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VS济州:谁为未来解题

2014-08-21 10:27刘伊曼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济州济州岛海南岛

刘伊曼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韩国济州岛也像中国海南岛一样,用中文打起了“蓝天白云”“自由呼吸”的广告。而整个2013年,到济州岛的外国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人。他们为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小岛贡献了大约195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2013年,海南岛接待游客的人次也再创新高,达到3672.51万人次,当然,绝大部分也是中国人,为海南创造了428.56亿元的旅游收入。

同是各自国家最南的一个“经济特区”,也同在打“国际旅游岛”的招牌,甚至主要招徕的都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游客,这两个有着近20年“友好交流”关系的海岛,无形之中成为彼此的参照系。

海南岛:无工不富?

过去很长时期,海南岛曾是蛮荒的流放之地。20世纪,全世界都开始工业化之后,这个相对隔绝在南海上的岛屿依然落后半拍,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没能像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乘改革开放之风,顺利迈进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阶段。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好事。海南没有经历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保留了一方净土。不用像中国很多地方那样,将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等的后果。”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岳平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认为,像海南岛这样宝贵的“后花园”,绝对不适合遍地开花搞工业,搞工业必须园区化,按照生态的、循环的路子走。现有的工业园区限定在洋浦、东方和老城三块,结构上是比较合理的,别的地方不适合再搞。目前海南地方的发展思路也是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中部9市县9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按照功能区划定为“限制发展区”。不仅如此,从2014年开始,海南省已经不再审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新的采矿权。只是“限制发展”的保护还有待于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完善作为支撑。

关于海南岛究竟是否适合搞污染型产业,历史上有过多次激烈的争论。90年代,当时的决策者们甚至想要在三亚建大化肥和炼油项目,遭到了多方反对,因为这个地方的环境资源既宝贵且敏感。后来,大化肥项目迁到了东方作为妥协。

近十年,洋浦的开发又提上议程,金海浆造纸厂、海南炼化等企业在经过了诸多质疑和并不轻松的环评之后,已经投产,逸盛PTA等项目在被叫停、罚款之后,也“先上船后补票”地补齐了手续,开始合法的“试运行”。

多位海南省的地方官员都曾跟本刊记者提到“无工不富”这个词,有一位官员甚至告诉本刊记者:“你总不能让我到树上去办公吧?”在他们看来,要发展,必须依赖工业,本地人民没有义务为了保护青山绿水而永远受穷。而将工业园区集中在限定的区域发展,已经算是最优化的选择了。

然而,不论环评如何严格,监管如何加强,重化工业的环境影响已经在逐步显现。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海洋监测数据,从2011年到2013年,洋浦湾的海水出现了明显的恶化现象。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主任周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整个海南岛90%的海水都是一类水质,少数海域出现二类、三类的情况。洋浦、东方等临近海域,以前也是一类水,建了工厂以后,免不了逐渐往坏的方向发展,还有填海工程,不仅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一些威胁。”

据周涛介绍,海口、三亚一些较大城市的排污口周边水质较差,但是整体情况还好,没有出现四类、五类的情况,“在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保护得最好的近陆海域。”

济州岛:坚决不要第二产业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坚决不要第二产业。环境资源是济州岛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因为发展工业而破坏了环境,从长远看得不偿失。”济州国际大学教授金义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从2004年开始,韩国政府就将济州岛定位为免签证、免关税的“国际自由城市”,但那时对中国游客还只是团体免签。2008年之后,签证门槛进一步降低,中国籍的个人游客开始能够自由往返这个东距上海只有500多公里的韩国旅游地。从那时开始,中国游客的入境人次逐渐飞涨,他们之中有来度假的、来购物的,还有来投资买房的。

在中国游客眼里,对比中国的农产品,济州岛的橘子、黑猪肉可谓天价,但绝对的原生态和高端的品质依然保障了它们的销路,也保障了济州岛特色农业的平稳发展。

为了将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和三亚市的面积差不多)的小岛打造成“有足够多地方可玩”的旅游度假区,地方政府想出了各种奇招。

比如说,在如此小的岛上,竟然建了100多座博物馆。大多数博物馆面积不大,自成特色。济州岛本身是一座没有太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此它的博物馆多数都与本地无关,如泰迪熊博物馆、健康与性博物馆、错觉艺术博物馆,等等。不过,它们都有各自的噱头并形成了商业链,做得有声有色。

在金义根看来,济州岛的旅游业发展还没有做到最好,尤其是在消费方面,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旅游团的“包断”限制了游客更接地气地深入了解这个小岛,也限制了游客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与世界上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旅游岛”一样,济州岛有多个赌场,尤其是中文观光区的几个五星级酒店,赌场成了标配。

在韩国赌博并不合法,因此韩国人在济州是不能去赌场消费的,但是对外国人是“双重标准”,只要持外国护照,就可以成为赌场的客人。据悉,在济州岛,中国游客是赌场生意的目标消费群体,一些赌场甚至雇佣中国籍的“马仔”,返回中国“拉客”,组团飘洋过海而来。

这种灰色产业虽然给济州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但洗钱问题、帮派问题也应运而生。

和中国的海南岛一样,济州岛历史上也算是相对蛮荒的地区,发展较晚,直到现在,岛内的经济水平、消费水平跟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因为中国游客和中国资本的大量进入,其经济增速已经跃居韩国第一。

“世界环保首都”的招商底线endprint

济州能源公社社长车宇镇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2012年,韩国政府做了一个《济州宣言》,要把济州打造成“世界环境首都”。“当时,是有来自100多个国家、两万人参加的世界环保总会在济洲岛举办,大家都对济州岛的环境表示认可。这里不仅很清洁,也有珍贵的自然遗产、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世界级的地质公园。所以,政府下了很大决心要将这里的环境保护好。”

车宇镇说,为了将污染降到最低,2013年开始,政府开始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引进电动车逐步取代化石燃料的汽车,并在岛上建了70个充电站。目前济州岛上的35万辆化石燃料汽车,大约一半烧汽油,一半烧煤气,政府计划到2030年之前,将所有在济洲岛上行驶的汽车,全部更替为电动车。

另外,因为济州岛的风特别大,所以这里成为韩国发展新能源的主战场。

韩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开始,所有传统能源企业,所发的电量中必须有2%的比重是可再生能源,或是风能,或是太阳能。此后每年,这个幅度要增加0.5个百分点,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增幅要达到1个百分点。到了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要占到电力总量的10%。如果电力企业不达标将被罚款,比如说2013年,传统电厂被罚的总额达到了210亿韩元。

在这种情况下,济州岛的风电成为了可以卖给传统能源企业的“指标”。两家刚刚起步的风电厂,年收益能达到3000万美元。“到2030年,济州岛的风能发电将达到2350MW,而岛内只能用65%左右,剩下来的部分就卖给内地。”车宇镇说,“到那个时候,济州岛已经完全实现了零排放。成为全世界的环保样板。”

瞄准了济州岛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有对中国人优惠的签证及投资移民条件,中国的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开始进军济州市场。这与他们在海南岛“圈地”的初衷有类似。从济州机场入关,迎面就是绿地集团的巨幅广告——是用汉字写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济州岛会不会重蹈海南等地的覆辙,大量优质土地,尤其是海岸线土地,过量地开发入住率极低的商业楼盘?会不会引来炒房团,哄抬当地房价甚至吹起地产泡沫?近两年,随着济州放低门槛吸引中资,济州岛当地一些居民开始担心房价上涨过快。

然而,包括车宇镇在内的多名韩国官员、专家都表示无需过分担心。他们的理由是,中资涌入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是当地健全的法律和政策可以控制,能够及时纠正不良苗头。

对于中国的很多大企业而言,在韩国拿地基本上不存在空手套白狼和囤积居奇的可能。而韩国又有较高的房产税和物业费,所以炒房团的投资本身也会有风险。

韩国的官员监管起投资者来,会很不留情。比如,2014年6月刚刚当选济州道道府知事的元喜龙上任伊始就叫停了多个中资地产项目。他毫不客气地对当地媒体说:济州欢迎健康的中国资本,但坚决反对投机性的中国资本。他还表示,要大幅提高外国人在济洲岛置业的门槛。

海南岛将着力调整

中国旅游地理的创始人之一,原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杨冠雄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海南作为风景名胜区,应该做旅游的开发。假‘旅游地产之名来卖房产,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他认为,目前海南岛的旅游牌还没有很好地打出去,一说搞旅游开发,就是山边海边到处盖房子,而其他的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的,都没有跟上。很多投资者抱着捞一把的心态来,并不是想要长久地经营这里的优质资源。

“大陆游客去台湾,可以玩十天八天。但是很多游客来海南,三两天就没得玩了。”他说,“这是优质资源的低等利用。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影响了景观。”

杨冠雄曾任海南省国土环境厅副厅长,分管地矿,退休后依然参与了海南多个开发项目的评审。他告诉本刊记者,有不少地方官员和企业家都比较有想法,也尊重自然,尊重科学。但让他感到痛心的是,依然存在急功近利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着破坏式的开发,稍微有点名气和价值的地方,就要赶紧卖地盖房子,留下很多后患。

海南岛的中部地区,从功能区划上来说,是作为生态屏障和自然保护的限制开发区,但是,本刊记者发现,大量开山毁林的楼盘建设并没有停止。

在保亭县三道镇国家5A级景区呀诺达雨林山门旁,几百亩名为“那香山”的别墅群削开了一整片山林,售楼处高耸的建筑和巨幅的宣传画对呀诺达景区门庭形成半包之势,将一个国家级景区变成了楼盘的活广告。

本刊记者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房地产开发是违背最初的规划的,但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下,谁也没能拦得住。别墅均价4万元每平米。而附近的农垦单位在如此诱人的房价鼓动下,大面积地建起了“职工小区”,实际上也在招徕全国各地的顾客。本刊记者发现,这些小区的建筑档次、配套设施都较差,价格也只有几千元一平方米,但已有不少来自东北的老年人购房入住。

在崖城等地,本刊记者发现,大片农垦单位的土地上,密集地建起了住宅小区,便宜的甚至只卖两三千元一平方米,有的楼和楼之间近得连窗户都难以打开。有的小区私拉乱接电线,或者自己用发电机发电;有的小区没有正常的排水系统,污水横流。

这些在多数时间空无一人的房屋纷纷悬挂着彩色的广告。当地国土部门官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房子都没有正规手续,有些甚至牵涉贪腐案件。近两年来,海南省打击了大量的违法建筑,并一步步收紧土地管理。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农垦局手上的土地占据了海南省的半壁江山,且自成体系,所以造成了今天的乱象。

海南省委一位领导告诉本刊记者,海南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着力调整。所以,从2014年开始,农垦的土地全部收归地方,进行统一管理,而在以前,这些地“都在他们自己手上”,今后不能再这样。endprint

猜你喜欢
济州济州岛海南岛
1961—2020年海南岛参考作物蒸散发变化及其成因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冻人”
济州岛拟向游客收环境税
济州岛没有疫情,只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