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即不离中把握情感导向

2014-08-20 16:24余家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塞山斜风细雨蓑衣

余家友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选文《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它以流动而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个如山水画般的优美意境。欣赏这样的作品,教师要从自然景物的摹写入手,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经验,把握作品的情感导向,体悟其玄妙的象征意蕴,才能实现与文本深层信息的交流。

一、审美意象的铺陈错落有致

词向来以抒情为主,但在语言上多运用叙述,甚至充满了白描。《渔歌子》这首词只有短短的27个字,却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9种景物,呈现的是一幅烟雨迷蒙的湖光山色。暮春时节,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腾空而起,慢慢消失在湛蓝的天边;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一丛丛鲜艳的桃花,清澈的溪水中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倏地游向前方,让人好生惊喜。一位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父,沐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这份美好而宁静的山水世界。

这首词审美意象的整体之美,不在于9个意象的总和,而在于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结构,呈现出的独特魅力。首先,动静结合,远近相对。一望无际的蓝天下,白鹭点点,自由翱翔;山间树丛中,桃花朵朵,静静绽放。其次,色彩明丽,虚实相生。读者如果把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投注到这幅图画中,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会出现一幅明艳的春景图:青山碧水,蓝天白鹭,桃花绯红,溪中清澈见底,鳜鱼银花闪动。再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传统道家思想提出“道法自然”,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自然法则不可违背照。平淡恬静的山水风景,渔翁以非主角的形象点缀其中,既增添了一丝生命活力,又没有打破这份静谧与安详。特别是“斜风细雨”与箬笠、蓑衣相关相承,进一步提升了人和自然和谐共融的程度。

二、审美视角的转换意味深长

词人在作品中的抒情一般不会直抒胸臆,往往要塑造一个具体的抒情主人公,选择一个独特的抒情视角。这首词中的抒情代言人即头戴“青箬笠”、身着“绿蓑衣”的渔翁。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和审美视角的起点,“白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闲适惬意的象征,衬托了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鲜活肥美,此时正是渔夫收获的时节。桃红与水绿相映,表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旖旎风景,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返,足见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致。

“箬笠”“蓑衣”运用的是借代修辞格。箬笠,原指用箬竹叶编成的遮阳挡雨斗笠;蓑衣,原指用蓑草等植物茎叶编织成的御雨工具。这些都是渔家人最普通、最具特征的生活用品。虽然用外在衣着物品代替主体的职业身份,但足以让渔夫形象栩栩如生,更体现了渔人浪迹江湖不畏风雨的品格。从文化视角来解读,“箬笠”“蓑衣”还是古代文人雅士闲居田园的标识,是一种不愿与世沉浮的人格符号,寄托了洁身自好的隐士们,那种遁迹江湖逍遥自在的生活乐趣。超越了渔人具体的生存状态,就能读出渔父这个概念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才能体会到作品的言外之意。

雨“细”能让人感觉到,风“斜”似乎不合情理。“斜风”,作者把不能用视觉感知的无形物象,转化为可以直接捕捉的有形景象,初读有强词夺理之感。汉语词语中有一种潜在的、自动化的联想机制,细和小,小雨和微风,这些词语之间有一种联想的自由和顺畅。“斜风细雨”说明风雨不大,不是劈头盖脸般倾注而下,而是轻柔地迎面拂来,没有压迫感。从修辞角度来看,“斜风细雨”运用了互文格修辞,意思就是风雨细微,风雨斜斜地掠过大地,风雨洒在了渔翁的身上。“互文见义”,通过前后词语互相补充、彼此映衬,达到含蓄而凝炼、言简而意繁的效果。

三、审美主体的意旨耐人寻味

鉴赏古典诗词,要把它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读出它的新鲜感,品出它的独特韵味。词人张志和才华横溢,年少得志,后因事被贬官,赦还后隐居江湖。词人假借渔翁在大自然风雨中潇洒自如的形象,表达自己孤芳自赏、蔑视权贵的人生态度。斗笠、蓑衣为渔翁的日常用物,长时间使用应该为灰褐色。“青箬笠,绿蓑衣”的说法明显不合现实逻辑,应是词语的错用。“青”“绿”在词中应该是前文山水的颜色,把青山绿水的色彩移属到箬笠、蓑衣之上,词人必有所寄托。青山绿水让渔翁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更让词人情有独钟,乐此不疲。词人用强烈的主观情感去选择、同化客观对象的特征 ,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在想象中结合、变异,终于感性压倒了理性,审美情趣彻底冲垮了现实真实。“青箬笠,绿蓑衣”,创造性地活用了移就格修辞,使得渔翁身上的“青绿”,产生了一种别开生面的陌生效应,与世间官场的黑暗污浊形成对比,形成了无穷的艺术张力,收到了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词中“不须归”浅层意思是表达渔翁在风雨中很从容,很悠然,很自我的生活情趣,深层的意蕴似乎是要表达词人不图世间名利,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词人真正的意旨往往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如无的,它不在语言之上,而在语言之下,有时甚至潜伏在话语之外。词人张志和是个很有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由于特殊的人生际遇,他常常在进退“归否”的矛盾中徘徊。退避江湖,享受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有时只不过是他不愿再混迹官场、发泄苦闷的托词。词人虽历经人生风雨和挫折,但内心深处兼济天下的志向并未泯灭。“不须归”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词人复杂的感情,是一种自我劝慰,更是对重出江湖的断然阻隔。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一方面,鉴赏者要有自己创造性的解读和诠释,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不即不离”的原则。由此及彼,超越对象,有放有收,若离若即,这样才能准确把脉诗文背后的情、趣、理,才能走进作品丰富阔大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猜你喜欢
西塞山斜风细雨蓑衣
寿龟、西塞山前倦鸟归、达摩渡江
傅卫国
己亥暮春雨中登西塞山
题蓑衣鹤育雏图
蓑 衣
蓑衣龙树之歌
渔歌子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