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的设计与评价

2014-09-02 07:05叶美娇吴炳莲
军事护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患指血运断指

叶美娇,吴炳莲

(丽水市庆元县人民医院 骨科,浙江 丽水 323800)

·技术与方法·

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的设计与评价

叶美娇,吴炳莲

(丽水市庆元县人民医院 骨科,浙江 丽水 323800)

目的设计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断指再植术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60指)与对照组(47例,67指)。对照组运用传统的一般护理记录单,观察组运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并将两种方法判断结果与指端充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患指成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1)指端充盈试验与血运评估表对动静脉危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护理记录单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指再植成活率分别为96.67%(58/60)和94.05%(6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运评估表的应用有助于准确判断患指的血运情况,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断指再植;血运;评估

保证断指再植术后的良好血运直至血管吻合处血管壁充分愈合是再植患指成活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术后密切观察血运并发症的发生是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工作的最重要部分[1]。研究[2]发现,血运观察对早期发现有无动脉或静脉栓塞征象的意义重大,通常动脉危象在2 h内发现并处理,患指存活率可达84.7%,超过4 h存活率仅为43.5%;而静脉危象在1 h内发现并处理,患指存活率高达71.9%,超过2 h患指存活率下降为2.6%。目前,对再植患指的血运观察主要依赖于护士的临床经验及主观判断,造成了观察结果的参差不齐[3]。为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并对47例患者60个患指的血运情况进行量化判定,以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94例,其中男68例92指,女24例35指;年龄18~59岁,平均(34.16±7.71)岁;创伤原因:爆炸伤39例,挤压伤43例,切割伤45例;断指性质:完全性离断89指,不完全性离断38指;受伤部位:拇指20例,示指21例,中指34例,环指35例,小指17例。纳入标准:(1)再植术后24 h内;(2)年龄18~60岁;(3)手术均由主治以上高年资医师完成;(4)均无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60指)与对照组(47例,67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断指性质、受伤部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的一般护理记录单,观察组运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

1.2.1 血运评估表的设计 通过分析2010-2012年的病例资料,结合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参照《实用外科学》[4]中断指/趾再植相关观察指标及美国外科临床护理指南[5],经临床医学、护理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断指再植术后血运评估表,包括基本情况(如生命征、止痛药使用、皮肤情况描述等)及血运观察项目(见表1)。

1.2.2 血运评估表的使用 手术后,由责任护士对再植患指进行评估:24 h内,1次/30 min;72 h内,1次/h ;14 d内,1次/2 h。评分时以血运观察项目为重点进行综合评定,以健侧手指为标准,相互比较标记。若4个项目的总分为-12分,提示动脉危象;12分则表明静脉危象。

1.3 效果评价

1.3.1 血管危象检出率 采用指端充盈试验方法(即压迫指腹或指甲使之变苍白,解除压迫后局部颜色恢复红润)判断动、静脉危象(动脉危象时表现为切口充盈无鲜血涌出或速度慢,静脉危象表现为指腹切口充盈呈深红色或紫色且速度快),再将两种评估方法的判断结果与指端充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1.3.2 患指再植成活率 再植指成活的标准为指体外观满意,皮肤质地柔软,关节活动接近正常。

1.3.3 护理工作满意度 于出院当天,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6]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26个条目,均按Likert 5级评分,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表1 断指/趾再植患者血运评估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危象检出率比较 从表1可见,指端充盈试验与血运评估表对动静脉危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护理记录单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危象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患指再植成活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再植成活率分别为96.67%(58/60)和94.05%(6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9,P=0.484)。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3.1 血运评估表的应用有助于准确判断患指的血运情况 断指再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即为血管危象,掌握术后早期血运特点、血管危象特征,严密观察再植患指血运,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促进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7]。从观察组患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判断结果可见,血运评估表与指端充盈试验的客观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而传统的护理记录单的判断结果则与指端充盈试验差异明显。前者评估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帮助护士,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护士准确识别血管危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8]。但由于患指存活除与护理观察有关外,还与患者情绪、手术医生技术、指体保存、指动静脉吻合数量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患指再植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血运评估表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断指再植患者多经历了突发意外事故,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负担较普通患者重[9]。而反复采用指端充盈试验等侵入性检测方法,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血运评估表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估表,护士在观察病情中获取资料,既不会对患者造成躯体刺激,又增加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使患者无创治疗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感,减少了不愉快体验,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血运评估表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3.3 血运评估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尽管我们设计的血运评估表均为可测量的评价参数,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判断。如表中皮肤颜色的观察会受到光线的影响,故评估时必须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在评估过程中应掌握好统一的判断标准,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如温度计、秒表)。

[1] 陈淑琴.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多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75-1077.

[2] 刘志波.断指再植手术的现状[J].山东医药,2010,50(19):110.

[3] 潘展霞,林慧敏,邓丽芳.围术期心理干预对手指微血管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46-47.

[4] 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7.

[5] Medling B D,Bueno R A Jr,Russell R C,et al.Replantation outcomes[J].Clin Plast Surg,2007,34(2):177-185.

[6] 冯志英,王建荣.应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24-25.

[7] 刘桔慧,邱建忠,傅爱风,等.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51-52.

[8] 王彤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与预防的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3):2119-2120.

[9] 周菲,宣善俊,张凤.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67.

(本文编辑:仇瑶琴)

2013-12-18

2014-03-20

叶美娇,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科护理工作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9.022

R473.6

A

1008-9993(2014)09-0062-03

猜你喜欢
患指血运断指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对手指末节离断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效果探究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