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运动代表队训练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4-09-02 00:01胡思博
科技视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校

胡思博

【摘 要】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有必要对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系统的审视,从对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研究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如何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学校体育

0 引言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的实际,普遍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分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专项运动队训练三个部分。自2008年的奥运会以后,出现了不少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的身影,如清华大学的胡凯,天津外国语学院刘子歌,天津科技大学的何雯娜等。

虽然普通高校不可能像这些名校那样通过培养如此优秀的运动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但是,普通高校开展运动专项运动对训练工作还是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校体工作以及校园文化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促进

1.1 丰富、提高学校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是开设相应课程、进行教学以及举办比赛的前提条件。体育场地设施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硬件保障,体育运动对体育场地、器材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相应器材的存在就不很难开展训练活动。同时,运动队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训练规律,制定的训练计划应当尽可能的不被外来因素所打断。为此,学校一方面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场地进行日常维护;另一方面,提高已有的体育场地条件,比如增加室内场馆等。

1.2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里的提高不光是对教学内容的提高,还是对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提高,教师需要更加深入了解运动本身的规律才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训练,学生从高水平的运动队学习一些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在同时教授一些关键的理论知识。很多教学训练理念是普通公共体育课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不是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是通过实践自然而然在实践中,通过亲身实践所达到的。

1.3 促进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校园中体育运动的传授者,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校体育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影响着篮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专项训练队的训练过程不仅促使体育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相关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体育教师探究体育运动更深层次的运动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总结,再运动用到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1.4 便于形成特色体育课程

竞技体育的特点就是竞技性,竞争性,但同时它又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由于每个学校的文化受到学校所在地、主要生源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开展专项运动队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训练队的项目,逐渐找出在校学生关注的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再通过适当的降低要求或者是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育课程。

2 对学校体育文化的促进

2.1 提高在学校体育锻炼的氛围

体育比赛最能振奋人心,运动代表队取得优异的成绩往往能够带动广大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激情。有调查表明如我国2002 年足球队首次出线,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当年参加足球锻炼的人数就大幅提高。高校也是一样,当一个学校的运动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能带动该校的课外体育锻炼出现一个高潮。对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的品牌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我国的高校也打响了品牌争夺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品牌知名度在扩大生源,推动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体育运动代表队参加各种范围的比赛正是符合这一趋势,不断宣传学校的机会。越是高级的比赛,获得的荣誉越高,越能有效的传播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同时也会有力的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学校荣誉感以及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优良的个人品行

在体育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必须严格的遵守规则,人们只能在同一规则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特别是集体项目中,讲求团结与协作,通过相互协作、配合以完成比赛。而运动队的队员往往在校园里有着很强的明星效应,普通大学生通过参与或观看运动队训练与比赛而懂得规则、感受社会意识,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

3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应当看到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训练和比赛,不仅仅局限于高校体育工作中,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提高学校的体育锻炼氛围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虽然有各种制约因素,但还是应当在有限的条件下坚持长期系统的开展高校运动代表队的训练与比赛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健,翟星辰,郭尔妮,牛涛涛,王广涛.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效应分析[J].运动,2013,11:1-2.

[2]张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3]苏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112.

[4]兰中田.高校体育文化构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5):171-172.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高校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