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词语“貌似”的特点

2014-08-15 00:49邢怒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义新词词义

邢怒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交际工具,它与劳动、情感、娱乐等人际交往活动密不可分。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构成,其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语言的核心与基础,承载着人类思想,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有了词,人们就能用有意义的声音来称呼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以及关系。无论这些事物、现象或关系有着多么复杂的形态和变化方式,人们总能够通过词来把握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意识和思想情感。”[1]3词汇的变动还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极为敏感,生产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制度的因革,风习的改变,无一不在词汇中迅速反映出来”[1]3。词汇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新词新义的产生,“社会变动得越快,新词新义产生得越多,新旧更替率也越高,新词新义的新鲜感消失得也越快。新词新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就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新颖性,要么用一个新形式,要么有一个新意义,要么是一种新用法”[1]127。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大量的新词新义喷涌而出,特别在网络上,新词新义非常流行,例如“土豪”、“大妈”、“晕菜”、“微博”等,其中,“貌似”一词也红极一时。与时下众多流行的网络词语不同的是,“貌似”并非由网络首创,在网络之前,它已经是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词语。例如:

(1)聚集在杂货店门口聊天的妇女也经常讨论小柯的容貌长相像他父亲还是母亲,尤其是小柯的头发到底像他父亲还是母亲,这些讨论貌似琐碎,其实却是对一个街坊邻居善良的关怀了。(苏童《灰呢绒鸭舌帽》)

(2)到新世纪伊始的时候,这个世纪末的话题终将把我们从迷乱的泥潭和貌似宏伟壮观的眼前景象中挖出来。(陈丹燕《独生子女宣言》)

上述“貌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表面上很像。”[2]859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今网络上流行的“貌似”和上述“貌似”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意义有所分化、拓展

上述的“貌似”在意义上强调“表面上”,语义中暗含着“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意义,在“貌似”的下文中往往有与之相对的内容来呼应,句中的“貌似”不能省略,含“貌似”的句子一般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如:

(3)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争取自我、反叛自身的依赖性时,我们常常掉进貌似独立的漩涡。(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句中的“貌似”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后句子表达的意思就由否定(表面上很想独立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变成肯定的了。

网络上大量出现的“貌似”在意义上有所分化、拓展:

一部分“貌似”和上述(1)、(2)、(3)句中的意义一致,表示“表面上很像”的意思,例如:

(4)同居真的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貌似夫妻却毕竟不是夫妻,尴尬的角色让我无所适从。(http://www.sina.com.cn 2007 年 07月09日麦兜)

(5)貌似开心实则气愤(club.astro.sohu.com,7月24日蝎情日记)

(6)貌似平静的日子。(http://blog.sina.com.cn/tuntunzhu褒姒的BLOG)

另一部分“貌似”则演变为“好像”的意义。例如:

(7)貌似有一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觉。(http://zuowen.new-class.cn)

(8)以前的感情貌似都是虚的。(2008年4月 30 日《南方都市报》,http://ent.southcn.com转载)

(9)这里貌似都是新的ID了。(http://bbs.9z9z.com/bbs/viewthread.)

(10)貌似很久没有灌水了。(http://www.bitnp.net/viewthread.)

上面(7)—(10)句中“貌似”所表达的意思并没有“表面上”的意思,“貌似”在这里就是“好像”的意义,整句所表达的内容是肯定的,上面几个句子说话者要表达的就是“有一种……的感觉”、“以前的感情是虚的”、“这里都是新的ID”、“很久没有灌水”的意思,并没有“表面上怎么样,实际上又怎么样”的双重意义。句中的“貌似”也只是表明了说话人比较委婉的语气,虽然有些不太肯定,但绝对不是否定。去掉“貌似”,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貌似”在这里体现了意义上的扩展与演变,使得原有词汇呈现出多义化的趋势。观照其多义化的过程,不难发现个中原因在于词义的引申,即在旧有词义基础上,延伸、衍生出与旧义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义。旧词“貌似”原本是由两个自由语素构成的复音合成词,它的结构为主谓式,经过当代演变之后,前一个自由语素“貌”转化为非自由语素,其结构转变为偏正式,呈现出语义上的脱落,其结果是造成词位的简化,即原来是“表面上”的“好像”,转变成新义不加限制、区别的“好像”。考察这个演变过程,其结果是义位的消亡,其历程属于历时性变化,即语言的聚合的语义结构系统的变化,属于非线性变化模型内的。用义素分析法来看,旧义是“表面+像”,新义中“表面”这个义位消失,只剩下“像”这个义位了。当然,新旧词义还都存于“像”这个语义场内。

从逻辑关系来看,旧词义的结构是主谓关系,“表面上”是一个概念,“很像”是另一个概念,前者充当判断的主项,后者充当判断的谓项,从而构成一个判断逻辑关系,即“表面是相像的”。新词义的结构是偏正关系,即“修饰语+中心语”,它的两个词素组合虽然建立在概念的限定关系基础上,但两者并未形成种概念和类概念的关系,这时所产生的新词概念比旧词原概念在意义上更进一步,已经不需要“貌”来修饰、限定了,只有“似”在发挥作用。

二、使用语体范围扩大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一般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表达形式。”[1]7“貌似”一词,原为书面语词,多用于书面语体。我们以“貌似”为检索词,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时,共检索到含有“貌似”的句子496个,剔除掉像“貌似潘安”这样的例句后,符合条件的句子共482个。其中,应用文体和报刊资料中有350句,占72.6%;剩余的132个句子均来自文学作品,但其中用于人物对话的少之又少。在我们日常的会话中,“貌似”一词的使用频率更低,当表达同样的意思时,人们往往会选择“表面上看”、“表面上好像”这些更口语化的说法而不使用“貌似”这个大家认为“文绉绉”的词语。

而在当今的网络上,“貌似”一词在各种各样的BBS、论坛、博客以及留言栏中遍地开花,这些句子尤其是以留言形式出现的句子,多是口语化程度很高的句子,如:

(11)这个问题貌似有人提过了。(bbs.youyou.com/viewthread)

(12)貌似只有幽灵一个人。(搜狐社区)

(13)2007貌似是个好年啊。(http://www.chcj.net/thread - 605581 -1 -1.html)

这些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句子,实质上融汇了较多口语词汇和口语化色彩较浓厚的书面语句。语句的创建和使用者采用传统书面语色彩较浓重的词语,其初衷大概是想将庄雅的词语投入到俚俗的语句中以产生“变庄为谐”的喜剧效果,从而达到突出口语句子的诙谐效果的目的。这无意中却将旧有词汇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这也表明“书面语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口语的影响,随口语的变化而有所演变”[1]8。

三、用法不尽相同

(一)表示“表面上很像”的“貌似”一词后多为名词、形容词。例如:

(14)本人平素最恨的就是貌似好人的伪君子,因此我的论战从来也都是明来明去。

(15)有的工业主管局摇身变成了总公司,他们对上貌似企业,但实际上还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

(16)《坎特伯雷故事集》叙述和揭露了貌似神圣的僧侣种种见不得人的丑行,肯定和歌颂了爱情自由、婚姻幸福。

(17)苏建原是大学讲师,因不甘寂寞而卸下教鞭投身商界,在貌似潇洒的背后,他抵触着妻子黎华的塑造,又有些好高骛远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貌似”后也有接动词短语的:

(18)这些挖肉补疮、寅吃卯粮的兑现办法,貌似解决了拖欠,实则隐藏着问题。

而网络上“貌似”在表示第二种意义——“好像”时,“貌似”后面多接小句。如:

(19)貌似这里没人。(http://www.zhuimeng.net/read.php?tid= 242052)

(20)貌似她现在比火炬还火。(http://club.pchome.net)

(二)表示“表面上很像”的“貌似”一般不用于主语前面,而网络上新现的“貌似”(表“好像”义)既可以用于主语前,也可以用于主语后。如:

(21)这里貌似有不少愤青。(http://www.xici.net/b15420)

(22)貌似她好久都没出现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 2241601/)

(23)貌似这里很久没人了。(http://www.xici.net/b 237192/d 75462680.htm)

(24)貌似帖子已经关闭了。(http://bbs.my0511.com/viewthread.)

(三)表示“表面上很像”的“貌似”不能和“一样”、“似的”共现,如下面这句话是可以说的:

(25)这件事深深震动了难民营貌似平静的生活。(赵鑫珊《在德国难民营的七天七夜》)

如果加上“一样”、“似的”,上面的句子就变成了不合格的句子:

(26)⋆这件事深深震动了难民营貌似平静一样的生活。

(27)⋆这件事深深震动了难民营貌似平静似的的生活。

而网络上新现的“貌似”(表“好像”义)可以和“一样”、“似的”共现,如:

(28)貌似没人说话似的。(无锡大学生论坛)

(29)貌似你见过我似的。(bbs.prople.com.cn)

(30)(这个图片)貌似电影一样。(http://bbs.xc.zj.cn/read - htm - tid - 100062.html)

(31)最近我貌似死了一样。(百度aaron吧)

“语言的变化实际上是文化和思想在深层上的变化。”[3]从上述的比较中,验证了“语言(这里主要说的是词汇)的发展,往往循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路径”[4]这一规律。新词的产生,有的是直接根据需要产生一个以前没有的词;有的则是在原有的词义基础上,增添新的词义。在网络这个新的语言交际环境中,“貌似”这个词汇家族中的“老树”也焕发了“新枝”,不仅词语的意义得到了拓展,词语的用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两个“貌似”,也仅是“貌”似而已,貌似相同,实则迥异,这种变化也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一种观照。

注:文中所引例句,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百度搜索结果。

[1]徐时仪.近代汉语词汇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5.

[4]刁晏斌的博客.今天,你山寨了吗?[EB/OL].[2008-07-01].http://blog.sina.com.cn/dyb 19590505.

猜你喜欢
新义新词词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旧裙新义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字意与词义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