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磁共振诊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2014-08-22 09:14王良
放射学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放射学前列腺癌磁共振

王良

·述评·

前列腺癌磁共振诊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王良

前列腺病变;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在我国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C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对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PC临床诊疗指南确定了影像学包括MRI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图1)。目前PC的影像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Mp-MRI)扫描方案的优选、PC的检出和恶性程度的无创评估、治疗疗效评估、穿刺活检引导技术以及新检查序列技术的应用。本期前列腺MRI专题文章对其中大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报道,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1 NCCN前列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4)。

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的优选

Mp-MRI是指常规序列结合功能序列的MRI扫描[2]。常规序列主要是指T1WI和T2WI,功能序列主要包括磁共振扩散加权(DWI)、磁共振波谱(MRS)、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等。高分辨力T2WI联合两个以上功能序列的Mp-MRI,可明显提高P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被认为PC最有效的检查方法[3],但T2WI联合两个以上功能序列的Mp-MRI检查时间长、费用昂贵,目前在我国难以普遍推广。因此,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临床需要对检查方案进行优选。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推荐T2WI+DWI+DCE-MRI作为PC诊断的扫描方案[3,4],但也有研究认为T2WI+DWI对PC的诊断效能仅略逊于T2WI+DWI+DCE-MRI,两种扫描方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因此,Mp-MRI中最优化组合的筛选和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前列腺肿瘤检出和恶性程度的无创评估

PC的检出和恶性程度的无创评估是PC MRI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定量参数具有恒定性,可以进行同一患者自身内、不同患者间及不同研究中心间的比较,便于诊断标准的制定和保证诊断的准确、客观。目前,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是我国评估PC分化程度和预后情况的一种主要根据。但是,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更难以作为长期检测的方法。DWI的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MRS(胆碱+肌酐)/枸橼酸盐比值(CC/C)、DCE-MRI的定量参数等在PC的诊断价值研究及其与PC 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也是PC影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认为,ADC值、CC/C在PC的诊断中都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ADC值、CC/C与PC的Gleason分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6-8]。DCE-MRI的定量参数对P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9],但其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尚存在分歧[7,9,10]。总之,MRI能够定量诊断PC,使PC Gleason分级的无创评估成为可能,其是否能够代替穿刺活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前列腺瘤治疗疗效评估

当前的肿瘤疗效评价体系仍以瘤体体积的改变为主要评价指标,滞后于肿瘤细胞坏死、血管闭锁、凋亡等功能性改变。如何在早期准确评估PC治疗的疗效,避免无效的过度治疗,对防止无效治疗对患者健康的损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MRI对PC治疗后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尤其是PC放疗后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灶的检测[11]。

PC穿刺活检引导技术

当前,PC活检穿刺多数是在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引导下进行的系统性穿刺,但TRUS介导下系统性穿刺活检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特别是移行带PC。由于MRI较超声能更好地检出和定位病灶,MRI介导下PC活检穿刺技术发展迅速,包括新的MRI引导的穿刺活检设备[13]、MRI超声融合技术引导的穿刺活检[14]等。与TRUS引导的系统性穿刺活检相比,MRI引导的靶向穿刺活检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

前列腺扫描序列的应用

新的扫描序列不断应用于临床,如GE公司的高分辨力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Siemens公司的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等。这些最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在PC诊断中的报道甚少,在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前列腺MRI专题简评

本期“前列腺MRI”专题为我们提供了8篇内容新颖、创新性强的优秀文章,汇集了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较为前沿的研究,重点探讨PC的MRI诊断。

本期专题中叶锦棠和张晓东等分别探索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序列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序列鉴别PC癌区和非癌区的价值,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序列的定量指标在PC癌区和非癌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VIM和ASL能够评价组织微循环功能,尤其适用于不能使用对比剂的可疑PC患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l antigen,PSA)是PC监测治疗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但PSA并不是PC的特异性标记物,多种因素可引起PSA的升高,因此单纯的PSA检查会影响治疗评估的准确性。刘会佳等研究了DWI对PC的疗效监测效果,研究表明PC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SA均呈负相关。PSA结合ADC值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PC疗效。

刘会佳等和景国东等各自探讨了DCE-MRI定量指标诊断PC及PC Gleason评估的价值,他们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刘会佳等研究认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及Kep值在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癌区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景国东等的研究认为在PC癌区与非癌区Ktrans、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区的Ktrans、Kep、Ve值与Gleason评分也无明显相关性。两项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样本的个体差异及MRI设备等因素造成的。DCE-MRI定量指标诊断PC及PC Gleason评估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及循证医学的研究。

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nonspecific granulomatous prostatitis,NSGP)临床中较为少见,易与PC相混淆,鉴别困难。本期专题中李亮等研究了NSGP的MRI表现,认为DCE-MRI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其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NSGP MRI表现的认识,帮助鉴别PC与NSGP。

传统的单次激发扩散加权成像对P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存在分辨力低、伪影多、变形严重等不足。本期专题中闵祥德等探讨了一种新的高分辨力DWI在前列腺中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DWI相比,高分辨力DWI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更有利于前列腺病变的显示。

此外,分子影像学应用影像技术在生物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为P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魏超刚等综述了PC基因治疗及Mp-MRI研究进展,介绍了与PC基因治疗的结合应用。超极化碳-13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癌的首个临床实验已经完成[15]。快速发展的MRI/PET可能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靶向治疗做出贡献[16]。

总之,MRI在PC个体化诊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许多患者从中受益。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MRI将会在PC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疗效评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for Prostate Cancer:Version 1.2014.Available http://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penile.pdf. Accessed April 20,2014

[2]Habchi H,Bratan F,Paye A,et al.Value of prostate 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predicting biopsy results in first or repeat biopsy[J].Clin Radiol,2014,69(3):e120-128.

[3]Barentsz JO,Richenberg J,Clements R,et al.ESUR prostate MR guidelines 2012[J].Eur Radiol,2012,22(4):746-757.

[4]邓明,王良,胡道予,等.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指南(PI-RADS)解读及典型病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3,28(10):998-1001.

[5]沈钧康,赵文露,杨毅,等.1.5T MRI功能成像序列联合T2WI对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38-42.

[6]Kitajima K,Takahashi S,Ueno Y,et al.Do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obtained using high b-values with a 3T MRI correlate better than a 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guided biopsy with true Gleason scores obtained from radical prostatectomy specimens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J].Eur J Radiol,2013,82(8):1219-1226.

[7]Oto A,Yang C,Kayhan A,et al.Diffusion-weighted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of prostate cancer:correlation of quantitative MR parameters with Gleason score and tumor angiogenesis[J].AJR,2011,197(6):1382-1390.

[8]Kobus T,Hambrock T,Hulsbergen-Van de Kaa CA,et al.In vivo assessment of prostate cancer aggressivenes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at 3T with an endorectal coil[J].Eur Urol,2011,60(5):1074-1080.

[9]李春媚,陈敏,李飒英,等.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50-54.

[10]李鹏,杨文君,陈志强,等.3.0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583-1586.

[11]Wang H,Fei B.Diffusion-weighted MRI for monitoring tumor response to photodynamic therapy[J].J Magn Reson Imaging,2010,32(2):409-417.

[12]Puech P,Sufana-Iancu A,Renard B,et al.Prostate MRI:can we do without DCE sequences in 2013?[J].Diagn Interv Imaging,2013,94(12):1299-1311.

[13]Song SE,Hata N,Iordachita I,et al.A workspace-orientated needle-guiding robot for 3T MRI-guided transperineal prostate intervention:evaluation of in-bore workspace and MRI compatibility[J].Int J Med Robot,2013,9(1):67-74.

[14]Yacoub JH,Verma S,Moulton JS,et al.Imaging-guided prostate biopsy:conventional and emerging techniques[J].Radiographics,2012,32(3):819-837.

[15]Kurhanewicz J,Vigneron DB,Brindle K,et al.Analysis of cancer metabolism by imaging hyperpolarized nuclei:prospects for translation to clinical research[J].Neoplasia,2011,13(2):81-97.

[16]Judenhofer MS,Cherry SR.Applications for preclinical PET/MRI[J].Semin Nucl Med,2013,43(1):19-29.

《放射学实践》(英文稿)稿约

《放射学实践》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与德国合办的全国性影像学学术期刊,由国内著名影像专家郭俊渊教授担任主编,创刊至今已28周年。本刊坚持服务广大医学影像医务人员的办刊方向,关注国内外影像医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全面介绍X线、CT、磁共振、介入放射及放射治疗、超声诊断、核医学、影像技术学等医学影像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受到广大影像医师的普遍喜爱。

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2012年始本刊拟在英文专栏刊发全英文文稿。

1.文稿应具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点鲜明,资料可靠,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打印工整。

2.本刊实行盲法审稿,来稿附上英文稿一份,中文对照稿两份(用小4号字、1.5倍行距打印),文稿中不出现任何有关作者本人的信息。另纸打印一份中英文对照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应准确、规范、完整)及邮政编码。如系2个单位及以上者,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阿拉伯数字角码,按序将单位名称写于作者下方。并注明第一作者的性别,职称及第一作者或联系人的电话号码,E-mail地址。

3.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证明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未一稿两投等项。

4.论著采用叙述式摘要。关键词一般3~5个,请采用最新版的MeSH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MeSH词表中无该词时,方可用习用的自由词。使用缩略语时,应在文中首次出现处写明中、英文全称。

5.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序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数据不多、栏目过繁、文字过多者均不宜列表。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6.线条图应另纸描绘,全图外廓以矩形为宜,高宽比例约为5∶7,避免过于扁宽或狭长。照片图须清晰,像素高,层次分明,图题及图解说明清楚。

7.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文献为主,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 (请作者在文章发表前提供PubMed等数据库的所含文献页面)。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私人通讯等勿作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编号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角注。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王良,男,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腹部影像学诊断工作。

R737.25; R445.2

A

1000-0313(2014)05-0466-03

2014-04-25)

猜你喜欢
放射学前列腺癌磁共振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