜、草纤维膜等)以外,还采用一种低等或低价值灌木植物覆盖地面,效果也非常好[4]。河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围山转+坡面积雨水窖工程贮水抗旱节水技术[5],天津三北生态工程造林苗木栽植中应用了保水剂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6]。这些抗旱技术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将降水和地表径流就地拦蓄,充分发挥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证了林业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改进整地模式

整地模式和质量对造林质量至关重要,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不同,采用的具体整地方法不同,结合当地条件,将整地模式进行必要、合理改进,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带状整地和反坡面梯田整地以及鱼鳞坑整地等模式[6]。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整地模式。

3 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不尽合理

首先表现在缺乏前瞻性,存在短期行为,片面求新,为取得短期利益、应付检查,搞虚假设计或者边规划边设计[7]。其次,各级规划把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到各个环节,没有确定各个环节的具体技术指标,更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再次,很多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启动时期不一、治理目的不同,存在严重交叉、重叠现象。

3.2 林业生态工程的治理存在问题

一些地区短期内退耕还林面积大、退耕速度快,带来不少问题: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栽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且技术服务不到位,造成补植任务过大,造林成本超标,造林质量不高;个别地区造林树种单一,树种选择不当,优良品种缺乏,影响造林质量;一些重点生态治理区关键造林技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林分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地区没有专业造林队伍,存在散乱作业现象,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7]。

3.3 林业生态工程资金运转存在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量大面宽,在治理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投入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在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上得到有效使用,严重影响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8]。尤其是部分老、少、边、穷地区配套资金很难落实,使得国家补助投资不能有效合理利用。

3.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

很多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责任不明现象,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有效的监理机制,有些地区虽有监理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弊端;一些地区管理机构和人员不稳定,多头管理、人人负责,最终无人负责;一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的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最为严重的就是退耕还林面积虚报现象[9]。

4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积极搞好宣传,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积极因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广大群众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4.2 增加资金投入和提高技术含量

国家在调整财政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实行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坚持适地适树,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成熟技术的应用,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广科技成果。

4.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强化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体系,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有利于群众的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要努力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政策体系,使地方政府、群众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挥;要健全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付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要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办法和法规,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林,确保工程建设稳步协调发展。

4.4 建立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以法制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针对林业生态工程涉及范围广,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立法不够全面具体,缺乏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生态建设管理办法等问题,应逐步将林业生态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措施,重点任务、领域、内容,部门及各级政府职责、行为规范,社会组织与公民义务等,从法律上加以明确[10]。

[1]陈世江,胡忠伦.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若干对策浅谈[J].经营管理者,2010(13):401-403.

[2]谭 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2):270-271.

[3]胡建忠.浅谈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人民黄河,2001,23(1):24-26.

[4]孙常春.山西省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治理模式[J].山西林业,2007(1):28-29.

[5]李小凤,王锦.西南林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3):22-28.

[6]冯学良,马金云.天津三北林业生态工程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03,4(2):33-35.

[7]饶日光,王炳宏.西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及建议[J].陕西林业科技,2003(1):67-69.

[8]吴学东.天津林业生态工程属性集建设问题与对策[J].天津农林科技,2002(3):39-41.

[9]孙产力,欧阳世平,马河江,等.湖北十堰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4):6-8.

[10]徐永慧.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北方经贸,2009(5):59-60.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整地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