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马铃薯嫁接西红柿那个事儿

2014-09-01 16:38毕星星
雨花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跃进高调事儿

●毕星星

谁还记得马铃薯嫁接西红柿那个事儿

●毕星星

山西永济1958年大跃进期间,有个著名的小学生叫尚马朝,当年他的名字远近无人不晓。他放卫星是嫁接西红柿马铃薯成功,大田里一棵禾苗,地上结西红柿,地下长山药蛋。

我因为采写“大跃进”那一段历史,闲谈时和周围的朋友就经常说起尚马朝,朋友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疑问:这是真的吗?

怎么不是真的?尚马朝是个果农之家,受家庭影响,尚马朝从小爱鼓捣嫁接。“大跃进”中号召敢想敢干大搞科学实验,1958年夏天,几个小伙伴在学校的试验田练习嫁接马铃薯和西红柿。取西红柿幼苗的枝干,取马铃薯幼苗的根茎,嫁接成功。这个农田里的奇特景观,当地学校农村都叫它“两层楼”,地上结西红柿,地下长马铃薯——当地都叫山药蛋。

我知道这个事儿,因为我今年60多岁了,1958年大跃进,我已经记事。尚马朝那个时候,可叫红透半边天。这个科研小英雄,上了报纸,拍了电影。参加过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等领导人都到卿头小学视察过,留下了好多题词。

50岁以下的人们不知道这个事儿,那是因为以后闭口不说这回事了。大家都明白了“大跃进”是一个不光彩的记录,“大跃进”中间的创奇迹“放卫星”就不提起了。尚马朝的嫁接没有多少科技含量,还不至于造假,可毕竟沾染着“大跃进”“放卫星”华而不实的怪味,这个时候也一并遭到冷落封杀。久而久之,人们就不知道了。

1958年“大跃进”的历史书写,就是这么有趣。当年一个小学生的科技发明,被青睐有加,尚马朝堂而皇之获得空前的传播表彰,盛名传遍天下。历史吊诡的是,“大跃进”的种种喧嚣,后来基本都证明是自吹自擂,夸口离谱,很快遗笑天下。辉煌纪录转眼成了笑柄,“大跃进”有关的事相底细,当年家喻户晓的“小英雄”,马铃薯嫁接西红柿这个当年最得意的话题,就此深深埋压尘封。

马铃薯和西红柿的姻缘,在国人的记忆里已经形成一个断层,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人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发明创造和高调宣传,50岁以下,就几乎没有人知道当年的轰动效应和显赫张扬。

忘了就忘了呗。——这话还真不能这么说。这里忘记的是历史。忘记历史必然要遭到历史惩戒。而这一次的惩戒,仿佛就是现世报,很快就应验了。

从2009年起,我们的媒体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马铃薯嫁接西红柿”的新闻轰炸。2009年12月,《西安日报》报道,杨凌农科城成功嫁接西红柿马铃薯。2011年5月,宁夏方面报道宁夏原种场的研究成果,“一棵藤,地下长着马铃薯,地上结着西红柿”,植株在现代农业展示馆展出。2012年6月,云南报道,丘北县嫁接马铃薯西红柿成功。2012年12月,南京江宁区农业试验基地高调宣示,他们嫁接马铃薯西红柿试验成功,成果就在他们的温室大棚。他们骄傲地宣布,“根下结土豆,根上结番茄,不再是空想”。2013 年1月,青海方面报道,青海乐都县农业示范区智能温室嫁接马铃薯西红柿试验成功。

尚马朝看到了这些报道没有?他肯定要嗤笑,这本是我50多年前早已趟过的水,怎么现在又成了新纪录?

近几年来大量的马铃薯嫁接西红柿实验,不过是50年前的旧梦重温,国人依然当成首创高调炫示,生动地说明,历史记忆修改删除的效果很明显。

被遗忘征服的人们,欢天喜地地看着各地纷至沓来的试验成功喜讯。他们张灯结彩,他们手舞足蹈。他们不知道这是很久以前的故事。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3年9月15日)

猜你喜欢
大跃进高调事儿
关于睡眠那些事儿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画与理
圈里事儿
唱高调
孕吐那些事儿
做人如何唱好高调
大跃进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