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者无畏

2014-08-27 11:59罗日荣
文史春秋 2014年6期
关键词:李世民京城公主

罗日荣

心底有私丧原则,心底无私天地宽。

侯君集是唐朝李世民的爱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灭高昌国时,仗着自己功高盖世,擅作主张任用官员,甚至在打仗的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看到领军主帅如此目无国法,手下将士也是竞相偷盗,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有的强抢民女,有的贪污受贿,有的无恶不作,对此,侯君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侯君集这样纵容下属,原因就在于心中有畏,怕自己被下属检举揭发。当然,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侯君集实在是太腐败了,就有人对他进行弹劾,唐太宗李世民遂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拿入狱中。

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无惧。与这个即使是官职小的人也足以让他投鼠忌器的侯君集不同,有人敢于犯颜直谏。唐懿宗时期有个宰相叫刘瞻,虽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自己从来不贪污腐败、不以势压人,办事秉公,待人以诚,深得朝臣们的拥戴和皇帝的信任。

咸通十一年(871年)八月,唐懿宗的宝贝女儿同昌公主夭亡,懿宗皇帝因爱女病死而迁怒于医官,将太医韩宗召、康仲殷等捕之下狱,滥杀医官20多人,并收捕其家族300多人。即使这样,唐懿宗仍不解恨,还想大开杀戒,甚至失去理智地物色宫娥彩女为同昌公主殉葬。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在此非常时刻,生性耿直的刘瞻密召谏官们商议,指示他们上疏抗争,但众谏官面面相觑,无敢极言者。刘瞻忧心如焚,寝食不安,最后,挥笔疾书,连夜赶写了一封奏章,亲自上疏固争。他说:“修短之期,人之定分……纵劭等诊疗之时,惟求疾愈,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今械系老幼三百余人,物议沸腾,道路嗟叹……伏愿少回圣虑,宽释系者。”(《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然而,懿宗哪里听得进去,立时便拉下脸来,刘瞻不顾,仍据理力争。懿宗大怒,把刘瞻贬到了离京都万里之遥的■州(今越南义安一带)为司户参军。

刘瞻一生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秉公执法,他是一个无私之人,无私者自然无畏,为救无辜性命而冒死直谏,虽然获罪被贬,但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行为却为人民所铭记。懿宗死后僖宗即位,为刘瞻平反,官复原职。百姓们听说这位贤相又要回长安了,无不欢欣鼓舞,加额以庆,并准备在刘瞻到京城之时凑钱请百戏来迎接这位贤相。这本来是件多么荣耀风光的事呀,但刘瞻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回避了这一别人求之不得的殊荣。

猜你喜欢
李世民京城公主
李世民的苦心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关于辽上京城营建的几点浅见
小公主
京城:请听雕塑家进言
李世民军事谋略思想反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