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工程景观设计研究

2014-08-27 13:26沈济芳
中华建设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绿化

沈济芳

【摘 要】 文章就沿江城市的城市防洪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研究,提出城市防洪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其具备防洪功能,还要考虑与旧城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并以上虞城防景观公园为例加以佐证。

【关键词】 防洪工程;景观设计;绿化

The Research of Urban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Landscape Design

Shen Ji-fang

(Zhejiang dison garden company limited ShaoxingZhejiang 312300) 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ve studied on urban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presents that landscape design not only requires the function of flood control, but also with urban renewal, city road, greening, landscaping, tourism development, etc. Then, take Shangyu landscape park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Landscape design;Greening

1. 引言

(1)“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使人类更加便利地获取到了生命之源。滨水地带是人类最初的栖息地,世界上多数知名城市和建筑,均有水的孕育和滋养。

(2)然而,为了防洪需要,许多沿江城市纷纷修筑堤防。目前的城市防洪工程,一般多呈线性构造,3m左右高的混凝土或浆砌石墙堤,隔绝了城市与江面的联系。江堤与城市道路之间可用地范围狭窄,现有绿化和景观建筑设施极少,可以说是无景可看,无水可赏,无荫可凉。江堤沿城市一侧多设沿江路,沿路都是近数十年建起的五六层建筑,相互紧靠,建筑风格极其凌乱,没有个性鲜明的标志性建筑,城市沿江轮廓线平淡单调,缺少层次变化。

(3)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这种防洪工程旧有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江岸的景观也不能被市民接受。新型城市防洪工程不仅要求其具备防洪功能,还要考虑与旧城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既要保证防洪安全,又要综合整治水环境、营造水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园林化、休闲化是必然之路。

2. 城市防洪工程景观设计原则

2.1 保障城市安全。

作为防洪工程,不管如何改变其外在形象,其首要功能仍是确保城市不受洪水泛滥的威胁,城市居民生命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利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对洪水进行引导,加强河势演变检测,加强航道管制和坍岸整治,尊重河流自身规律是每一个沿江城市必须做到的。故而对防洪工程的景观设计,必须保证在其对防汛功能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2 尊重自然规律。

在保障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下,设计应当尊重沿江地带时间与空间变化的自然过程。这包括尊重河流廊道纵向连续性特点,在区域内保证原生植被覆盖的连续性,保护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尊重洪水,尊重河流动态的变化过程。设计需要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洪水预留一定的场所,利用自然植被基底缓解洪水的流速,降低洪水的侵蚀程度。

2.3 多目标兼顾。

新型防洪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如水利、交通运输、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这就决定了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多目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和发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来综合分析。

2.4 坚持服务社会、公共利用。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功能开发的社会化管理。沿江景观带是一个良性的城市资产,统一开发,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便于进行统一管理。二是使用的社会化,城市防洪工程的景观设计应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提升整体市民身心健康,以及人性化关怀的社会主题。

2.5 突出城市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每一个沿江河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魅力和历史。在中国古代,由于陆地交通的不发达,水路交通一直占领主导的地位。所以一个河流的历史就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她的变化、改道,她的故事,她的传说,都让整座城都变得绚烂多彩。故而城市防洪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突出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特色与魅力,为市民丰富的休闲活动提供最佳去处,与此同时也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对于城市的热爱。

3. 城市防洪工程景观设计范例

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在城市防洪工程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沿着穿城而过的曹娥江两岸,上虞城防景观公园已成为上虞城区最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以上虞城防景观公园为例,阐述下城市防洪工程景观设计方法,抛砖引玉,以作参考。

3.1 城市简介。

绍兴市上虞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绍兴市东部,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77.85万人(2012年末),辖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曹娥江自南向北纵贯上虞全境(境内长70Km)。市区段长10Km。市区主中心受右岸堤防保护,副中心受左岸堤防保护。

3.2 上虞城防景观公园。

上虞城防景观公园是一个集防洪、休闲、观赏、旅游、运动、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带。城防景观工程园林绿化总面积达66公顷,总投资约2.7亿元,2003年底开工,分五期进行,于2007年全部竣工。城防景观公园沿曹娥江缓缓拉伸,右岸为“十八里亲水型绿色文化走廊”,左岸为“十二里亲水型绿色运动走廊”,隔江相对。

3.3 右岸“十八里亲水型绿色文化走廊”。

(1)总长9.4公里,对曹娥江右岸百官铁路大桥至松厦吕家埠实施防洪堤加固和内外坡景观带建设,防洪标准百年一遇,景观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构筑了一个自然生态与上虞人文相结合,历史与文化现代文明相结合,城市防洪功能与景观观赏相结合的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十八里亲水型绿色文化长廊。景观布局突出休闲、亲水、健身功能,集文化、娱乐、观赏一体,以生态、自然的绿化、亮化作为铺垫,融入了虞舜文化,同时以上虞乡贤和上虞名人的雕像为题的一个疏林草地景观,以历代名人咏曹娥江的故事为背景,雕刻展示在防洪堤上。

(2)植物配置根据上虞市气候特点,尊重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形成一年四季有花,四季常绿。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形式多样的自然景观空间;同时植物配置根据因地适宜、因时适宜、因材适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功能上的实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

3.4 左岸“十二里亲水型绿色运动长廊”。

(1)总长6.066公里,起自曹娥江老坝底,止于光明小丘,包括城防四期、五期。景观绿化工程起自铁路大桥,止于三环大桥,长3.13公里,面积约33万平方米。从保证防洪堤加固安全和维护流域的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构成了一个自然与城市,〖LL〗生态与人文整合统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亲水型绿色运动长廊,是从事体育活动,科学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景观带布局结合城防堤轴线,并综合考虑江道保滩线和江滨西路城市干道和用地规划,将景观带自南而北依次分为四大景观功能区,即江滨休闲区、欢乐健康区、体育运动区、森林公园区,使整个运动公园由南而北形成不同风格的绿色空间。

(2)在植物配置方面,遵循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地适权原则,根据上虞市曹娥江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结合江边小气候,选取深根,抗风植物,树冠整齐,主干端正,姿态优美,适应性强的耐水性植物为主,形成乔灌木植物林,为体育锻炼人员与游赏人员创造良好的植物生态环境。

4. 结语

城市沿江风光带属于集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以及文化风貌于一身的重要地段,反映了城市的特色之处。城市防洪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其具备防洪功能,还要考虑与旧城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沿江地带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斌. 广西沿江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 路毅.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3] 陶然.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9:263~264.

[4] 刘滨谊等著.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 (日)河川治理中心编,苏利英译.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5-22-797

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绿化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訾付业:打造首都绿化“豫商第一品牌”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