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14-08-28 08:44王晓峰张幸福孙玉华
医学与社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慢性病高龄状况

王晓峰 张幸福,2 孙玉华,2

1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12;2黑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20

老年人健康自评是运用健康自评的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给予综合评价。健康自评较早应用于对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研究[1]。健康自评是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一种自我感觉,是对自身健康状况作出的主观评价和估计。健康自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个体根据自身的感觉,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出判断[2],因此,健康自评反映个人健康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综合了健康状态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健康自评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测量健康的方法[3]。研究表明,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状况和变化的认识,揭示了健康自评与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之间的关系[4]。老年人健康自评具有简便易得、成本低而敏感度高的特点,因此成为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常用方法。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齐齐哈尔市6个区县(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龙江县、依安县、克山县)进行问卷调查,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老年人582名,获得57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9.14%。

1.2 调查方法

采用《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养老公共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个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状况、经济状况、健康及医疗状况、精神需求与日常活动状况,共37个项目。其中,基本状况包括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是否有单独居室等;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情况和经济满意程度等;健康及医疗状况包括健康自评情况、患慢性病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体检情况等;精神需求与日常活动状况包括与子女的关系、参加文体活动情况等。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

2 结果

2.1 被调查老年人基本状况

男性占54.94%(317/577),女性占45.06%(260/577)。60-74岁的低龄老年人占85.17%,7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占14.83%。有配偶老人比例为68.22%。未上过学的比例为18.10%,小学文化程度为34.48%,中学为25.34%,高中为11.03%,大专及以上为11.03%。居住在市区的比例为66.72%,居住在农村的为33.28%。经济满意度状况,很不满意5.02%,不满意14.01%,一般45.85%,满意26.30%,很满意8.82%。

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将健康自评分为4个等级:不好、一般、好、很好。结果表明,被调查老年人健康自评主要集中在“好”和“一般”上,分别占33.10%和33.97%,但健康自评为“不好”的比例占到了被调查老年人的近1/10,见表1。

表1 被调查老人健康自评情况

2.2 不同社会经济特征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

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与其社会经济特征有关,调查的老年人主要社会经济特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满意度、体检情况、医保情况、与家庭成员关系、是否有单独居室以及是否参加文体活动等。结果见表2。

2.3 不同健康特征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

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情况、患病情况有关。统计结果见表3。

2.4 老年人健康自评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将健康自评作为因变量(不好=1、一般=2、好=3、很好=4),做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为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包括性别(男=1,女=0)、年龄(60-74=1,75岁及以上=0)、受教育程度(未上过学=0,1-9年教育水平=1,9年以上教育水平=2)、经济满意度(不满意=0,一般=1,满意=2)、是否有医保(是=1,否=0)、与家庭成员关系(好=1,一般=0)、体检情况(半年体检一次=1,其他=0)、是否参加文体活动(是=1,否=0)、日常生活活动(穿衣、进食、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是否需要帮助(是=1,否=0)、是否患慢性病患病(是=1,否=0)、是否患高血压(是=1,否=0)、是否患糖尿病(是=1,否=0)、是否患脑卒中(是=1,否=0),默认数值大的变量为参照变量。将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

表2 不同社会经济特征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

表3 不同健康特征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

表4 健康自评的logistic分析结果

从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女性、高龄、洗澡需要帮助、室内走动需要帮助、患慢性病、脑卒中患者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消极影响,统计上显著(P<0.05)。这与宋爱芹、郭立燕等人的有关研究结果一致[5]。但是,回归结果显示,没有医保的老人健康自评更为积极,这可能是实际情况,也可能与变量间的相互影响有关。

回归结果同时也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单独居室、是否半年体检一次、是否参加文体活动、与家庭成员关系以及穿衣、进食、上厕所是否需要帮助和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与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没有统计学关联,这与乔晓春、谷琳的有关研究结果不一致[2]。

3 讨论和建议

3.1 特殊老年人群体需要重点关注

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看,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更倾向于消极的健康自评,统计上显著(P<0.05)。这或许与女性平均期望寿命相对较长,但健康期望寿命相对较短等因素有关。高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比低龄老年人消极(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活动能力与低龄老年人相比大大下降,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不断减弱,健康自评趋于消极。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女性和高龄是健康自评的危险因素。女性老年人、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积极健康自评的OR值分别为对照组的49.2%和49.1%(P<0.05)。受过高等教育、经济满意度高、有独立住房的老年人,通常有较好的职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生活条件,为他们的营养供给、看病就医以及其他生活方面的需求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使其客观上有更积极的健康自评。

由于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越到高龄女性比例越大。与男性高龄老年人相比,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带病期长,患慢性病的比例高,丧偶率高,经济供养、照料资源和生活慰藉资源少。可以说,高龄老年人问题主要是女性老年人问题[5]。

针对女性高龄老年人群体,社会的帮扶救助应该制度化,使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能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促进生活照料社区化、精神慰藉常态化,提高老年人中脆弱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得最需要关注的特殊老年人群体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2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力度

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看,日常活动能力是否受限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老年人健康自评重要的影响因素。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主要集中在“不好”和“一般”上,健康自评为“好”的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或者更低,健康自评为“很好”的比例基本上为0。没有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为“很好”的比例(43.2%)比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相应比例(11.3%)高31.9个百分点(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洗澡、室内走动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以及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脑卒中的老年人倾向于消极健康自评的OR值分别是对照组的4.71、3.50、3.66和6.06倍。

医疗救助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力度。①建立政府对贫困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保险体系的救助制度,设立专项资金,为贫困老年人缴纳参保费用。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口进行政策倾斜,对“三无老人”、失能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长期患病需要护理的老年人降低或者取消起付线,适当提高医药费的报销比例,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3.3 加强健康促进推动老年人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在反映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家庭关系的变量中,半年体检一次的老年人健康自评比较积极(P<0.05)。对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半年体检一次能及时发现身体的变化情况,及早防治,消除或减少疾病的危害,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参加文体活动是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的积极影响因素。参加文体活动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为“好”和“很好”的比例合计比不参加文体活动的老年人高出12.9个百分点(P<0.05)。与家庭成员关系越好的老年人健康自评越积极。家庭关系越和睦,老年人的心情就会越舒畅,生活态度也会更积极,同时也能得到家庭更为亲切细致的支持和照料,因此有更积极的健康自评。

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6]。因此,社区一级卫生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档案,实行全覆盖。在社区开展各种疾病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如血压监测仪等设备的使用;组织老年人进行血压、体重、血脂等状况的检查,帮助他们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减少其医疗费用支出;加强医疗保健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7]。老龄委、文明办、社区机构等相关组织应因地制宜地为老年人开展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帮助,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进家庭和谐,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1]周国伟.中国老年人自评自理能力:差异与发展[J].南方人口,2008(1):51-58.

[2]谷琳,乔晓春.我国老年人健康自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6,160(6):25-29.

[3]Jose Mauricio,Ocampo. Self-rated health: Importance of use in elderly adults[J]. Colombia Médica,2010,41(3):275-289.

[4]孟琴琴,张拓红.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58-263.

[5]宋爱芹,郭立燕,梁亚军,等.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12):14-16.

[6]柳玉芝.关注中国高龄老人中的性别问题[J].妇女研究论丛,2001,41(4):47-51.

[7]岳海玉,翟清华,刘倩,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9):8-9.

猜你喜欢
慢性病高龄状况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