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同质化背景下辽宁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8-24 03:33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术大学生体育

宋 强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文化同质化背景下辽宁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宋 强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高校;武术运动;传承现状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重功能于一身。武术文化的传承有多种途径和形式,如大众传播、体育社会组织、武术竞赛与表演、学校教育等。其中,学校教育是武术文化传承最基本的途径,“无论是何种文化的传承,都要以人对文化的理解为中介。人对文化的理解则需要教育,教育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社会通过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文化藉助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1]。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也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和异族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冲击,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文化认同危机[2]。大学生是新生代的知识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对武术文化的喜好,以及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可和领悟对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武术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承载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因此,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剖析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现状,探寻高校武术运动发展对策意义重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鞍山市共21所普通高校及在校大学生,就高校武术运动开展及教育传承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高校21份,大学生643份。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先期选取大连市5所高校及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周后重测。《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调查表》和《辽宁省大学生武术参与现状调查表》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9563和0.8854。问卷编制过程中反复咨询武术教育专家和高校资深武术教师的意见,根据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修订,问卷内容设计合理具有较高效度。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课程开设情况

本课题共调查了辽宁省21所普通高校,其中20所高校开设武术课,占95.2%;1所高校不开武术课,主要原因是没有武术专项教师。开设武术课程的20所高校武术教学时数最多72学时,最少8学时,高校间差异显著。16所高校武术教学中安排理论课,讲授内容主要包含武术起源、武术发展、武术内容分类规则、武术裁判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知识、武术常识及武德、武术健身理论等武术相关理论知识; 4所高校不安排理论课,原因主要包括武术教学课时少,计划里没有安排,学生对理论没兴趣。中华传统武术讲求修身养性,武术理论是武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总体看来,80%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安排理论课说明大多数武术课教师能够遵循武术教学规律,尊重武术文化传承。

21所高校中有11所开设了武术普修课;17所开设了武术选项课;其中10所高校既有武术普修课,也有武术选项课。武术普修课开课时间都在大学一、二年级;普修课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太极拳、初级刀、剑、三路长拳等。武术选项课的开课时间各学校情况不同,有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也有三、四年级开设,还有一至四年级都开设;选项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太极拳、剑术、长拳、竞赛套路、女子防身术等。大多数高校在开设武术课时采用武术选项课的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意识强的特点。

2.2 武术教学师资力量

21所高校体育教师共计552人,其中武术专项教师43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7.8%。66.6%的高校仅有1到2名武术专项教师,还有1所高校没有武术专项教师。43名武术专项教师年龄状况: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1.6岁;性别状况:男教师32人,占74.4%;女教师11人,占25.6%;职称状况:助教4人;讲师16人;副教授21人;教授2人。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65岁的这名教师虽早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由于一直没有年轻的武术专项教师顶上来,退休后学校不得不返聘其继续承担武术课教学任务。平均年龄为41.6岁应该说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性别比例男教师偏多稍显失衡,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武术专项教师群体的总数太少一定程度影响上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职称结构的代表性。

数据显示,认为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技能与知识方面的培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高校有18所,占85.8%,说明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学负责人能够认识到在职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2所高校认为培训没必要;1所高校对相关培训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职学习进修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单纯依靠引进武术专项人才远不如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技能与知识方面的专项培训更为行之有效。高校武术教学中非武术专业或者武术专业水平不高的教师,本身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有限,单纯的技能教授必然会削减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甚至对武术课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有必要通过继续教育提升武术任课教师综合素质,加深传统武术文化底蕴。

2.3 课外武术活动开展情况

武术学习并不仅限于体育课,课外武术活动也是学习武术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显示,9所高校课余有武术活动内容,占42.9%。课外武术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太极拳、武术基本功及套路练习、武术协会活动等。具有本校特色武术活动主要有运动会上的武术表演和武术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有课外武术活动内容的高校比例不到半数,说明目前武术运动在高校课余时间的习练普及程度并不高,而运动会上的武术表演和武术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对普通大学生也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总体看来目前辽宁省高校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

17所高校有武术社团,占81.0%。社团数量多为1至3个,武术社团的规模一般在20人至200人之间。武术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一般归校学生会或校团委管理,部分社团活动时会有体育教师指导,但多为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社团是高校中各类项目开展活动的载体,也是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武术社团,说明在高校中还是不缺乏对武术运动充满热忱的学子,他们在学校里具备传播武术文化的潜力,关键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一项体育运动是否有学校代表队一定程度能够反映该运动项目在学校中的受重视程度。共5所高校有武术代表队,占23.8%。3所坚持常年训练。2所平日不训练,只在比赛前训练。虽然有武术代表队的学校数量不多,但考虑到学校武术代表队参加的多是校外比赛,与高校武术教学关系并不紧密,多数高校没有武术代表队也在情理之中。与学校武术代表队不同,高校内是否举办武术比赛,不仅能反映校内的武术竞技水平,也能反映出校内武术普及程度。调查显示,只有1所高校经常举行武术比赛,占4.8%;7所高校不定期举行武术比赛,占33.3%;有13所高校从未组织过武术比赛,占61.9%。缺少各式各样比赛的交流很难激发大学生的武术习练热情。

2.4 大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与态度

643名大学生样本基本信息为:男生286人,占44.5%;女生357人,占55.5。大一学生375人,占58.3%;大二学生191人,占29.6%;大三学生38人,占5.9%;大四学生32人,占5.0%;研究生7人,占1.1%。

被调查大学生对武术运动清楚了解的有16人,占2.5%;大概了解的有189人,占29.4%;模糊了解的有327人,占50.8%;基本不了解的有111人,占17.3%。选择对武术运动清楚了解和大概了解的学生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反映出高校武术运动群众基础薄弱。表1数据显示,大学生以电影电视为途径获得武术知识和了解武术的人数为429人,占66.7%,与其它武术知识获取途径相比占绝对优势。

表1 大学生武术知识获取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表2数据显示,半数大学生对武术运动有一定的兴趣,而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的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如能善加引导,大学生群体将是参与武术运动习练和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喜欢武术的主要原因有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武术运动帅气有观赏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习练武术能够修身养性等等;不喜欢武术的主要原因有对武术没兴趣,感觉武术枯燥、难度大、不好玩;大学生选择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有不了解武术运动,对武术没兴趣,感觉武术不实用。

表2 大学生对武术运动喜好

2.5 武术文化传承意识

2.5.1 高校体育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

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武术教学具有高度的指导作用。增进健康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有14所高校体育教学负责人选择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武术教学的第一目标,占66.7%;武术传统文化教育:如武术理念、武德培养等属于武术专项教学目标,有5所高校教师将其选为武术教学的第一目标,占23.8%;有2所高校教师选择将武术技艺传授作为武术教学的第一目标,占9.5%。武术技艺传授是武术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武术技艺只是武术文化的载体,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多体现在武术的深远文化内涵中,如果把单纯的武术技艺传授选为武术教学的第一目标有待商榷。

表3 武术教学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武术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武术教学肩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表3数据显示,合计17所高校体育教学负责人认为武术教学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用很大和有作用,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认同度较高。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对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的武术文化传承功能发挥情况进行调查,表4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负责人认为武术教学对武术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不够或没有发挥,如何有效发挥武术教学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功能值得高校武术教师认真反思。

表4 武术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

2.5.2 大学生武术文化传承意识

跆拳道是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的韩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武术运动有相似之处。问卷中设计如果必须从跆拳道和武术中选一项,306人选择跆拳道,占47.6%;337人选择武术,占52.4%。选择武术的大学生人数仅略多于选择跆拳道的大学生人数,可见中国传统武术在年轻一代人心中的地位正面临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选择武术的大学生给出的主要原因有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博大精深;选择跆拳道的大学生主要原因有跆拳道简单实用,流行时尚,不了解武术。

表5数据显示,最吸引大学生的武术价值或作用依次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陶冶性情,传承文化和其它价值或作用。只有69人认同传承文化是最吸引他们的武术价值和作用,仅占调查总数的10.7%,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武术传承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如何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技能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通过武术教学传递给大学生,应引起高校武术教师的重视。

表5 大学生对武术价值作用的认识

2.6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了目前辽宁省普通高校开展武术运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问题的主体归类可分为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三类。

武术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及度小。高校体育课多为选项课教学,选项课教学的班型较小,人数也较少,因此选修武术的学生总数并不多。高校武术专项师资数量缺乏,也影响到高校武术教学大面积开展。此外,部分高校大学生反映武术教学课时少、不系统,教学内容枯燥不实用。

学生参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太少,对武术兴趣不高,尤其是常规的武术基本套路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习练欲望。学生真正喜欢受欢迎的养生保健类武术项目在武术教学实践中却并没有被纳入到常规体育课程。

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武术重视程度不够,只要能保证开出武术课就可以,大多数学校没有武术代表队,也基本不举办校内武术比赛,绝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外接触武术运动的机会极少。以上问题都在无形中制约着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中的推广。

3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3.1 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

从传承武术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高度,改革与完善学校武术课程。要增加武术课程时数,扩充区域性传统武术内容;创新武术课程类型(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挖掘武术隐性课程、设置武术选项课等),满足学生对武术的多元需求;改革武术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3]。

3.2 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

武术教师是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实施者,提高武术教师队伍的武术文化修养是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关键。在职前培养阶段,应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的武术文化理论素养。对现任高校武术教师,应通过在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变当前单纯的武术技能传习为武术文化传承。

3.3 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

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需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武术课堂教学以外以高校武术社团为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余武术活动,创新学校武术活动形式和内容(如设立学校武术节或武术活动月、周;创建针对学生的普及性的武术段位制等)。在大学生中普及武术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华武术文化世代传承。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52

[2] 王柏利.文化认同视域下学校武术教育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3):8-10

[3] 何敏学,宋强,姜勇.文化同质化背景下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34(4):542-543

CurrentSituationofMartialArtsEducationHeritageandSomeCountermeasuresforColleges
andUniversitiesinLiaoningProvinceundertheBackgroundofCulturalHomogenization

SONG Qiang

( Dalian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Dalian 116622,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ing, this paper analyzes curriculum setting, faculty, and extracurricular martial arts activities, sums up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ing martial arts teach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and offers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martial ar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pacting martial arts cultural heritage foundation; emphasizing on construc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er, improving teacher's awareness of martial arts cultural heritage; enriching martial arts cultural activities in campus,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martial arts cultural ident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tial arts; heritage status

2013-08-15

宋强(1978-),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BTY003)

G807

A

1007-323X(2014)02-0116-04

猜你喜欢
武术大学生体育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