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纪录片中的主持人角色

2014-08-21 05:20郭唯
关键词:被采访者编导纪录片

郭唯

一、纪录片中主持人的身份辨析

《望长城》和《远方的家》都有着与“行走”相关的旅游外壳,但又高于一般的旅游服务类节目。它的纪实性绝不仅仅表现在那些声画同步、现场访谈、跟拍、肩扛摄像机等技术手段上,而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具有的那种宽广而敏锐的视野上。这种视野并不是通过大量的、主观的解说词反映出来的,而是通过跟拍外景主持人在行走中的发现、实地体验以及与当地人交流的感受一一呈现出来的。不过,在《望长城》中,焦建成等的定位是“主持人”,而在《远方的家》中,外景主持人的身份却是“出镜记者”,对比二者在片中的作用和表现,我们似乎很难严格地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实际上,他们在片中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兼具主持人(与观众交流)、记者(与被采访者交流)、导游员(引领镜头走向)等多种功能,但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身份界定他们时,哪一个更为确切或更为接近,是记者还是主持人?

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记者涵盖播音员(主持人),当播音员(主持人)在现场从事采访报道工作时,可称为记者。《远方的家》的“记者”就是这种广义上的记者,可能是出于要强化“走基层”的意识而将外景主持人统称为“记者”,而实际上他们应该归入主持人范畴。

首先,从个人素质看,他们符合主持人标准。一般说来,主持人是一个栏目乃至一个电视台的门面,对其外表形象和语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一般的编导、记者都能够胜任的。“邀请一位没有经过表演训练的名人作为影片的叙述者是会让人感觉挫败的,因为在镜头面前自如地走动、谈话比看起来要难得多,还有如何在录制旁白时控制语气、语调和力度都需要专业技巧”。尽管《远方的家》将片中的外景主持人一律称作“记者”,但此“记者”与一般意义上的记者是不一样的,《远方的家》的“记者”在形象、形体、语音和语言组织能力上都大大超过一般的记者,是经过挑选和训练的、具备主持人专业特点的“记者”。

其次,从对应对象看,符合主持人分工。主持人的对应对象是被采访者、现场观众、镜头(电视观众),而记者的对应对象只是被采访者。在《远方的家》中,“记者”承担着主持、采访、导游的多重任务,交流、对应的并不仅限于被采访者,比如在每期节目的开始部分要说一段开场白,中间的分隔段落需要承上启下,结束部分还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收尾点评,这些都要求“记者”面对镜头(电视观众)说上一大段串词。另外,他们在片中进行各种体验时还不能忘记镜头前的电视观众,品尝美食之后的感受、经历冒险之后的心得都要即刻分享给观众,这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者需要做的事情。

最后,从形象塑造看,符合主持人定位。主持人是属于台前性质的、光彩照人的公众形象,其辨识度高低往往与他们的个性塑造是否成功有关,而记者、编导更多是属于幕后性质的工种,为突出采访对象反倒要刻意忽略个性、隐藏自己。虽然《远方的家》的“记者”都有着青春靓丽、伶牙俐齿的共性,但他们各自在外表、气质、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点,抓住各自特点有意识地塑造各位主持人的个性,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数百集节目的磨合中,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形象呼之欲出:知性大气的周雪梅、热情活泼的吴丹、勇敢豪爽的王静、文艺范儿十足的谭文颖,还有吃苦在前、憨厚朴实的彭祖……

二、纪录片中主持人的特点分析

从表面上看,主持人的主观外化与强调客观表达的纪录片似乎是一对矛盾的组合,但是当主持人形式被成功地用在纪录片中时,这对矛盾又撞击出绚烂的火花,相较于传统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显得生色不少。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适宜用主持人形式,当纪录片需要客观展示当地人的光鲜状态、直观表现难以言传的个人情感、准确解释较为深奥的专业知识时,单纯运用影像形式已经不足以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需要借助某种抽象的能力,即主持人的现场演示和语言描述等辅助手段方能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此时才会引进主持人形式,以在主持人的语言、形象和纪录本体之间形成某种和谐。纪录片中的主持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事人角色

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并不是在纪录片中临时加上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在纪录片的策划阶段就作为形式上的一个核心人物去设定的。纪录片中的主持人,既不在演播室里坐着说,也不在拍摄现场手拿话筒站着侃,而是作为节目的一个角色出现。这个角色既是观众的眼睛,又是摄像机的镜头,同时还能和被拍摄对象打成一片,使主体、客体融为一体,共同完成编导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主持人虽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主人公的故事必须通过主持人这个媒介去挖掘和呈现,他(她)的一举一动关乎被采访者的性格展示,因此必定成为纪录片中的重要角色。

眼下很多栏目也采用了主持人或记者出镜的形式,但他们更大程度上只是编导的替身,是编导的传声筒。具体表现在与被采访者交流时,他们多是慎重地发问和倾听,充满了关注和关心的神情,是一种陌生人般的尊重,因为他们自己就置身事外;而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则以当事人的姿态完全融入情境,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个人化的情绪,甚至故意挑起事端等待被采访者的反应,有一种老朋友式的平等。

2.多元化视角

叙事是纪录片中主持人的主要手法,通过跟拍主持人,用纪实的方式拍摄主持人发现、体验、感受的全过程以实现观众的参与。以《远方的家》的《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等几部系列片为例,主持人参与、深入当地人的生活中,真正契合了“走基层”的实质内涵,而观众也从主持人的实地体验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一类型纪录片的叙述语言由两部分构成,即前期拍摄阶段主持人在现场的串词、对话和后期制作阶段编导撰写的解说词,在第一人称(主持人)、第二人称(主持人面对镜头直呼观众“观众朋友”“您”等)、第三人称(旁白)中自由转换,用主持人的限知视角呈现局部和瞬间的精彩,分享主持人个人主观的体验感受和心灵感悟,又在旁白的全知视角中进行大局的统揽和冷静客观的评述,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这一类型纪录片的视角是多元的,除了主持人视角之外,还有代替观众进入节目和代替编导叙述的编导视角。

3.特定性内容

对于这一类型纪录片来说,“成也主持人,败也主持人”。主持人如果选择得当、塑造成功,那么纪录片也成功了大半;反之亦然。因此,主持人的个性塑造是这一类型纪录片的一大要务。

(1)根据主持人自身身份特点设计节目走向。相较于年迈的黄宗英和柔弱的李培红,应该说焦建成是《望长城》三个主持人中最合适的一位。因为在这样一部以外景拍摄为主的纪录片中,身强力壮、正值当年的焦建成总能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他和市场买卖人的交谈、和点烽火战士的交谈、在杨老汉家里过中秋、在裕固人家中试裕固装,都展示出自然放松的状态。而当他随长城边上的武警官兵一起练习爬长城时,突然在一排排盔甲后面面带调皮地出现等段落,都使这部原本基调沉重的纪录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发挥主持人语言风格特点表现节目内容。在《远方的家》的外景主持人中,谭文颖有些与众不同,娇小清秀的模样透着灵气,对于文学的爱好又让她周身散发着文艺气质。在拍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之《庐山:不走寻常路》时,谭文颖回到了故乡九江。那几天她在微博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故乡,最熟悉却最无法客观描述。走过、赞叹过一些山水,却从未仔细端详过自己的家乡,像自家父母,留下的尽是琐碎生活的片段,忽视了他们也有过往,也有与我并行但永远不被我留意的另一面。这趟旅途,带给我的会是什么?草萋萋少年人老。”感性又不乏文采,可以想见这段文字是出自一位怎样的女子。在实地采访拍摄中,谭文颖的语言风格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些看似普通的串词在她说来都有着戏剧中独白的韵味。

如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之《壮美八宿》的结尾部分,摄制组偶遇一队自行车骑行者,谭文颖采访之后进行结尾点评:“突然一下觉得挺感动,我觉得这些人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真的是让我看到了一群真正的男子汉,我觉得他们还挺英雄的。当这个世界很多人在埋怨自己生活的时候,有一些人真的就为自己的梦想走出来了。其实生活的选择权永远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生活本来就很美好,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来看……”说着说着,泪水一下涌出眼眶。说实在的,这段文字从书面上看并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煽情成分,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境,又从“文艺女青年”谭文颖口中说出,契合了人们在特定时刻的某种情绪,有着直戳泪点的作用。正是因为很好地发挥了主持人的气质特点和语言特色,谭文颖主持的节目往往自成一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编导纪录片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及原则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