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情字了得

2014-09-01 14:52纪联昕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出师表品读情感

纪联昕

摘要:《出师表》是一篇至情至理的文章,情真理透、词婉意切、满怀壮烈、一腔忠义、感人至深。是理与情、艺术与情的完美结合。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从一个“情”字入手,进行品读,抓住一个情字品其情,感悟思想,升华情感,读出情趣,读出境界。

关键词:《出师表》;情感;品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37-02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真意进行揣摩、体味,抓住文章的精髓,读出深度、读出韵味。在品读的过程中,应该从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具有可开掘性,是文章的神韵之所在。顺着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更新的天地,领悟更美的底蕴,把握更丰富的内涵。品读法是对课文深入分析理解的方法,是语文教师蓄备一桶水的具体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透,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出师表》是一篇至情至理的文章,作者诸葛亮言辞恳切,情感表达真挚、深沉。这篇文章被称之为“千古名表”,刘勰称之“志尽文畅”,陆游颂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诗云之“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足见这篇文章感人之深,影响之深。究其原因,恐怕与“情”密切相关,《出师表》中的“情”是真情、实情、痴情,它没有一点点的粉饰,却“情到真处自动人”,这种“情”渗透在表文的字里行间,令人读后不忍释卷。文本浸润作者的这种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所以,在教学《出师表》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情感,让学生有所触动和收获,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是我教学中反复揣摩的内容。学习这一课我就从一个“情”字入手进行品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报先帝”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怀念之情。诸葛亮追随刘备,长达17年。三方争斗,蜀方最弱,诸葛亮禅精竭虑,运筹帷幄,辅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并且着手消灭魏吴,统一全国,完成兴复汉室的宏伟大业。想不到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莽撞致身亡,刘备复仇去亲征,结果惨遭“连营”之败,最后病逝奉节。诸葛亮与刘备君臣之间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年幼且昏庸无能,为臣没有明主,其痛苦可想而知,自然加重对刘备的怀念。《出师表》开篇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语调深沉,充满惋惜,由此引发出先帝创业未竟,不能搁置的出师之举,同时又表现出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对先帝的怀念之情。

2.感恩之情。诸葛亮本是一名隐士,“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刘备三顾茅庐,诚挚相请,才使其放弃隐士生活,追随刘备南北征战。在《出师表》里,诸葛亮深情地回顾这段往事,笔尖注满真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诸葛亮对刘禅亦满腔忠诚,思想根基同样来自对刘备的感恩之情。

3.复汉之情。刘备系皇室后裔,出道之前,就有平乱复汉之心,投身疆场之后,更是为恢复汉室天下广集良才,并以此为最高目标。诸葛亮追随刘备,更是把刘备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表文中所说的“创业未半”就是统一全国,兴复汉室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当时的形势来讲,“益州疲敝”。在三国之中蜀国仍处于弱势,按说是不宜发动战争的,况且诸葛亮最早设计的两路进军方案,因为荆州的丢失已不可能实现,只有益州一路大军,劣势更加明显。诸葛亮一生以谨慎著称,现在却坚定地要率军以弱攻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时刻想着“兴复汉室”的重任,一心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这一刘备未能实现的宏愿,这也是诸葛亮“报先帝”的最高境界。

二、“忠陛下”也有三个方面

1.忧患之情。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当时蜀国已丢失荆州一带重要基地,又在与吴国交战中屡屡战败。刘禅继位后,年幼懦弱,不懂治理政事,诸葛亮接受刘备托付,担任起治国重任,“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这八个字概括了诸葛亮多少忧虑,多少勤勉,多少操劳。五年之间,他注重国内经济建设,优化民风,平定内乱,同时在外交上与吴国修好,把主攻目标定在伐魏上,减少了后顾之忧,为伐魏作好了军事上、外交上、物质上的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诸葛亮依然忧患在心,表文开头所说的“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非夸张之辞,而是诸葛亮内心忧患,对不利情况心犹如焚的真实吐露,它与后面所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并不矛盾,前是从三国鼎立局面所言,后是从战争准备情况所言。诸葛亮劳心劳力,鞠躬尽瘁,由此自可看出。

2.委婉之情。刘禅昏庸,至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写就《出师表》时,刘禅已有20岁,不能算年幼了,但毫无建树,并最终成为千古笑料。在当时诸葛亮力求建树的时候,君王昏庸,作为忠臣,是最为痛苦难言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真实抓住要害,这三条是治国的重要措施,概括起来,即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在前两条建议中,诸葛亮正面提出应该怎么做,然后又指明“不宜”怎么做,其实“不宜”所列举的那些内容,都是刘禅所为,诸葛亮不便正面批评指责,而采取委婉的方法,更体现出一番苦心。表文中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异同”,“不宜偏私”,诸葛亮对刘禅缺乏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的情况是看得最为清楚,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用十分委婉的方法说出来。同时在提第三条建议之前,干脆把贤臣一一推荐出来,自己要出师远行,你就与推荐的这些贤臣相伴,国家的大事就好办了。表文的这种特殊写法,也正是针对刘禅而安排的,三条建议,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因此着墨最多,铺陈最多。

3.期待之情。诸葛亮对刘禅充满了期待之情,希望他醒悟过来,学会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不要身在君位,一心享乐。表文中说:“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又说:“陛下亦宜自谋,咨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这些深沉的话语,句句充满了期待之情,前人说《出师表》的意图就在于“开导昏庸”,不是没有道理的。

概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永志不忘,是为真情;追念刘备复汉大业,率军亲征,是为实情;不顾蜀汉的弱小现实,征战强敌,是为痴情。指导学生在文章动情处品读,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并与文本充分对话,在与教师、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抓住文章动情处,将文本中浸润的作者的情感,转化为学生情感的“生发源”,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入情、动情,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以达到“情文相生”的目标。抓住一个情字品其情,感悟思想,升华情感,读出情趣,读出境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师表品读情感
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表》教学设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