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职院校普及礼仪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4-08-21 22:59刘婷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刘婷

【摘 要】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是目前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职院校中,仅仅着眼于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让一大批毕业生在社会实践及就业中产生极大的短板。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仅仅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礼貌、礼节、礼宾等方面更加具有修养的人才,体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也更受用人单位所青睐。在中职院校中把个人修养与礼仪风范上升到普及教育的境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该注意和思考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技校;礼仪文化;普及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艺术,从其理论意义与社会功能来看,表现出一种社会成员个体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功能特征,它对社会成员的人格要求与行为约束有特定的要求,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先贤,较早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形成了完整的礼教思想,并通过制礼作乐推行一套颇为完善的礼教制度。“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孔子世家》),“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这些质朴的思想、简单的语句精辟地概括了礼仪所起的社会公用,并在民众百姓中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仪教化,成为维护人伦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精神规约。

一、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功用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礼仪本身就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这种礼教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由于各种利益的平衡关系,难免会产生种种矛盾、冲突,有时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除了应有维护社会安定的强制性法纪法规以外,还应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观念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应当重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创建。现代社会,各种活动更是离不开礼仪。礼仪就像一种功能奇特的溶剂,在各种人际之间化解可能化解的矛盾,协调可能协调的关系,使人心得以凝聚,人品得以升华。

二、中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职院校中,仅仅着眼于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让一大批毕业生在社会实践及就业中产生极大的短板。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早已不满足于仅有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更多的要求是把每一个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窗口,由每一个员工树立部门形象。端庄的仪表、亲切的仪容、文明的服务用语、高雅稳定的仪态等既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仪的规范。因此,懂礼、用礼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一)中职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总体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存在礼仪修养缺失、品德行为令人担忧的现象。从大的方面来说,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意识差,不懂文明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具体表现为:不遵守法律法规、校风校纪,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杂物,损坏公物、践踏草坪,目无师长、出口成“脏”。这些行为有的已经不仅仅归于文明礼仪,更涉及到法律问题。在社交方面,在食堂打饭插队,休息时间不顾及他人休息在宿舍大声讲话、放音乐、打扑克、玩游戏,自习课在教室不遵守纪律大声讲话、喧嚷,甚至手机铃声大响,在公众场合,谈情说爱搂搂抱抱过分亲密,不注意影响,上网聊天不注意文明,聊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在仪表方面,男生留长发、女生穿袒胸露背衣服,衣冠不整,穿拖鞋上教室等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中职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中职生礼仪缺失原因分析

当前中职生礼仪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职学校生源条件不尽如人意。有人形象的说:“这些学生是一群社会大网反复筛下的渣子”。也有人调侃的说:“中职学校是所高级幼儿园”。许多中考失利的学生或成绩一直不那么理想的学生,在升入普通高中基本无望的情况下,无奈之下才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教育与约束。同时,许多“问题少年”也纷纷涌入中职学校。从整体生源上说,很多中职生在入学之前本身行为习惯就存在一定弊端,文明礼仪的素质就有所欠缺。

其二,当前各中职院校都把培养社会紧缺的劳动型和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受专业技能教学,很多学校将学生礼仪教育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更有部分院校聘用社会熟练工人作为学生的技能课程示范者,这些工人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课程培训,在言行举止中带有不良的习气,导致学生或多或少受到不好的影响。

其三,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特别是网络上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污染力,都容易使学生缺失礼仪走向误区。青年人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喜欢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是非不分,审美的评价标准失衡,认为明星的穿着就是美的,奇异的打扮就是帅的,标新立异,视校纪校规于无物则是“有范儿”的,这些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

(三)中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礼仪教育正是一门融文明素质、社交技能、服务技能、服务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礼仪的学习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先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是当代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主力军。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中职生除了面临自己内部的竞争之外,还必须和高职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一起拼抢饭碗。拥有较高礼仪素质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endprint

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说:“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也曾说过:在录用新人中“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往往经过招聘面试,假如没有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堵死了自己就业创业的道路。

就业之后,面临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立足于哪个岗位,都要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即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在实践自己社会角色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心诚意地礼貌待人。

三、中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之措施

在了解礼仪在现今社会中的功用以及当前中职院校学生面临礼仪教育缺失的问题之后,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症下药,用有效可行的措施在中职院校中普及礼仪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同样在中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随大流”、“跟风”的意识普遍存在,因此在礼仪教育过程中,环境的 “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中职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该努力营造出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对于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给予曝光,大力弘扬宣传具有文明素质的典型人物。同时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校园网络,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礼仪教育过程中,身教非常重要,做一名讲文明知礼仪的教师,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做讲礼仪的表率也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学校通过为老师举办礼仪知识讲座、与学生一起做礼仪操、在师德要求中纳入礼仪的相关要求、实施“尊重的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让全体教师做礼仪教育的引领,全校形成师生强调沟通、力求互动的礼仪文化氛围。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行动为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

教师进行礼仪身教中,不只是从道德品质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形象要注重教师仪表。一个气质高雅、 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 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体现潇洒的风度;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自然,体现高雅的情调。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礼仪教育应当普及化

很多中职院校根据具体专业将来就业的需要,开设礼仪相关课程。特别是旅游、商务、文秘等专业学生,学习了《礼仪》、《礼仪修养》、《商务礼仪》、《体型训练》、《就业礼仪》等相关课程,受到较为系统的礼仪教育。但是,仅仅在个别专业中进行礼仪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

现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礼仪的要求已经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传统对礼仪要求比较高的服务业,如旅游、商务、文秘之外,像汽修、牧医、电工等专业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职业礼仪,每一个员工都代表着所属行业的对外窗口,每一个员工的表现都是与同行竞争的重要阵地。所以,哪怕是没有开设专门礼仪课程的专业,也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礼仪教学。否则不仅整个学校“尚礼”的风气无法形成,更会影响将来的就业情况。

(四)礼仪教育应当有实用性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应注意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礼仪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中要从适用的角度出发,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服装的搭配、校服的穿戴、校园礼仪、发型与脸型的搭配、饰物的佩带、同学间的交往礼仪、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男女生应具备的风度,见习工作时应注重的礼仪等。这些都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些学生平时所犯错误最多的环节,投其所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关心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会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学到具有实用性的知识。

四、结语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作为联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精神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职业素质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层次,也应体现在礼仪素养方面。职业学校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公民的要求需要。充分认识到礼仪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有目的有成效地再中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必要举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