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喜事件再敲食品安全警钟

2014-08-30 02:15
绿色中国 2014年8期
关键词:福喜快餐肯德基

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年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从三聚氰胺到苏丹红,从三鹿奶粉到地沟油,从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到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一次次被食品安全问题搞得心惊肉跳。最近国际知名企业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店的供应商美国osi集团旗下的上海福喜肉类产品被曝出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违法行为,又在消费者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据7月20日东方卫视晚间新闻报道,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上海福喜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企业。在记者提出质疑后,其工作人员甚至侃言:“过期也吃不死人”。这样的做法已经不仅仅是违背良心,而是彻头彻尾的违法犯罪行为。

上海福喜食品安全丑闻,再次击中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脆弱信心:不仅小作坊食品令人生疑,就是国际大型快餐连锁巨头也不值得信任。

令人不解的是这次令人震惊的丑闻,又是媒体调查两个月曝光之后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政府的监管部门到哪儿去了?我们在食品监管上存在怎样的漏洞才使这样的黑心企业长期违法始终不被发现!面对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表现出来的习以为常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但真正让人担忧和恐惧的,是一些职能部门对此表现出的不作为甚至软弱。

就是这家国际大型企业入乡随俗,不仅学会了中国式的“开开门、过过场、拍拍手”应对检查之道后,而且在严格管理的外表下,开始修改原料保质期,建立两个帐本。质监部门不仅没能第一时间发现,还为上海福喜一度打上了安全的标志。

据说,在美国,违犯食品安全仅惩罚性赔偿和集团诉讼,就足以让不法商家胆寒,甚至倾家荡产;在法国,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等待经营者的就只能是关门。我国也有食品安全法,去年5月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两高”随后还联合发布司法解释,表示将重典治理食品领域乱象,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但通过东方卫视播出的画面我们还是看到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

企业丑闻必须付出代价,丑闻与代价相对称,更大的丑闻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是快餐业的基础市场,这些企业不可能不重视这一市场,中国需要提醒所有的食品企业,质量与管理方面的堕落将付出惨重代价。

在这次丑闻中,不仅令上海福喜浮出了水面,而且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下游企业同样难逃其咎,并不是宣布中止与福喜合作那么简单。它们应该向中国消费者道歉,承担自己把关不严的相应责任。而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并不仅局限于下游餐饮企业、中游供货商,还包括上游链条。

我们必须要用法律的武器,让违法者付出惨重的代价,让消费者重建基本信心。也许诚信真的是被市场秩序逼出来的。

猜你喜欢
福喜快餐肯德基
一只鸡的IPO
美国“找不到”肯德基
福喜的婚事
蒙古国肯德基致247人食物中毒
猎鸟
过圣诞,360万日本家庭吃肯德基
又有人号称自己获有肯德基的炸鸡配方了,不信你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