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泵站灌区转型发展途径探讨

2014-08-15 00:48冯联宏
山西水利 2014年4期
关键词:进水塔渠系灌溉面积

冯联宏

(山西省漳泽水库管理局,山西 长治 046021)

1 概况

台上扬水泵站位于长治市北郊漳泽水库大坝上游,距坝址约3km的台上村北自然冲沟内处,属提水泵站小型灌区,取水水源为漳泽水库。

台上灌区受益范围包括长治市郊区的马厂镇、黄碾镇,潞城市的崇道乡、史回乡4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及长治市的林场、畜牧场。设计灌溉面积0.18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12万hm2。灌区内有主 干 渠2条,全长24km。其中北干渠10.4km,南干渠13.6km。支渠23条,总长39.74km。干斗渠22条,总长16.32km。各种渠系建筑物113座。南北干渠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板防渗,其中南干渠防渗2.4km,北干渠防渗10.4km。

台上泵站为中五型泵站,设计总扬程31m,净扬程26.57m,单机上水流量为0.52m3/s,总上水量为1.56m3/s。离心泵3台,总装机840kW。

台上扬水泵站灌区自1960年5月建成,1961—1990年运行基本正常,累计提水总量4301.6万m3,累计灌溉面积1.12万hm2,为当地经济和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农业灌溉。

2 灌区现状

2.1 泵站机房改建情况

泵站机房位于水库右岸天然冲沟内,原系砖木结构,由于水库蓄水,机房地面高程长期低于正常库水位,机房地面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湿润,加上冻融作用,墙身多处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泵站运行安全。2003年对泵站机房进行了彻底改建,为泵站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2.2 机电设备淘汰老化

台上泵站现有的3台离心泵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装,机泵运行50余年,电机线圈绝缘老化,水泵叶轮、轴、轴套密封圈严重磨损,上水量不足,损坏的部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进出水钢管锈蚀严重,管道漏水。

2.3 进水塔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进水塔于1968年建成,既没有安装工作闸门,也无检修闸门和启闭设备,高程896.55~898.15m有闸槽且严重不规格,闸板既不能安装正轮,侧轮又无法安装止水橡皮。进水塔位置紧靠高达10m的土墙,当水库水位达900.0m时,风浪冲刷泥沙土进入进水塔前的引水渠及进水塔内,造成引水涵管内泥土石块淤积、堵塞,引水十分困难。

2.4 灌区内渠系建筑物损毁侵占严重

灌区分南、北干渠控制。北干渠现存6.48km,损毁、侵占3.92km,南干渠现存3.11km,损毁、侵占10.49m,减少77.13%。干支渠设计19.165km,现存1.78km,减少90.71%;干斗渠设计7.83km,现存1.12km,减少85.70%。渠道上各种建筑物设计113处,现存48处,减少了57.52%。干渠全长24km,其中防渗10.95km,现存防渗长度8.866km,减少19.03%。

2.5 灌溉面积锐减

台上灌区控制灌溉面积0.29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12万hm2。由于多种原因,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递减,特别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053万hm2,锐减0.068万hm2,减少了56%。据统计,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减少0.02万hm2,现存有效灌溉面积0.033万hm2,累计减少72.53%,严重制约灌区发展。

3 制约因素

3.1 渠系不配套

干渠损毁率60.04%,干支渠损毁率90.71%,干斗渠损毁率85.7%,渠系建筑物损毁率57.52%。由于渠系损毁严重,渠系网络受到严重破坏,灌溉用水无法顺畅到达干渠中游或下游田间,遇到干旱年份,田间农作物无法得到灌溉。

3.2 配套资金不足

灌区改造配套资金不足是造成灌区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受多年渠道过水量骤减的原因,加之灌区内群众法制意识的淡薄,干支斗渠和渠系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渠系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渠系无法正常使用。

3.3 管理体制滞后

泵站灌区枢纽工隶属漳泽水库管理局管理,灌区受益区涉及长治市郊区3个乡、潞城市2个乡、长治市林场及畜牧场等,管水和用水脱节,用水得不到统一调配,灌区制度无法执行,影响灌区发展。

3.4 灌区内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打破原有格局改变

随着灌区内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之越来越多的厂房、商用房、商贸区的建设,渠道分灌溉原有控制面积逐年减少,有效灌溉面积急剧下降,灌区原有格局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长期从事农业开始转向民营企业或城市务工,对农田的投入不足,且灌区内井灌的发展,导致大渠灌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5 灌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水利设施保护意识不强

台上泵站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灌区内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业的重视,灌溉积极性不高。由于渠道长期不过水和专业护渠队伍的解散,渠道取土、开垦耕种现象时有发生,灌区管理人员无权对损坏者进行处罚,给灌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3.6 灌溉成本高

灌区内大渠灌溉需求用水少,长期以来,上水成本高,导致少上水少亏损,多上水多亏损,造成资金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严重影响灌区的发展。

4 发展途径

4.1 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根据灌区现有状况,摒弃等、靠思想,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做好科学规划。在保证农业灌溉的同时,合理进行资源重组和优化,抓住灌区内经济发展迅速与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有利时机,尝试为企业单位提供用水,逐步实现由农业灌溉向工业供水转型,增强灌区发展后劲。

4.2 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增强灌区管理合力

灌区涉及1市1区5个乡镇,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要建立与当地政府的定期沟通协商制度,通过协商机制,增强对灌区规划、管理、发展、建设的统一认识,使干支渠系与田间渠系的规划、建设发展协调、同步,使灌区的管理理念与村级组织和农民组织实现协调一致。要逐步建立灌区内水利建设项目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项分头实施的合作工作制度,尽量避免灌区内灌区管理者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打井泛滥等现象,增强灌区有效管理。

4.3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台上泵站枢纽工程位于漳泽水库大坝上游右岸3km处的台上村北自然冲沟内,地处长治市国家级湿地公园下游,紧邻漳泽湖,连接漳泽湖环湖公路,具有发展旅游特有的优越条件,为此,应把发展旅游和其他经营统筹考虑,把灌区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灌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4 推行节水灌溉,促进灌区向集约高效农业发展

在灌区原有节水管灌示范园区的基础上,争取政府资金,通过政府补贴和集体、农民自筹方式,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灌区农业向高产、高效、集约、规模方向可持续发展。

4.5 继续实行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灌区内未防渗的骨干渠道应逐步完成防渗配套,减少主干渠道的输水损失和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做好田面工程的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平田整地,做到畦块布局合理,彻底改变现有的大水漫灌灌水方式,积极推行畦灌,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4.6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依法保护水利工程设施

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是提高灌区群众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要在灌区内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灌区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完善和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对各种破坏、损毁水利工程设施的行为给予一定的警示或处罚,使灌区水利设施得到很好保护。

猜你喜欢
进水塔渠系灌溉面积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含启闭机房进水塔结构静动力分析
某水电站进水塔静力稳定性分析
复杂施工环境下的进水塔安装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深孔泄洪洞进水塔动力分析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