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及对策

2014-08-15 00:49张锡恒
四川劳动保障 2014年8期
关键词:结余定点医疗机构

张锡恒

(作者系都江堰市人社局局长)

当前,医保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人次“双增长”趋势明显,医保基金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是医保经办部门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

影响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

制度因素。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是影响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医疗机构经营管理自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医疗服务供给层面形成商业化、市场化为主的导向,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日益增大。

经济因素。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医疗消费者不再把个人收入作为选择医疗服务的主要条件,而更多依赖于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过度消费”心理倾向普遍。

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及其所引发的参保人员结构比例失衡、“老龄化成本”的提升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风险。在全民医保的背景下,随着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的迅速增加,必将导致医保基金支付迅速膨胀。

技术因素。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扩大了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导致医疗卫生费用迅速上涨。

道德因素。在现行医保第三方支付制度下,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受利益驱使而违背社会道德约束,骗取、套取、诈取医保基金的行为防不胜防。

结构因素。目前医保基金结余看似较多,但其中很大有部分是趸缴基金,并非当期基金结余,抗风险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政策因素。在深化医改中,对医保基金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水平的双重调控,使得基金平衡问题成为困扰医保及相关利益各方的难题。

缓解医保基金风险的思路及对策

改革“两定”管理制度。一是实行总量控制,优化服务资源配置。采取定点医疗机构与床位数挂钩,定点零售药店与参保人数挂钩,避免定点机构无序扩张、恶性竞争及管理失位。二是科学设置准入条件,确保服务资质合格。三是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定点机构退出机制,细化管理要求。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医保医师”管理制度。五是完善定点机构契约管理,强化系统考核,力争实现“自我约束”式发展。

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将按项目付费向按总额、人头和病种付费等方式转变,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和主动控制费用。应通过服务量测算预算总额,使之更具科学性。

完善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制度。首先,应制定科学的鉴定标准,组建认定专家小组,严把“入口”关。积极探索门诊特殊疾病复检制度,确保基金支付安全有效。

建立医疗机构医保内控制度。通过健全内部管理组织体系,逐级落实医保责任,组织医保政策培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医保管理水平。

建立定点医师管理制度。定点医师是医保管理部门为参保人选择医师的行为,也是控制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和定点医师自我约束能力。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月结算数据分析对比制度,从中筛选出关键、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对月结算费用和人次异常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查找原因,选择适宜监管角度和方法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检查。

改进退休人员医保政策。退休人员不缴费而患病几率大,是引致医保基金风险的客观存在。因此,可考虑适度调整参保人员缴费年限,最起码应将医保最低缴费年限与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调为一致,建立权利与义务对应的可持续筹资机制。应从统筹地区实情出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认真选择推进实施的时机,同时注意“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坚持过去的退休人员待遇不变,以维护社会稳定。

关注趸缴现象,改革基金财务制度。类似都江堰市这种结构矛盾的基金结余情形,在其他统筹地区也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经测算表明,趸缴基金不仅不是结余,而且不够用。由于趸缴是医疗保险发展特定阶段的现象,因此看似某些年份基金累计结余较多,但不具备稳定性和持续性。对此,应致力改革医保基金财务预决算制度,将趸缴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按期分摊、划拨,做实医保“家底”,便于基金运行分析、预警,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医保基金结余不能盲目用于提高福利。一方面,福利能高不能低的刚性意味着盲目提高福利的风险也大,在这个问题上,欧债危机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另一方面,累计结余基金的使用也要讲效率,在支出上,可以利用有效结余提高保障层次,降低费率,同时控制报销标准。

猜你喜欢
结余定点医疗机构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医保基金结余和亏空并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政府储备结余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降低医保基金结余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