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4-09-02 14:49张玉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声乐

张玉玲

摘要:声乐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在声乐教学中需要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以及歌唱发声音源感觉训练都是关键。

关键词:声乐;呼吸方法;叹气发声;发声的质量;“声音落底”;“忘掉喉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33-02

声乐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歌唱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将歌唱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并提出纠正和解决方法。

一、歌唱的姿势

歌唱者一般都是站着唱,所以,首先要掌握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无论是站在舞台上还是在声乐教室上课,歌唱者始终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不能松松垮垮或僵硬拘谨,要处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之中,歌唱者演唱时身体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处在一种“前松后紧”的状态之中,前面上胸部自然挺起,胸肌放松,不紧、不压、不憋、不塌。可以将歌唱姿势总结为“头正、颈直、看前方,脊梁插着擀面杖”,自然挺胸双肩垂,张嘴下巴“懒洋洋”,双腿站过前后分,重心放在前脚上。手势自然形体美,“松而不懈”“紧不僵”。收腹提臂两胯开,积极、松弛全身歌唱。

二、歌唱的呼吸

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生的音质量。

(一)呼吸练习

1.吸气: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闻花时要自然放松,不用猛吸。练习时感觉花的“香味”随着缓慢、柔和的吸气动作,用气息深深地吸进小腹,这一切都是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胸部舒展而又畅通,丝毫不紧张。吸气时,将意念很快集中在小腹。

2.控制“打哈欠练习。人在犯困时不自主地打“哈欠”,这是人体缺氧的保护性条件反射。“打哈欠”可以使呼吸器官大为张开,这种下意识的深呼吸运动,补充了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歌唱者可以在练习“打哈欠”时,去体会“打哈欠”对“气息回流”“气息倒灌”的感觉,这就是呼气歌唱发声时控制气息“吸着唱”的感觉。

3.流动:叹气练习。深吸气之后略作停顿,然后从胸口“嗓子眼儿”的位置,以叹气的感觉发出一个无声的“嗨”字,将气看书痛快地叹出来,继续以叹气的感觉在口发声位置说出“嗨”的声音,让声音先虚着出来,以气带声,慢慢把声音说响,经常紧持叹气发声练习,能使声音很快流动起来。它对于解决声门挤卡、发音困难的问题,有着特殊的功效。叹气发声的方法,是歌唱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4.换气、练习数数儿,找换气的感觉,在胸口发声位置练习“狗喘气”:狗在夏天天热时常常吐着舌头快速地喘气。练习者模仿“狗喘气”是寻找换气感觉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以使练习者体会到横膈膜在呼吸换气快速颤动的活动状况,从而掌握换气要领。先要“看到”胸口。在练习“狗喘气”时胸口感觉是张开的。此时下巴与喉结往下掉往下沉,是一种“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三、歌唱的发音

稳定喉结与调整声门,是歌唱发声音源感觉训练最关键的方法,许多发音现象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喉结的运动影响声带的工作,而声带闭合的声门状态又影响气息作用在声带上的压力。这些连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发声的质量。

1.声音挤卡。声音挤卡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嗓子紧,音色难听;二是音域窄,唱高音困难。这是因为不该用劲的地方用劲过了头,该用劲的地方却用不上进,唱起来,感觉胸憋,嗓子紧,下巴口腔都感到紧张。唱的音稍微高一点喉结就往上跑,声音显得苍白无力、沙哑难听,这种声音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声带闭合太用力从而造成气息在声带上过大的压力,结果,气流不能均匀地通过声门形成动力使振动发音。

2.声门漏气。与声门挤卡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发声现象就是“声门漏气”。其特点是声音不明亮,沙哑空虚,气少,暗淡。原因一是声带闭合不好,气息大量冲击,其二是由于控制气息的模膈膜,腹肌软弱无力,不可能很好地控制气息,使呼出的气息流量太大,而导致喉头声带如气息没有及时协调,气流没有遇到完全闭合的声带,气息和声带振动没有完全接触上就漏掉了。克服这一类毛病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跳音,通过跳跃的音来声带闭合,不漏气,气息在腹部有一定支点,或者屏住气息,然后尽量慢的速度训练发声来训练长时间的送气。总之,气息一定要搭上声音,声音也一定要搭上气息,只有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够克服漏气现象。

3.鼻音。鼻音是一种类似伤风感冒时很难听的声音。可是歌唱者自己往往不容易察觉,还以为这就是鼻腔共鸣,自我感觉声音的音色明亮、靠前。鼻音和鼻腔共鸣完全是两码事,鼻音是由于软腭下塌,声音完全“陷”进鼻腔,而又没能送到前面,没有射点而失去咽、口腔共鸣,发出的声音含混不清,晦涩的、间隙的、不通畅的,而鼻腔共鸣是声波在鼻腔产生共振。它的音响明亮、松驰、圆润,声音有“亮心”,并且可以感觉到发声时鼻梁上部有明显振动。要克服这种毛病,就要积极自然地提起软腭,稳定喉头,唱出较纯的a母音,把声音点移自硬腭。这样口、咽、鼻各共鸣腔体就会保持平衡,发出正确的声音。

4.喉音。凡是舌根发硬,舌肌过分用力后缩的歌唱者,他们唱出来的声音,混浊而又闷暗,在喉咙里有什么东西把声音堵住了似的。要使喉音得以纠正,首先以喉器的正确位置认识开始,一个歌唱者喉器位置有一定的平衡、相应的位置,放松腹部降低横膈肌以达到深的气息,在练声中先用此哼唱,母音练习,这样声音位置不致于太靠后,哼唱能使喉咙放松,这会使舌根放松,下腭放松,喉头就稳定了,要求发声不要大声唱。

总之,“艺无止境”,声乐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艺术,同样是没有止境的。当我们在声乐学习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再加上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我们取得好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友刚.乐实用基础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探讨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的再思考
朗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