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理论+实践”综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2014-09-01 10:46鄢小蓝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第二课堂自主学习

鄢小蓝

摘要:独立学院的高等教育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实例针对独立学院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理论+实践”为手段的综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理论+实践”;案例教学;自主学习;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38-03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谈论管理,不只是单纯形式上的管理、理论上的管理,学生如何学好管理学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如何把管理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也正体现了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因此高校管理学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实践”的综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1.管理学教材选择随意性过大。良好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实践”,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因此,学生要学好理论,首先是管理学教材的选择。现在的高校在管理学教材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特别是独立院校,教材的选择上把关不严,基本上教材的选择都是由上这门课程的老师自己选择,但由于独立院校本身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所以每一学年教材都不一样,而且同一学校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教材,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由于授课老师不一样,同一门课程的教材也不一样,所以学生学起来显得很被动,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探讨可能会因为教材不一样而无法进行。同时在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之间也会存在教学内容探讨的障碍,可能在本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在另外的教材是不涉及到的,所以老师之间也会因此缺乏交流。而且部分老师为了自己备课方便,可能连续五年都不换教材,但是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老旧的教材很可能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了,因此至少每隔两年应该对教材有一次统一的更新。

2.缺乏专业的管理学教学团队。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普遍仅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而且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在管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结构不尽合理,很难成立固定的管理学教学团队。以本校为例,三年前成立的管理学教学团队到现在为止只剩一人,人员的不断流动导致我们没有良好的管理学师资队伍。另外,新进的教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和管理实践经验往往匮乏,而这些实践经验,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实践经验又是担当管理学课程教学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这是由管理学本身的实践性特性所决定的。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尽完善,造成在管理学课程任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上缺乏相配套的机构、政策和措施,教师专业成长受限,甚至造成管理学教师的无序流动。这种无序流动所导致的结果是管理学教师严重缺乏,而由其他非管理学专业教师来填补。以本校为例,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基本课时量要完成,其他专业课课时不够,不能满足老师的基本课时量时,就会以选择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来补充课时量,因为管理学课程的内容本身专业性不是很强,老师们觉得教学比较容易上手,因此教授管理学的老师就存在“各门各派”的现象。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照搬苏联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模式,受我国“尊师重道”形成的“唯书、唯师”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认为依据传统教学思路在课堂上的“满堂灌”尽到了“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是否能获取预期学习结果或最终学习结果,那就看个人的悟性和努力程度。言下之意,是否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学”的问题,结果是“教书”有余,而“育人”不足。因此“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且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色,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是善于独立学习的,特别是现在“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更多关注的是课堂的吸引力。而且管理学的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授课教师除了讲述系统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另一项基本教学内容是必须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一项也恰恰是很难仅仅通过讲授的方式取得的效果。对管理类学生来说,后一项能力的形成和具备则更为重要。但就现在独立学院管理学的师资队伍来说,却不容易很好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二、以“理论+实践”为手段的综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管理学教材选择严格把关。教材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依据,因此独立学院管理学教材的选择既要体现独立学院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要适应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基础和特点。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授课,最好选择同一本教材,这样既可以加强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管理学教师团队教学的共同探讨。在课本的选择上最好集思广益,先由每位老师推荐,老师们可以就其他老师推荐的书提出意见,再由管理学教师团队共同决定选择什么教材更有价值,选择的教材在内容上应突出“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要注意教材知识的更新,教材的内容应紧贴市场的需求变化,去年所使用的教材可能今年就不再适用了,要根据实际需要重新选择教材。以本校为例,我们选择的《管理学》课程教材是暨南大学出版社邓志阳教授主编的教材,并结合罗宾斯编写的《管理学》,其内容不断更新,信息量大,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的管理学知识始终处于世界前沿领域。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学教材的建设上还要重视整个课程体系的全面构建,整个管理学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主教材、多媒体课件、网上课程互动平台、案例库、学习指导书、标准化题库等一整套教学资源的构建。

2.重视管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独立学院应高度重视管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之本、兴衰之关键的理念。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来充实教师队伍,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激励现有师资队伍的潜能,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激励和考核办法,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加强与相关领域学者的学术交流,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理论培训支持,企业对学校提供实践心得,使双方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师课程群,形成一支教授、博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副高讲师为骨干,年轻教师为后备的教师梯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学术活动,促进管理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管理学教学研究的发展。

3.“理论+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在授课中采取灵活多变的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学中的纯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无味,因此要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除了授课老师讲解之外,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实际了解了实践中的企业和管理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②案例教学法。根据课堂内容准备高质量的案例,案例要具有深入挖掘的思考价值,又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的实际活动。案例教学要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模拟进入案例中所提供的管理情境,让他们充当案例中的角色,置身在案例情境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小组将意见进行整理,然后各个组派出代表或由老师随机抽取学生发言,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哈弗商学院认为:一个案例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答案的非固定化可以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找出更多的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更有效的方案。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融合。学生在学好“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第二课堂”进行实践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例如引进当前国际最流行、具有明显实效的“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模式。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团队合作相结合,由学生分组完成,学生在决策中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自选路径,每个小组完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教师帮助各小组角色分工、明确规则,并进行沙盘初始化,带领模拟第一年决策,编制报表。通过企业模拟运行,使学生能在模拟实战中愉快地体验经营技巧,学习经营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现代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摒弃完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据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既加强学生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世纪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关光辉.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0).

[2]李文丽.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适切性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3).

[3]袁基瑜.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教育论坛,2009,(1).

[4]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11).

[5]刘建军.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吉林教育,2011,(1).

[6]张荃香.管理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学教学团队”的项目成果。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第二课堂自主学习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