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探讨

2014-08-21 05:03云利兵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比较法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云利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多,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经济活动出现多样化的显著特点,这样就使得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实施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背景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这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宏观要求。财政部、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精神,提高预算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部陆续制订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2003年)、《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5年)等规章。教育部也分别组织专家在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了有关高校财务评价的研究。以上实施的各种制度和管理办法,都表明了国家对推进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政策支持。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推动作用

(一)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是高校内部各责任中心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以预算完成状况的考察为考评核心,通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横向、纵向的对比。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是以预算绩效为核心的衡量、考核和评价。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所关注的核心因素包括:投入;效率;成果;潜力。由于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战略、绩效、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上,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将更为明确,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路径更为科学,提供资金支持的依据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决策水平。

(三)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监督评价。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具体包括预算编制中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中的过程评价、决算中的结果评价,分别为预算编制和审查、预算执行和调整、决算审查提供信息支持和操作平台。绩效评价将贯穿整个支出预算周期始终,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支出管理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综合成为一整套结构严密、整合一致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增强了支出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有利于全面提高高校的预算资金运行质量。

(四)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应用,通过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经济性、有效性,项目实施的质量与效率,监督管理的手段、方法及其效果等整体运行过程的绩效评价结果,来判定项目是否应该继续支持及扶持的力度。从而有助于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助于科学设定目标,优化资源配置。

三、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1)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包括:立项情况,预期产出,预期效果,达到预期产出所需用的成本资源等。(2)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包括:投入的资金量,具体用途和使用进度,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等。(3)为实现绩效目标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章立制、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物资保障等。(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包括:实际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情况,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情况,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实际满意程度等。(5)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四、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的分析方法,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结合预算支出确定的目标,比较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及所付出的成本,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的项目,但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效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

(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前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比较法主要适用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通常也通过一些案例的对比分析来进行方案的选择,进行评判。主要有目标预订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公共项目都用到因素分析法,通过不同因素的权重评比,进行综合评分。

(四)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五)公众评判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器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适合于对公共管理部门和财政投资兴建的公共实施进行评价,具有公开性的特点,但需要设计好相应的评估方式和调查问卷,并有效选择被调查的人群。

(六)其他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查问询证法、实地考察法等。

五、结语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高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和教学水平评价相比,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在高校的实际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尤其是由于学校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还难以拿出统一的各项评价指标标准。另外,实际开展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预算绩效目标的确定和分解问题,尤其是已有资产的计价、校内服务项目的收费以及产出的数量化计量问题等,还需要广大财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高校中实施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将有助于各个部门按照成本效能、效益效能、水平效能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有限资金,提高资金运行效益有着重要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法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