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蒋介石访印与战时中英关系

2014-08-15 00:51宋海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国政府蒋介石印度

宋海洋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一、珍珠港事件前后英国对华政策转变

进入从19世纪30年代后,日本对华侵略行动不断扩大。面对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事变,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英国一直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从而引起了国民党内部对英国的不满。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英国对中国的抗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同情和声援,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上的支持。甚至在1940年7月,在日本的压力之下,英国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关闭了滇缅公路,中英关系进一步恶化。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日本加速了对南洋诸国的军事行动,英国的殖民地也受到了日本的进攻。为此英国不得不改变之前的对华政策,丘吉尔发表公开讲话,强调中英两国人民仍是朋友,并且受到日本的威胁[1](P3),呼吁两国共同抵抗日本。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也标志着英国对日妥协政策彻底失败。

但是,英国政府对华政策并没有实质改变,依然以殖民者的姿态同国民政府打交道。英国政府对华政策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它试图依靠中国的力量维持自己在远东的殖民地,抗击日军,转为支持国民党抗战。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不愿意远东地区的抗战对它在亚洲的势力产生影响,尤其是以中国抗战为代表而爆发的民族斗争,因此对中国的物质援助多停留在口头上。英国的这种担忧是有依据的,自国民革命运动以来,中英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不断,英国丧失了许多侵略权益。因此英国政府不会坐视中国实力的强大,更不允许这种形势发展到它的殖民地。在中国国际地位的重新定位上,英国政府一直反对美国的做法,丘吉尔甚至直言“英国不欢迎整个加入强国行列”,反对给予中国大国地位。[2](P148)

英国殖民主义思想的作祟,使得中英关系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对于远东地区的战事显然是不利的。为此国民政府除了继续坚持亲美的外交路线之外,就是拉拢一切可以的拉拢的外部力量支持中国抗战,这自然也包括英国政府和它在远东的殖民地,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关系最为密切的印度和缅甸。

二、蒋介石访印背景与调停英印矛盾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给了蒋介石争取外援的绝佳机会。从1937年到1942年,中国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拖住了绝大部分日本军队,以重庆为陪都的国民政府丢失了华东、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只能龟缩在西南一隅。1942年年初,日军已经逼近了重庆大后方,国民政府的抗战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蒋介石举行了特别会议,同时召见了美英苏三国大使,声明“中国决定不避任何牺牲,竭其全力与英、美、苏及其他诸友邦共同作战。”[3](P549)战争的形势也使得中印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紧密。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印度的战略地位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英美来说,印度是整个盟军在亚洲对日作战的重要基地。同样,对于深陷战争泥沼的国民政府来说,更将其视为中国后方稳定的保证。尤其在国民党政府军队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使得国民政府越来越依赖于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线,当时滇缅公路并不能满足中国战略物资的需求,因此直接开辟中印之间新的交通运输线迫在眉睫,而蒋介石本人比英美更清楚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

蒋介石此次对印度进行的访问主要是两个目的。首先,是与英国协调远东国际战场军事合作,协调印度的对日防卫问题,以确保中国大后方的交通运输线。其次是试图调解英国同印度的紧张关系,维持印度的稳定,支持盟国战争,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威望。在后来蒋介石会见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就提到,“我此次为太平洋发生战事的关系前来印度,目的有二:一欲知印度的作战力量;二是欲知印度是否上下一心,军民合作,也就是他的政治情形究竟怎么样。”[4](P355)

战争使得英国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它在全球的威信已经严重下降,包括英国的许多殖民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也陷入的深深的危机之中。因此英国政府对于蒋介石这次的访问也是小心谨慎的。在蒋介石访问印度之前,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对蒋介石即将访印表示了欢迎,希望蒋介石此次访问印度能够鼓舞印度的抗战情绪,争取印度各党派对英国政府的支持,“此次访问,对于吾辈共同之作战,当有甚大之价值,”[4](P329)但是对于蒋介石绕开英国政府与印度各方涉及印度民族事务时,则希望蒋介石与印度一些民族领袖会面时,对会晤的内容能够保密,不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在当时的印度内部,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反英浪潮不断。英国政府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削弱印度民族运动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威胁,英国不惜挑起印度伊斯兰教徒同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而英印之间斗争的焦点是印度的独立问题。迫于远东战争的压力,英国许诺给予印度战后自由,但是英国政府一直要求印度必须全力协助英国作战,以此作为交换的条件。印度内部复杂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国内复杂的宗教矛盾,政治党派未能统一,成为了英国拒绝将完全的自治权力交还给印度的借口。

但是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同时,印度民族内部对英政策存在着分歧。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意识到日本侵略的危机,1942年1月国大党通过了尼赫鲁提出的同情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决议,但是双方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印度独立问题上,英国的拒绝使得国大党采取消极的中立态度,不支持英国作战。与此同时,为了迷惑印度一些民族主义者,日本提出了愿意帮助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并且提出了“把英美赶出亚洲、亚洲是亚洲人的口号”,日本的怀柔政策也使得印度国会内部一些人士走向了亲日反英的道路。[3](P562-563)

蒋介石本人也很清楚印度的形势,因此在争取印度支持中国抗战的同时,蒋介石本人也对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充当起了印度民族事务的代言人角色。在访印期间蒋介石除了同英国在印度统治当局进行谈判之外,也同部分印度民族领袖进行了会晤。

1942年2月5日,蒋介石抵达印度,在同英国驻印度官员会晤中,蒋介石多次同印度总督林利戈思举行了会谈。在会见林利戈思时,蒋介石便毫不隐晦地提到“余得有机会前来盟邦访问,借以进一步认识贵国可能贡献于共同目标之潜力与能力。”[4](P336)林利戈思本人也强调了英国政府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指出要“尽最大的努力与中国合作,与中国给我们的援助相平等”[4](P336)。蒋介石同英国印度军总司令哈特莱会晤时,听取哈特莱汇报了印度军队的情况,包括印度军队的组织情况、边防部队分配情形、兵源分配情形和国内安保部队等情形。2月10日,蒋介石同林利戈思再度会面,讨论了印度的政治形势,焦点还是集中在如何能够使印度上下一致对日作战。在印度独立问题上,林利思戈反对给予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地位,指出“自英国宣布允许给印度以自治领之地位后,国民大会及回教同盟两大政治组织都大加整顿,各自希望获得全印政治之权……若欲让印度完全独立,英国不能做到,盖恐独立后另有国家来操纵印度。”[4](P352-354)2月15日,蒋介石在德里接见了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会谈中蒋介石解释自己访问印度并没有任何偏袒印度的政治动机,表示自己对印度与英国之间关系的看法不会改变,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英国在印度的困难,让印度能够支持英国政府抵抗日本侵略,以此减少英国政府的顾虑。蒋介石担忧的是,如果日本进攻印度,是否会引起印度人民趁机反对英国政府,由此对战局产生不利的影响。就在2月15日这一天,新加坡沦陷,印证了蒋介石的担忧。

蒋介石的到来也在印度人民产生了巨大反响,一些印度民族领袖甚至将印度独立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的身上,印度国内的一些媒体对蒋介石在国内领导抗日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蒋介石在同尼赫鲁、甘地等人见面时,双方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尽管蒋介石本人对于印度的民族运动给予了肯定,但是出于战争形势,蒋介石本人一直试图说服印度的一些民族领袖,停止反英斗争,支持英国和中国的抗战。

蒋介石同尼赫鲁多次谈及印度的自治权问题,蒋介石肯定了印度的自治领地位,对于印度的武力革命,蒋介石则坚决反对,认为中印两国的民族和革命环境不一样,“如果印度抱残守缺,永远以不合作主义的办法……此次若不积极参战,积极合作……将失去过去已有的同情。”[4](P407)为了进一步说服国大党实行合作的政策,2月18日,蒋介石与甘地举行了会谈,蒋介石极力说服甘地放弃不合作的政治主张,以此作为政治条件换取战后英国对于印度独立的允许。但是甘地更为感兴趣的是向蒋介石介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蒋介石所期待的中印共同合作,协助同盟国作战以获得自由和独立的劝告,始终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与甘地的会谈使蒋介石本人大为失望与无奈。[4](P411-427)

2月20日,在蒋介石离开印度的前一天,蒋介石作了最后的尝试,再次会见了尼赫鲁,听取了尼赫鲁关于印度国民大会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但是双方分歧的焦点依然在独立问题上,而尼赫鲁本人更多的是强调要组织一个由印度自己各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拒绝由英国出面组织,对于中国的抗战,尼赫鲁虽然强调不会阻挠中英之间的合作,但是印度给予中国更多地只是精神上的支持。

三、蒋介石回国后的外交斡旋与对英妥协

2月21日,蒋介石从加尔各答搭飞机返回昆明,结束了对印度长达16天的访问。在蒋介石临行前公开发表了《告印度人民书》。蒋介石在告别书中阐述了中印两国邦交历史悠久,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所犯下的种种战争罪行,并且请求印度国民积极参加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在书中最后,蒋介石对英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陈述,“余对盟邦英国政府特致诚挚之期许……而能从速赋予印度国民政治之实权,能发挥其物质与精神无线之体力,因知其此次参战不仅为反侵略民主阵线之胜利,而实亦为其本身自由之得失有莫大之关系,余以客观地位认此乃于大英帝国为无损最贤明之政策也。”[5]《告印度人民书》的发表无疑给英国政府制造了巨大的压力,它不仅给予印度普通民众精神上的鼓舞,也违背了当初英国当时的初衷,虽然丘吉尔在蒋访印前就希望蒋不要有违反总督或英王意愿的举动,但是蒋介石仍呼吁英国赋予印度民族解放之权利。这无疑会使英国政府认为这是中国对英国在印度事务的干预,大大损害了英国的威信。

在蒋介石回国之后,他并没有停止对印度问题的干涉,依然试图通过自身影响来调解英印矛盾,一方面他指示驻英国大使顾维钧直接向英国政府传达意见;另一方面希望美国能够出面说服英国,调整在印度的政策。

2月22日,蒋介石指示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向丘吉尔转告印度政治问题的严重性,“印度政治与军事实非余未到印前所能想象者,亦恐丘首相不知其印度内容与实情一至于此也……对于印度政治问题,此时若不急速解决,则危机必日甚一日。”[5]《告印度人民书》在英国国内反响巨大,英国上下议院也对印度问题展开了辩论,顾维钧给蒋介石的电报中指出:“上下议院各派对蒋介石访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印度并不具备掌握完全独立之权力的条件,印度应当积极参战。”[4](P435)迫于国内外舆论和政治的压力,2月24日,丘吉尔通过路透社发表意见说:“英政府对蒋之建议已加以同情之注意,目前英战时内阁已对整个局势彻底检讨。”英国政府同印度国民大会举行了数次会谈,但是都无疾而终,4月11日,双方谈判正式宣告破裂。对于英国的态度,蒋介石本人十分气愤地指出:“英印交涉已经破裂。英人宁让倭寇侵印,而不许印人自由,以为于战后我同盟国胜利时仍可无条件统治印度,是不愿印度自由参战以增加同盟各国之实力,此种自私之心,恶劣至极。”[4](P465)

蒋介石致电外交部长宋子文,要求其向美国政府转告印度的形势,并且请求罗斯福调停英印矛盾,要求英国给予印度政治上的实权。同时蒋介石本人也亲自致电罗斯福,指出印度的局势已经达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希望美国能够劝英印达成谅解,妥善解决纠纷。面对蒋介石的提议,考虑到战争的形势以及英国政府的反应,美国政府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为此试探了英国的态度,但遭到了英国的强烈反对。英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8月9日,英国当局逮捕了尼赫鲁和甘地。英国的强硬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印度问题上保持中立。罗斯福要求蒋介石,面对印度局势要保持中立,不要作任何形式的劝导,指出“英国政府以为此时联合国家其它国家之建议,将减损印度唯一现存政府之权威,并势将引起印度绝大之危险”[4](P474),对英印矛盾,保持中立会更有效。

为了彻底打消蒋介石政府对于印度事务的干涉,丘吉尔亲自向蒋介石本人转达了信函,首先强调了“印度国民大会完全不能代表印度”[4](P486)。其次,丘吉尔还以共产党作为威胁,“鄙以为同盟国相处之道,为彼此互不干涉其内政,敝国素以完全尊重中国主权为志,当中国国共意见分歧,最尖锐之时,敝国从未加以任何极轻微之评判”[4](P486),对反共立场鲜明的蒋介石来说,英国的忠告不得不使他考虑到英国可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尤其是英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最后,对蒋介石建议英国政府接受美国调停的做法,丘吉尔明确表示,“任何英国政府,由余为领袖或阁员时,绝不接受此项影响英皇陛下主权之调停”[4](P486)。8月13日,重庆国民政府宣布“不再干涉印度问题,将遵守与美国所定军事同盟……将竭为压制一切反动分子,包含反战及其他和平集团”[6](P366),中美调停也随之变成了泡影,在这场外交纠纷中,蒋介石被迫向英国妥协。蒋介石调停英印矛盾的失败也在意料之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蒋介石本人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过于乐观。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和苏联都非常重视中国战场的作用,尤其是美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对蒋介石的诸多要求往往给予很大的满足,所以蒋介石认为作为盟国的英国对中国也应当如此。但是作为老牌的帝国主义,丘吉尔本人根本看不起国民政府,同中国进行合作也是迫不得已,一来是为了缓解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压力,二是碍于美国在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不得不与中国进行合作。即使到了战时,对于改善中英关系,英国也缺乏足够的诚意,顽固的帝国主义思想也成为中英关系发展的障碍。

其次,英印之间的矛盾远非蒋介石本人所想的那样简单,尤其是英国内部复杂的政治环境,英国一直视印度为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将其比喻为“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英国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在印度统治。蒋介石对印度的同情也仅仅是一时,随着英国的强硬及抗战的需要,他也不得不向英国妥协。甚至英国政府有官员指出“如果日本占领了印度,英国还能收复;如果英国现在允许印度独立,那么就再也不能收复了”[7](P20)。英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是几百年来的殖民主义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它不会容许其他国家挑战它日不落帝国权威,更不会任何一块殖民地轻易的脱离它的统治。

因此,即使在战争期间,中英之间的利益可能远远大于双方的矛盾和分歧,但是“中、英、印主从关系的矛盾,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对立,以及蒋介石与丘吉尔之间的不和谐”[8],这几种复杂交错的矛盾,也一直贯穿着整个战时的中英关系。

[1]李世安.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李世安.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战时英国对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日]古屋奎二.蒋介石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蒋介石访印前后与各方往来电函一组[J].民国档案,1994,(3).

[6]上海书店.申报影印本:381册[N].上海:上海书店,1982.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顾维钧回忆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8][日]伊原泽周.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印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英国政府蒋介石印度
英国政府拨款3 200万英镑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脱欧后英国经济何处去?英国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英国政府整顿尖锐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会移除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