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群规划的策略与方法分析

2014-08-15 00:51戴利佳泰和县城乡建设局苑前镇规划管理所江西吉安343726
江西建材 2014年19期
关键词:城镇群空间结构城镇

■戴利佳 ■泰和县城乡建设局苑前镇规划管理所,江西 吉安 343726

1 城镇群及其特点

(1)城镇群概念。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城与城、城与镇相邻且联系密切,以经济与社会联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并将其中一个或若干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其中众多大中小城镇密集分布,各类、各级城镇密切组合成一种新型区域性空间形态,即城镇群。(2)城镇群特点。城镇群具有五个明显特点:第一,城镇群的城市密度会比类似区域大,即人口密度、经济密度都会比类似区域大。第二,城镇群中各类、各级城镇一般地缘相通、经济相补、人缘相近、文化相似,绝大部分城镇都具有共同的发展机遇、发展条件及发展矛盾。第三,由于城镇群间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因此城镇群最终往往会发展成产业专门化的集聚性经济区域。第四,城镇群各城镇具有类似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背景,因此规划城镇群时必须对其进行统一考虑。第五,由于各城镇各有各自的行政规划,因此城镇群规划受行政区划影响深远。

2 城镇群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2.1 处理好城镇群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事权关系

为提高城镇群规划的有效性,应由我国专业部门或省政府主导编制城镇群规划。就我国目前现有的政府体系,城镇群发展的关键部分是城市政府和县级政府,当前绝大部分城市管理功能都集中在市政府和县政府。因此,规划好跨市县的城镇群发展,就必须先要充分认清哪级政府编制哪级城镇群发展规划、本级政府与下级政府间的事权边界是什么,把握好省级、县级政府对事权干预的尺度。唯有把握好政府事权尺度,才能确保城镇群规划得以良好实施。

2.2 实行空间结构与类型分区发展

空间结构与类型分区发展最成功的是珠三角城镇群规划,该规划发展也得到了不错的口碑。在珠三角城镇群的长期规划发展过程中,本人充分认识到,大尺度城镇群不应受城镇空间结构的构建和描述的限制,不能单纯地将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划方法应用到大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去。

本人认为发展大尺度城镇群规划,应充分认识到各城镇地区类型间的差异,有效区分识别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地区特征与存在问题、资源环境条件等,并根据城镇群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策略。只有有效识别地区类型,实行分区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城镇群规划切实执行。

2.3 区域意义的城市、角色、地位识别

做好城镇群规划,尤为重要的不是了解城镇规模大小的等级结构,而是充分了解各城市在城镇群的专属功能和独特作用,要深入研究城镇群中心城市的专属功能和门户功能,分析中间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区域中的所处地位。如珠三角城镇群中的东莞、长江三角城镇群中的苏州、海峡西岸的泉州等中间性城市,虽不是中心城市也不是门户城市,但它们都在各自的城镇区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此外,城镇群中一小部分城市也在城镇群规划发展中发挥其独特功能,如海南省有句古话,为“世界的陵水、亚洲的博鳌、中国的三亚、海南的海口”,几句简单比喻将海南的城市角色生动定位,充分体现海南省在城镇群中的重要地位。又如在浙江城镇群体系规划中,可用“世界的义务、中国的温州、华东的宁波、浙江的杭州”来展现其城市角色与独特定位,深化城镇群规划发展,按照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发展规律逐步发展,提升城市价值,促进城镇经济不断发展。

2.4 有效识别战略性节点地区

在珠三角城镇群中曾深入研究各城市内部具有重大区域意义的战略性节点地区,如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湾等地区。由多年的城镇群规划实践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越来越快,空间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各个城镇群内部都会存在一些处于独特地理位置且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节点地区,这些战略性节点地区不仅承担着城市区域的核心功能或新兴功能,还是促进地区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有效识别并重视战略性节点地区,如上海虹桥地区、宁波余慈地区、杭州空港地区等,把握好这类地区的发展地位,提高城镇群规划的有效性,提升城镇群规划的价值。

2.5 完善区域城际交通系统

我国目前较为发达的城镇群地区交通体系均以公路为主,对铁路、水运的使用很少。这样一来,除了降低运输效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还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排放量增大,生土地占用率和态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大。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发达的城镇群地区90%的交通都由公路承载。因此,我们必须在城镇群规划中积极推进地区交通、城际交通的公交化和轨道化,逐步优化区域交通的空间结构。

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分隔,导致城镇群区域交通运输线路、城际交通运输线路分别由不同的交通部门决定,所以受诸多限制。城镇群规划应当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从城镇群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性出发,有效整合各城镇的专项规划,并选择最优的综合线网规划方案。

2.6 保护城镇群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城镇群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主要是指城镇群的一般生态环境保护及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保护意义的生态区域的综合性保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城镇群规划中深层次、综合性强且具有区域特色的保护对象。如浙江城镇群体系中的浙江象山湾、沿海岛屿及海岸带,南太湖五千多年形成的“塘浦圩田”,这些环境对象虽不是文化产物,也不算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但也是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因此,城镇群规划师应当密切留意一些具有独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生态环境,细心考察其潜在价值,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真正落实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独特性资源环境的保护。

2.7 关注内陆城市国际化发展

城镇群规划发展有两个重点,一是协调城镇、城乡,二是发展内陆城市的国际化。有相关国内外案例表明,绝大多数内陆城市都为高度国际化城市,其国际化程度还比沿海城市高。因此,本人认为发展城镇群,关键不在于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而在于对城镇区域的投入建设力度和国际化带动。唯有关注内陆城市国际化发展,重视区域与城市发展,才能优化城镇群规划,充分发挥城镇特色与优势,促进城镇群经济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全面规划是确保城镇群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想搞好城镇群建设,我们必须对城镇群规划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深入研究城镇群的角色定位与发展前景,再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群建设规划,展现城镇特色,确定适合的城镇群建设规模,针对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城镇群发展规模,积极稳定地引导城镇群发展。

[1]吴文涛.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划和改造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

[2]陈群元,宋玉祥.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3).

[3]陈德林.长江中游城市群众的咸宁、岳阳和九江“小三角”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2(07).

猜你喜欢
城镇群空间结构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文化边城镇远
益沅桃城镇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流域水网影响下的古代汉水中下游地区城镇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十三五”应大力推进城镇群协调发展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