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探讨*

2014-08-15 00:52姜凡晓职心乐侯心玥黄国伟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300070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公共卫生

姜凡晓,职心乐,侯心玥,李 妍,黄国伟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天津 300070; 通讯作者)

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世界形势使得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其中,拥有充足的具备丰富综合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直致力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课程开发和相关的机构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预防医学教育体系,为社会及时培养和输送具有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管理能力的医疗卫生合格人才。

1 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社会性、多变与多元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征[1],其发生时间、事件规模、发展态势和影响程度常出乎意料。例如2003全球范围SARS爆发,2004印度洋海啸和2011年日本东北部大地震等事件的发生造成众多死伤,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居民健康和心理遭受巨大冲击,并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紧密,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也愈演愈烈,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会迅速通过各种途径蔓延至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严峻,从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H1N7流感到频发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事件,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的国际人员交往日益频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跨越国门,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

1.1 全球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发展趋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协调的运行体系来保证应急管理高效、有序的展开。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包括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科研力量和第一现场应对人员(如消防员、救护人员等)的多维度、多领域的综合、联动、协作系统。英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由卫生部及其指导下的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共同承担。卫生部的突发事件规划协调小组所颁布的“国民健康服务系统突发事件应对计划”构成了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综合框架[1]。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暴发后,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加大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了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体系[2],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疾病控制预防与卫生监督工作网络组成。

随着2003年SARS的暴发和其在全球范围蔓延,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一项共同行动以确保全球健康安全的法律文件-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lation,IHR)[3],敦促各个成员国与其合作建立有效的区域和国际监测与反应系统,构建综合的健康安全防御系统。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新发传染病亚太区战略方法(The Asia Pacific Strategy for Emerging Diseases,APSED)中指出,应对新发传染病大流行国家系统和能力建设的优选领域包括:①监测、风险评估和反应;②实验室;③人畜共患病;④感染预防和控制;⑤风险沟通;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⑦区域准备、预警和反应;⑧监督和评价等八个方面[4]。此类文件的颁布为各成员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提供了纲领性指导作用。

WHO在关于灾害与人道主义援助的政策报告-紧急事件应对框架(Emergency response framework)中描述了卫生应急管理发展趋势应实行多个转变:从单一危害的预防扩大到所有危害的预防,从传染病暴发预防扩大到一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从注重事件应对处置到社区灾害危机的预防准备和系统的风险管理(风险的识别,降低和消除)[5]。此战略管理方法突显预防医学理念和意识在卫生应急管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根据预防医学教育发展态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意识培养实行四个转变:从传染病预防扩大到一切疾病的预防,从重点预防扩大到全面预防,从技术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从生物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

1.2 培养具有卫生应急服务资格的专业医学人才的必要性 基于我国日益严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卫生部门在如何预防和及时、有效应对此类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时常常面临极大挑战。组建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是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重要环节,而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卫生应急服务人才和医学生应是我国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并没有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教学,只有少数高校针对该课程进行教学,从而造成了医学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上能力的缺失[6]。我国大多数的医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发生的背景和进展情况没有做到足够重视,对如何预防知晓度不高。对比欧美等国家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普及程度,我国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美国超过半数的医学院校均开设了此类培训课程[7]。开展和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课程与培训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今后突发事件的控制效果[8]。同时,此类课程的开发也应是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完善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2 医科院校学生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探讨

针对我国医学院校缺乏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教育现状,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2010以来成立课题组,开始筹备组建此学科和机构的建设。课题组成员以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全球健康安全的战略规划为指导,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现状为背景,旨在天津医科大学内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一系列课程。

2.1 医学院校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课程的需求评估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2012年间对天津医科大学的315名在校学生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医科院校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课程的需求程度。调查内容涉及课程开设必要性、课程内容、课程开设方式和课程讲授形式等。调查收回有效答卷308份,其中近一半受访者来自预防医学专业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余为毕业实习的临床医生和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医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开设卫生应急课程教育,仅4.98%受访者(9名学生和6名医生)表示之前参加过类似应急培训。针对课程开设方式,在304名受访者中,54.93%建议以必修课方式开设,赞同选修课的占36.51%,赞同短期培训和讲座占8.89%。针对课程内容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医生略显不同,但二者对新课程内容编排设置均表示认可和欢迎。综上所述,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课程是有必要性和需求性的。

2.2 医学院校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课程核心内容 借鉴WHO推荐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培训项目(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PHEMAP)的理念,内容和模式,本课程详细阐述了在预防医学各个专业领域中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以预防为主,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理念和思维方法。课程讲授围绕如下核心内容展开:①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风险管理;②核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③事件的预警,监测与报告;④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与处置;⑤风险沟通和社会心理干预;⑥事件的监督与评价。

为更好地结合医科院校学生的现有课程,本课程在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应对、灾害中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保障、化学品中毒和核辐射事件及危机中的心理干预等专业方面进行了分章节讲述,并围绕上述核心内容展开。每个章节的授课会配以真实案例分析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能力。

2.3 医学院校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的核心体系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体系建设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必修课程:主要针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开设18-36学时的核心课程,课程涉及预防医学领域中的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应对、灾害中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保障、化学品中毒和核辐射事件及危机中的心理干预等各个方面的专业应急管理知识。第二层面选修课程:为全校其他专业学生开设一定学时的选修课,以推广该学科知识在学生认知度和普及度。第三层面社会实践和演练:安排学生到社区医院,疾病控制中心,120急救中心等医疗卫生服务部门见习(2-3周),学习和模拟真实场景下进行的应急演练。

上述三个层面构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风险管理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习演练为依托,全方位帮助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卫生应急应对观念,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具备高水平的卫生应急综合实力。

2.4 横向合作及对课程和机构建设的展望 2010年以来,本课题组先后于2011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WHO项目基金资助在医学院校开发卫生应急课程和学科的建设。在此期间,课题组完成了灾害中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教材编写,翻译编辑了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培训资料,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办了WHO在天津召开的《灾害卫生应急管理和人道主义援助国际培训班》。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建立起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学学科教育和机构建设,本课题组成员制定如下战略展望:①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联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培训中心基地。②拓展与联合医疗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卫生应急实战演练的实习与社会实践机会。③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疾病控制中心在灾害中的预防医学和灾害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科研开发与合作。④加强与国际接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和派送年轻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和国际会议。

3 总结

从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到疾病控制,医学教育体系也应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指出,“医学生不仅要学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还应在疾病的预防、健康观念的推广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9]因此,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公共卫生防病业务素质,树立卫生防病新理念,增强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成为了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医学院校在加强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的设置也就显得十分必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促进此专业领域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高等医学院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社会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及时为社会输送专业复合型人才,为保障社会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各种医疗卫生应急服务体系的正常运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万明国,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15-223.

[2]曹广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基础建设及其应急管理[J].公共管理学报,2004,1(2):68 -73.

[3]WHO.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2005):Areas of work for implementation [EB/OL].http://www.who.int/ihr/publications/areas_of_work/en/index.html,2013 -11 -02.

[4]WHO.Asia pacific strategy for emerging diseases(APSED):2010[EB/OL].http://www.wpro.who.int/internet/resources.ashx/CSR/Publications/APSED,2013-11-02.

[5]WHO.Emergency response framework(ERF)[DB/OL].http://www.who.int/hac/about/erf/en/index.html,2013 -11 -02.

[6]姚振江,周俊立,曾转萍,等.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课程完善流行病学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8-100.

[7]Cassoobhoy M,Wetterhall SF ,Collins DF,et al.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ve bioterrorism and emerging infections curriculum for medical student s and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J].Public Health Rep,2005,120(Suppl 1):59 -63.

[8]周勇,贺莉萍,谭徽,等.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2):2253-2254.

[9]陈勤,赵琼,叶运莉,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1,26(6):946-947.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公共卫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