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

2014-08-21 08:56冯宇超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选址保障性需求

冯宇超

【摘 要】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存在诸多不同程度上的问题。由于多数人们在选房的时候,个人对住房需求有所不同,导致人们不知如何正确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屋。文章从多个方面研究城市新区、老城区和近郊区对保障性选址的策略。

【关键词】保障性;选址;住房;需求

国家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的购房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一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政策工程。在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中,由于选址不当,会影直接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居民就业困难等,所以通过合理选址,对居民的生活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不足之处

(一)居民就业困难

被保障居民普遍存在的特点是他们的教育程度低、选择就业方向狭窄和岗前培训不足。以南京为例,南京的经济适用房在选址上地里位置过于偏僻,房屋周边没有可提供就业的单位,缺少交通配套设施,使居民出行困难、出行成本过高。

(二)缺少公共配套设施

从地理位置上看,住房周边的配套设施极其缺乏,一般的经济适用房大多位于市中心的外延,以围绕市中心呈环形布置。保障性住房相对孤立,周边没有居民可以借用的配套设施,大部分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开放,再加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时间不长,没有带动房屋周边的经济发展,造成经济适用房的设施不完善的实际现状。保证性住房的周边均为未开发地带,由于居民的消费水平有限,导致商业设施空置。同时,由于住区自身的消费能力有限,大部分住区达不到相应银行、邮局、商店和超市等商家相应的“最低门槛”,又或是住区提供的门面规模较小,所以无法建立相应的设施,导致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所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看,保障性住房在选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被保障人们的居住、交通、配套和就业等问题。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时候,政府应该给与政策上的支持,不能单方面根据土地价格和市场需求进行选址,必须要考虑被保居民长期居住的成本。

二、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方式

(一)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合理化

从当前的角度看,保障性住房应该均匀的分布在城市的新市区、老城区和近郊区。这样不但可以防止住房空间聚集而产生的不良社会问题及不良社会行为,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设施以及谋生方式,增进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范围可以分为近郊区、老城区和新市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选址方式中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其中,近郊区与城市新区有相似性质,老城区有自己的性质。老城区土地有限、地价高,通常不会成为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对象。通过加强建设新市区,可以整体居住压力,新市区的建设不但可以为保障性住房提供有价值的土地,还可以解决老城区居民居住拥挤的问题,同时可以为新市区提升人气。保障性住房必须处理好居民生活中必备的配套设施、交通设施和就业单位设施,让新市区变得越加繁华。

(二)在城市居住总体的指导下,将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纳入居住社区的范围里

据相关调查报告,保障性住房周边较荒凉,缺少相应的商业配套、交通配套和教育配套,导致居民生活极其不便以及多数居民的就业困难、伤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以及出行困难。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不能占用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绿化带以及居住与工业之间的绿化带,因为新城区和老城区中的绿化带对城市的空气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绿化带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居民难以分享周边的设施和周边完善的配套。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在绿化带中建设保障性住房,不但影响了城市的绿色环境,还影响了居民的生命健康。而当前,有些建筑工程行业为了追求低价,已经出现了在绿化带上建设房屋的问题,这不但是违法的建设,还给保障性住房带来了较大的隐患。绿化带对居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释放大量氧气、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如果城市中没有绿化带,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随之下降。

(三)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进行建设保障性住宅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保障性住宅都具有居民生活不便和就业困难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严重缺乏公交设施,造成居民出行困难。因此,在保障性住房选址时,应该重视公交设施。在选址时,从住房出发,在步行10-15分钟之内要有公交。最好将地铁设施加入到公共交通设施当中,在居住区周边建设地铁,可以帮助减少居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对社会发展业起着有利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城市房屋的建设不能只凭借城市规划管理者进行建设。本文提到的多种保障性住房选址、规划从实际上满足了居民在日常生活、交通以及就业的需求。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需要对住区周边的设施包括超市、商店、市场、交通、单位、医院和学校同步建设,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乃栋,赵蕾,郑晓华,许丹艳.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研究——南京市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1(10).

[2] 潘雨红,巨选博.基于AHP方法的保障性住房选址策略分析——以重庆“民心佳园”公租房项目为例[J].建筑经济,2012(03).

[3] 史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模型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

[4] 郑晓华,陈乃栋,许丹艳.制度约束与行动框架——谈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

[5] 石浩,孟卫军.基于社会公平的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策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址保障性需求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