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感性

2014-09-01 15:06张伟卓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

张伟卓

摘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从内心喜欢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从高中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见全身,不能只细究其骨架;要把阅读的权利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产生师生双边互动,达到共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双边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67-02

学语文,扬国魂!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语文,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自主、探究的教法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尽管最近几年新课改的步子迈得很大,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新课改呼唤还语文于感性,还语文课堂生命力,课堂训练要与对文本的感悟结合起来,把学习语文、品味语文、运用语文当成语文生存的必须,激活思维的需要。

一、高中语文课堂要见全身,不能只分析骨架

笔者经常拿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比较,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讲授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并运用知识点时练习的过程,而语文学习并不仅是为了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且每一篇的课文仅仅是范例,真正的考试,是能力的测试。语文的教学是一个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悟,自己赏析借鉴的过程。传统高考阅读的教学套路是总结课本中的知识点,以点带面地系统分析,或者将这一点转化为试题,进行反复训练,完全不顾及其人文性,就像是只分析了这篇文本的骨架,至于整篇文章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倒往往忽略不记了。笔者在讲授《威尼斯小艇》一课时,并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运用图表式板书直观展现“船夫驾驶技术好”,而是让学生分角演一演这一段文字表现的场面。于是,学生真正地“变身”为船夫,使出浑身解数招揽游人乘坐自己的小艇。这样,每一个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自己联想与发挥,每个人占据一点特长进行介绍,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小艇行船之快,有的侧重自己的“驾龄久”,驾驶技术娴熟,有的则侧重介绍自己小艇的安全系数高……最后经过全体学生举手表决,看哪一个学生获胜。这样,学生在体验中读透了文本,经过自己的加工之后,又把原文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了演绎,不仅明了了文章的骨架,也体味了异域小艇的特殊交通工具的特性。

二、高中语文课堂要把阅读的权利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具有体验性、内隐性和全息性的特点。学生的阅读过程不是简单地把看到的语言转述出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体验、体会,用自己的话将原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把文本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可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学生与文章作者共鸣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是学生个体化的事情,语文教师决不能替代,更不能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深加工当作学生的阅读所得。学生阅读是从无知模糊的情态中获得认知的过程,需要经过初读感知、精读分析、细读鉴赏等环节实验,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最终达到思想的共鸣。而不是将知识点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细嚼慢咽式解读,更没有必要连难懂的细节都不放过,不考虑学生的现状,只一味地“填鸭式”教学。笔者在进行《我的战友邱少云》的讲解时,并没有从一个一个细小的问题肢解文本,而是让学生整体感知邱少云所处的情境,借助了多媒体、视频等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慢慢地读课文、感悟课文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很多学生在谈感悟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们也被英雄人物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并表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勇创佳绩。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高中语文课堂学生与教师要产生双边互动

教师要做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期待式阅读,带着自己的观点读文本,遇到疑难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并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此时切忌教师把学生当成被动听课者和知识的容器。

1.读写结合式互动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当讲完老舍先生的《猫》后,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就会按照规范回答:老舍先生爱猫。简简单单四个字是不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的,这时,教师可以进行片段练笔,假如你是老舍先生,一只刚满月的小猫来到了你的卧室,它是如此的可爱,会有哪些举动呢?它接着再来到厨房,又会吃些什么呢?这样,学生在边读文本、边体验、边写作中体会到了小猫的可爱,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怪不得老舍先生那么爱猫!

2.移情体验式教学法。移情体验教学法是高中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者内心,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共鸣。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从而体会不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如笔者在讲授《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往往没有这一方面的积累,所以感受不到作者要表达的真挚情感。笔者就放一个送别恩人的场面视频,学生看后心中若有所感,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背景的烘托,学生真切地感觉受到了作者的真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一定要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的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动之以情地学习,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当前的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教师要让学生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运用,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吸收作品的精华,深度感悟自然、社会和人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加厚文化底蕴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向量的巧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