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桑梓 务实创新

2014-08-26 22:46
上海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闵行区社区卫生居民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闵行区区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56年。中心总部设于水清路1099号,建筑面积12 551.86 m2,辖区面积19.53 km2,常住人口277 934人。中心员工302人,其中卫技人员245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4人。下设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综合健康保健服务。日均门诊量约2 000人次,核定床位40张,实际开放112张,床位使用率125%,在建家庭病床354张。

医院管理:以人为本铸辉煌

戮力同心谋发展

中心的发展源于卓越的管理。中心拥有一支精锐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医院管理上得心应手,业务素质上超卓不凡,为人处事上德才兼备,是产生持久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创新思路,敢于承担责任,有功不独揽,有过不推诿。在重大问题决策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干群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人才兴则中心兴,人才强则中心强

“人才培养”是社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心除了鼓励和激励医护人员参加国家和本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外,还建立专项培训基金,每年都按计划选送人员去国内外培训。目前,已有15人分别赴英国、美国、荷兰、丹麦、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学习。

把做好服务作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着“社区为重、患者为尊、质量为上、服务为优”的宗旨。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新建的总部大楼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和现代化气息。前台导诊、自助式挂号和收费终端、便民服务、中心呼叫、电子叫号和排队等服务系统处处彰显着中心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医务人员走居委、下社区、进家庭,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健康守护者”。中心的贴心服务,不仅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赞誉,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市卫协影像专委会工作基地”、“交通大学公共卫生教学基地”、“上海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项荣誉纷至沓来。在荣誉面前,莘卫人知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他们将一如既往的把患者满意作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赞美和认可当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动力和责任,不懈奋斗。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爱心基金”暖人心

为救助困难职工,中心设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专款专用于本院职工的爱心救助。今天,“基金”已成为职工们爱心的储备金,职工之间爱心的接力棒,为需要帮助的同事解燃眉之急,目前爱心基金已筹集145 295元,用于资助困难职工51 585元。

医疗业务:持续创新结硕果

开动信息化快车

近年来,闵行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卫生管理进行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创新机制,打造出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核心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闵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配备的“金钥匙”开动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一张小小的“黄卡”是这个健康信息系统的灵魂,它是实施居民健康信息输入、查阅和社区医生健康管理的基础。居民在接受门诊就诊、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服务时实时更新健康档案。社区医生可以在中心门诊、服务站、居委等运用系统,并能上门进行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居民也可以不进中心就能刷“黄卡”接受和维护个人健康信息。

利用信息化整合资源服务社区

在区计生委纵向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的契机下,中心借助Muse、PACS诊断中心、综合会诊中心平台、双向转诊网络平台,发挥区中心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在本中心的社区预约平台进行专家预约、大型辅助检查预约和收费,缩短了在中心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缓解了社区居民就医难的矛盾。

探索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服务模式

自2011年始,中心根据区卫计委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模式。在探索过程中,为每名全科医生引入1~2名医生助理,主要从事接受预约、日程安排、统计报表以及简单的卫生服务(慢病随访等)工作,从而让家庭医生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目前已完成家庭签约181 611人。

做实各项政府实事

自检小屋

作为区政府实事工程,2008年,中心建成居民自助健康小屋。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脂肪测定、血糖测定、血压等8个项目的自助健康检查,结果自动导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数据实时维护和更新。截止2013年自助健康小屋服务人次144 174项次。

舒缓疗护

2012年7月份始,中心作为“舒缓疗护”这一实事工程的试点单位之一,积极落实该项工作。截止目前,中心共评估227人,病房收治患者131人,住院患者平均住院29.6 d ,人均床日费用113.4元,住院床日药费42.74元。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

2013年8月1日起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试点工作在本市杨浦、闵行、浦东新区的6个街镇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上海市试点单位之一,中心在闵行区政府、区卫计委、区人保局及莘庄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积极落实推进此项工作。截止至2014年3月底,中心确认评估信息164人,已评估成功144人,其中,中、重度患者57人,20人正在评估中。

技术创造优势,创新成就未来

通过“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肿瘤防治”等系统模块的应用,将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做实”了。社区医生通过门诊、居委访视、上门随访等形式,对疾病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增加了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推迟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管理由原先的被动上报转变为主动发现。

关爱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中心为方便社区居民,优化就医流程,开展网上预约、网上付费,居民可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在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中增添了短信提醒功能,开通了接种前告知,过时后催访,停诊前通知等温馨提示服务,于细节处彰显出中心对社区居民的人性化关爱。

开拓进取,追求卓越,探索科、教、研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

2011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和中心商定建立“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基地成立后,中心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及立项多项科研课题,并积极推广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适宜技术,其中建立诊室血压测量及传输技术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中心还推广家庭血压测量,探索建立高血压患者血压远程监控及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推进了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社区监测管理项目,该项目对探索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意义重大。

主任风采

这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人;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一个不畏艰难、不知疲倦的人;一个为了医疗卫生事业舍得一切、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时代强者;一个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卫生事业忙碌奔波的人;一个在三十几年的社区卫生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意识和真抓实干魄力的人;一个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超越的精神在社区卫生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佳绩的人,他就是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孙君雷。他身兼多职: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莘庄镇敬老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社区健康管理基地理事、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理事、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影像专委会主任、上海市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主任、四届镇人大代表,一届镇党代表和一届区党代表。他多次受到表彰,曾被授予2004年度闵行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度“闵行区卫生系统优秀个人”称号、2010年闵行区“记大功”奖励、2011年闵行区“记功”奖励。

他这样说着他的经历:这么多年走下来,如果你问我,支持我的是什么,我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我想告诉你:是百姓的重托,是领导的信任和我可爱的团队。

春风化雨、浓情厚爱。如今,在莘庄27万百姓的心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驿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莘卫人与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在一起,穿上一身白衣,如同捧起一部法典,以一颗颗赤诚之心吐哺百姓、回报社会,岁月洗尽历史铅华,一路走来他们与爱同行!

(收稿日期:2014-04-15)

猜你喜欢
闵行区社区卫生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分析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你睡得香吗?
社区卫生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