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2014-08-22 23:51庞俊峰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4年2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中日关系考查

庞俊峰

【时事综述】

1.2013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通过了《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新版《防卫计划大纲》。这三份文件中不少内容露骨地直接把中国描述为“威胁”。

2.继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在2014年元旦安倍晋三发表新年讲话,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安倍的言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驳,外国官员和专家学者认为,安倍的行为和言论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必将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

3.2013年12月31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谈中日关系时表示,中方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对于任何挑衅行为,必将予以坚决应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愿与日本国内有良知、爱和平、重友好的人士一道,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同维护历史正义和中日关系大局。同时对于任何挑衅行为,我们必将予以坚决应对。”

4.2014年2月6日《新华日报》报道:马年春节期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流不息。大年初一至初五,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突破十万人。人们在这里缅怀历史,告慰逝者,祈祝和平。然而,就在此时,日本岛内却再次传来令人愤慨的噪音——据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3日在街头演讲中公开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表示,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知识链接】

日本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是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

日本发展历史

646年,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掌握实权,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发展起来一支崇尚军国主义的军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的侵华利益。一战期间,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成为战胜国。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企图使山东合法化;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受到英、美抑制。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中,日本企图建立东亚—太平洋共荣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军占领。日本利用各种因素,使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主要是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科技立国”的战略;但法西斯势力并未根除,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

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1.友好的古代中日关系

(1)唐朝时,中日交流密切,日本多次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日本有深远的影响,646年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2)明朝后期,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戚继光抗倭,肃清倭患。

2.敌对的近代中日关系

(1)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其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美国所排挤,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进行了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曲折前进的现代中日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2)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1972年至今,中日一直处于和平交往时期,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但中日围绕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斗争,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侵略罪行,日本扩充日本国民自卫队并参加海外军事活动,领土之争、钓鱼岛归属问题、海洋资源之争,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事务、支持“台独”等,这些也成为中日交往的主要障碍。

(4)中日关系的现状:目前双方仍处于政冷经热的时期,政治上的分歧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历史问题。2006年10月,日本新当选的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结束了两国高层5年以来互不访问的历史,双方均表示改善两国关系。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开创未来等;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正确认识中日关系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结局、影响和启示。

结局

(1)甲午中日战争。①结果:中国战败。②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政策。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①结果:中国胜利。②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加剧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

(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3)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4)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

【命题角度】

日本发展史及中日关系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永恒热点,在中考中同中美关系一样经常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必须重点掌握。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真题来看,重点有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中日关系发展史等。2014年由于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对甲午中日战争应该重点关注。

就选择题命题角度来说,中考试题会以日本的发展史、中日历史上战争、近一年来中日之间的摩擦为切入口,考查三个角度的基础知识:日本的发展史、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现代中日关系的邦交正常化。具体包括: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戚继光抗倭、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辛丑条约》、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都有可能涉及。

就非选择题等命题角度来说,解题可把握以下五个角度:

角度一:考查日本崛起的史实及对中国的启示。

角度二:以热点时事切入,考查中日关系的史实及对中日关系发展的预测。

角度三:考查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史实。

角度四:以钓鱼岛争端切入,考查海洋与海权。

角度五:考查和平与发展。

就题型来看,“中日关系”这个历史专题,有很大的历史时间跨度,又具有现实性,比较容易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就难度看,试题设计时间跨度大、综合归纳性强,注重中外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考训练时,不论采用何种新情景、新材料,都应注意把握课本知识。

【突破方法】

近几年中考关于中日关系一直是考查的长效热点。基础知识考查会有,重点难度在于非选择题的考查。做好本专题的复习可以按以下建议去做:

1.理清线索 重点掌握

在对外关系的考查中掌握中日关系的总体特点,理清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认识和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中日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美化战争、否定侵略罪行的右翼言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

复习时要把握中日关系发展中以史为鉴的问题,把握每一个阶段的主干知识,分析中日关系变化的原因,特别重视近代史中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2.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所谓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就是在复习时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某一考点时,带出与这一考点有联系的其他考点,然后相互比较,归纳复习。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这一考点时,我们顺便带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考点。把抗日战争的爆发、重要战役、结束等与二战的爆发、扩大、重要战役、结束等相结合进行整理复习,再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带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考点。这样,由中国的抗日战争这一考点着手,就把中外近代史上重要战争这一知识面复习巩固了。

3.能力提升,谈谈启示

对于中日关系变化的正确认识,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非选择题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重视。展望未来如何建立良好的中日关系呢?

第一,要加强政治互信。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再发生伤害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第二,要深化互利合作。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尤其要加强能源、环保、信息通信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第三,要扩大人员交往。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议会、政党、团体、文教、青年等方面的往来与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感情。

【试题演练】

1.“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A.西班牙 B.美国

C.日本D.法国

2.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有人认为,“把1937年之后的九一八炮声看作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战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侵华史实中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

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3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再次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 )

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 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 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在近代都曾遭受列强的入侵,可谓“同为天涯沦落人”,然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强国并开始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9世纪末,日本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两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历史性的较量。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某校展开纪念活动请你参加:

【日本历史之回忆篇】

材料一 日本政府认为,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日本的“第一次远航”,通过富国强兵,日本成为世界列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日本的“第二次远航”,通过30年的发展,日本实现了在经济上赶上欧洲的夙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开始了从经济巨人向政治大国迈进的“第三次远航”,以迎接21世纪以日本为中心的太平洋时代的到来。

(1)在日本的“第一次远航”中,日本为实现成为世界列强的梦想,做了些什么?

(2)在日本的“第二次远航”中,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日关系之温故篇】

材料二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丢人”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五年前上海“丢人”引起一二八事变,多少都捞到了好处。

(3)材料二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4)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中日关系之现实篇】

材料四 京华时报日本时事通讯社2014年2月4日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3日在街头演讲中公开声称,1938年蒋介石曾任意宣传“日本军实施了南京大屠杀”,但世界各国对此无视,原因在于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战后,在东京审判中,南京大屠杀如亡灵般出现,这是因为美军为了抵消自己所犯的罪。最开始说大屠杀遇难者有20万人,后又改成30万人,这毫无道理。

材料五 2013年12月14日,由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和九州日中和平友好会共同举办的“2013年度中日文化交流会”在总领馆举行。中国驻福冈总领事李天然、九州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鹿毛隆郎、福冈华侨总会会长林唯史、总领馆全体馆员和九州日中和平友好会会员等80多人参加。

(5)结合材料四、五中新闻报道,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日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A

6.(1)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工业;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巨额赔款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征服中国掠夺丰富的资源,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夺取东南亚地区,1941年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2)美国对日本进行扶植,在日本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重视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抓住机遇,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政局的稳定。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5)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中日关系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