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合理布局中的灰色分析方法

2014-08-28 11:10严明建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3期

严明建等

摘要:针对传统品种布局仅以产量为惟一指标的局限性,采用作物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对重庆市2010-2011年区域试验汇总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优481在万州、潼南、永川三区、县适应性较好,在以上生态区域推广应用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广占63S/R2010较适生态区域为丰都、梁平。对灰色布局、方法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稻品种;生态区域;灰色布局

中图分类号:S11+7;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3-2986-03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Rice Varieties by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YAN Ming-jian1,L?譈 Zhi-wen1,HU Jing-tao1,HUANG Wen-zhang1,LEI Shu-fan1,HUANG Cheng-zhi1,PU Yun-sheng2

(1.Th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ito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4155, China;

2.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in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4155, 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 of regional test of 2010-2011 was analyzed by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 of Wanyou 481 was more obvious in Wanzhou, Tongnan, Yongchuan; The best ecological areas of Guangzhan 63S/R2010 was Fengdu and Liangping. The feasibility and pro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were disscused.

Key words: rice variety; ecological areas; the gray arrangement

不同生态区不仅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产量影响大,而且对相应的性状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中部分性状如不同海拔区对生育时期、感病区域对品种的抗病特性、高海拔区域对品种的分蘖成穗等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品种布局上仅以产量为惟一指标进行划分,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不具有科学性[1,2]。为了克服传统品种布局仅考虑产量一个性状的局限性,采用作物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对重庆市2010—2011年区域试验汇总结果进行了研究,以便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内容

试验资料来自2010-2011年重庆市区域试验汇总结果。参试品种12个(重稻35、重稻87、奥农优1-28、农优8号、奥农优1-26、万优481、三峡优66、赣香A/R607、金穗27、20253/20638、广占63S/R2010、中优596),试验分布在7个区县(万州、潼南县、永川区、秀山县、丰都县、梁平县、南川区),考察性状共10个(分蘖率、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生育时期、株高、穗长、产量)。

1.2 分析方法

采用作物品种灰色布局方法[3],对试验资料进行运算与分析。

1.2.1 构造各性状效果测度矩阵 R(k)对于“越大越好”的性状,采用上限效果测度;对于“越小越好”的性状,采用下限效果测度:

上限效果测度:rij(k)=Xij(k)/max[Xxij(k)] i=1,2,…,n;j=1,2,…,m;k=1,2,…,I) (1)

下限效果测度:rij(k)=min[Xij(k)]/Xij(k) i=1,2,…,n;j=1,2,…,m;k=1,2,…,I) (2)

式中,Xij(k)指第i个品种第j个试点第k个性状的试验观察值;max[Xij(k)]指第k个性状所有品种所有试点观察值的最大值;min[Xij(k)]指第k个性状所有品种所有试点观察值的最小值。

1.2.2 权重(W)的确定 根据实际经验,对10个考察性状权重进行分解。根据生产实际,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穗长、分蘖率、穗实粒数、全生育期、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权重分别为0.10、0.06、0.03、0.02、0.04、0.10、0.10、0.05、0.10、0.40。

1.2.3 构建各性状加权效果测度值矩阵RW

RW=R(k)·W (3)

1.2.4 求各性状加权效果测度补值向量矩阵 设rij(k)为第 i个品种第j个试点第 k个性状的加权效果测度值,则其补值向量为=1-rij(k) (4)

1.2.5 计算各品种各试点各性状加权效果测度补值向量与中心(原点)的距离ρij

ρij=[( )2+( )2+…+( )2]1/2 (5)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寻求品种最优布局,作出品种布局决策,确定品种适宜推广生态类型区。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在区域试验中10个性状ρij的计算

采用上述原理与方法,对2010—2011年重庆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12个品种7个试点10个性状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品种各试点10个性状加权效果测度补值向量与原点(中心)的距离ρij(表1)。

2.2 不同品种灰色布局分析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原点(中心)是指 10个性状的理想状态,因此,表 1中数据越小,说明某品种各性状与理想状态越接近,则该品种越适应相应的生态类型区。表2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试点平均产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态区适宜推广的品种及顺序。

表2结果表明,万优481在万州、潼南、永川三区、县适应性较好,在以上类型的生态区域推广应用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从海拔高度来看,更适合于低海拔地区;广占63S/R2010较适生态区域为丰都、梁平;重稻357较适生态类型为万州、南川;奥农优1-26较适区域为永川、南川、万州、秀山;三峡优66较适区域为潼南、永川、丰都。

3 讨论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传统的品种布局是以农作物最终产量为主要指标,对产量进行了无限放大,而对其他性状比较忽视,但在生产中有些性状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视的,诸如抗病性、熟性、品质等,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不同,它考虑的是多个性状,改以产量作因变量为以ρij作因变量,以多个性状为自变量,同时在性状的重要性中渗入了权重,而且权重的份量可以在生产实际中进行调节,因此分析结果更客观、合理。

3.2 应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种潜在的综合优势

区试统计是以产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平均产量高低排序,尽管这些品种从平均产量看适应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则因此而被埋没,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可克服上述缺点。从此次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奥农优1-26在永川点平均产量排名第一,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二,表明该品种在永川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不是最好;广占63S/R2010在丰都点平均产量不在前6位,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一,表明该品种在丰都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优良。

3.3 计算简单

与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分析条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点,实践证明,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指导品种布局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水稻品种要求的提高,在多点试验中如果能采用该方法将抗病性、抗虫性、品质、耐寒性、耐热性、耐肥性等性状加以考察,会使区域试验评价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瑞林,杨海燕.安麦1号适宜生态区灰色布局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润生,关 立,等.豫、冀、鲁三省谷子品种灰色布局分析[J].杂粮作物,2000,20(1):32-35.

[3] 邓聚龙.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杨春玲,关 立,等.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分析方法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异分析的联系势测验及其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1):63-65.

2.2 不同品种灰色布局分析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原点(中心)是指 10个性状的理想状态,因此,表 1中数据越小,说明某品种各性状与理想状态越接近,则该品种越适应相应的生态类型区。表2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试点平均产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态区适宜推广的品种及顺序。

表2结果表明,万优481在万州、潼南、永川三区、县适应性较好,在以上类型的生态区域推广应用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从海拔高度来看,更适合于低海拔地区;广占63S/R2010较适生态区域为丰都、梁平;重稻357较适生态类型为万州、南川;奥农优1-26较适区域为永川、南川、万州、秀山;三峡优66较适区域为潼南、永川、丰都。

3 讨论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传统的品种布局是以农作物最终产量为主要指标,对产量进行了无限放大,而对其他性状比较忽视,但在生产中有些性状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视的,诸如抗病性、熟性、品质等,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不同,它考虑的是多个性状,改以产量作因变量为以ρij作因变量,以多个性状为自变量,同时在性状的重要性中渗入了权重,而且权重的份量可以在生产实际中进行调节,因此分析结果更客观、合理。

3.2 应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种潜在的综合优势

区试统计是以产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平均产量高低排序,尽管这些品种从平均产量看适应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则因此而被埋没,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可克服上述缺点。从此次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奥农优1-26在永川点平均产量排名第一,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二,表明该品种在永川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不是最好;广占63S/R2010在丰都点平均产量不在前6位,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一,表明该品种在丰都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优良。

3.3 计算简单

与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分析条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点,实践证明,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指导品种布局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水稻品种要求的提高,在多点试验中如果能采用该方法将抗病性、抗虫性、品质、耐寒性、耐热性、耐肥性等性状加以考察,会使区域试验评价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瑞林,杨海燕.安麦1号适宜生态区灰色布局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润生,关 立,等.豫、冀、鲁三省谷子品种灰色布局分析[J].杂粮作物,2000,20(1):32-35.

[3] 邓聚龙.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杨春玲,关 立,等.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分析方法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异分析的联系势测验及其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1):63-65.

2.2 不同品种灰色布局分析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原点(中心)是指 10个性状的理想状态,因此,表 1中数据越小,说明某品种各性状与理想状态越接近,则该品种越适应相应的生态类型区。表2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试点平均产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态区适宜推广的品种及顺序。

表2结果表明,万优481在万州、潼南、永川三区、县适应性较好,在以上类型的生态区域推广应用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从海拔高度来看,更适合于低海拔地区;广占63S/R2010较适生态区域为丰都、梁平;重稻357较适生态类型为万州、南川;奥农优1-26较适区域为永川、南川、万州、秀山;三峡优66较适区域为潼南、永川、丰都。

3 讨论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传统的品种布局是以农作物最终产量为主要指标,对产量进行了无限放大,而对其他性状比较忽视,但在生产中有些性状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视的,诸如抗病性、熟性、品质等,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不同,它考虑的是多个性状,改以产量作因变量为以ρij作因变量,以多个性状为自变量,同时在性状的重要性中渗入了权重,而且权重的份量可以在生产实际中进行调节,因此分析结果更客观、合理。

3.2 应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种潜在的综合优势

区试统计是以产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平均产量高低排序,尽管这些品种从平均产量看适应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则因此而被埋没,品种灰色布局方法则可克服上述缺点。从此次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奥农优1-26在永川点平均产量排名第一,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二,表明该品种在永川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不是最好;广占63S/R2010在丰都点平均产量不在前6位,但综合分析所得ρij却排名第一,表明该品种在丰都点除产量外的其他性状表现优良。

3.3 计算简单

与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分析条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点,实践证明,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指导品种布局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水稻品种要求的提高,在多点试验中如果能采用该方法将抗病性、抗虫性、品质、耐寒性、耐热性、耐肥性等性状加以考察,会使区域试验评价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瑞林,杨海燕.安麦1号适宜生态区灰色布局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润生,关 立,等.豫、冀、鲁三省谷子品种灰色布局分析[J].杂粮作物,2000,20(1):32-35.

[3] 邓聚龙.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杨春玲,关 立,等.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分析方法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异分析的联系势测验及其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