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豪拍下一群富豪

2014-09-03 08:49张莉华
博客天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富豪摄影生活

本刊特约撰稿 / 张莉华

一个富豪拍下一群富豪

本刊特约撰稿 / 张莉华

拍摄这些日常生活影像,是让·皮高齐的派对狂欢。他的影像从感性出发,强调现场,呈现出文学性、叙事性与戏剧感。

通常我们认为,摄影是保留记忆的一种方式。私领域里的生活记录,多半被归为个人记忆的摄影实践,让·皮高齐的个人记忆,因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身份而颇受关注。

以其社会身份来描述某人的作品是不应该更不是我想做的,但让·皮高齐却让我无法绕行。收藏家、投资者、社交狂人,这些是我从网上查到的所有资料中必提之词,而这些也恰恰是建立一部西方社会名流40年的文化档案的入场券,是我写此文的立意所在。

无论如何,环宇内外,人类眼中所见之物,终究都是专属自己的映像。因为,每个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总受其特有的习性支配着。让·皮高齐是一个无法归类的人,他不受约束,涉猎广泛,好奇心与幽默感十足。Ingrid Sischy在给《名利场》的一篇文章中用“Large”描述让·皮高齐,说他块头大、包大、房子多、女朋友多、藏品的种类与数量多、名片夹大(交友广泛),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只看到他在拍照片,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出现在他的镜头里。”他的一位朋友如是说。

让·皮高齐说:“我拍摄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建筑、风景、美食、我最敬佩的人和我欣赏的女人。”于是便有了麦克·贾格尔、安迪·沃霍尔、杰克·尼科尔森、哈莉·贝瑞、

娜塔莉·波特曼、凯特·莫斯、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亨利·基辛格等众多明星和名人的生活影像,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出。图片中那些人物,在“众声喧哗”中冲击着我们的视网膜,使我们的视野与思绪随之越出了影像的判断,更多延伸到广阔的名流世界。而这些都是我们身为观者所赋予的别样解读。

创作者的喜悦就在于创作本身。拍摄这些日常生活影像,才是让·皮高齐的派对狂欢。他说:“在派对上拍照,我永远不无聊。”想象一下,一个让·皮高齐带着相机游走于名流朋友之间,感受着这风口浪尖的一切;另一个让·皮高齐则微笑静默,与他的狂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凭借他对朋友们通达内心的了解,即兴操刀,乐此不疲地取样,占为己有。名流们的身影,经过他的选择性记忆,显现在摄影这个媒介与我们的视线之中,他将这一个个聚会变成了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影像形态。而黑白影调的选择,更使这些照片在提供“生活亮点”回忆中颇有些剧照感。这种影像语言的书写,在一种潜意识作用下,具有强烈的独立自我和主体意识特质。

摄影作为一种“自律实体”,它的活力与美并不应该被要求完全对应“社会事实”,它可以是自由意志的探险,是对人世间风情文化的怀念,甚至可以是超越一切现实功用的纯粹审美。而在让·皮高齐这里,摄影是个人的语言乐园。他是在玩摄影,而不是在用摄影完成一个工作,没有预设的目的,不是策略化的表演,不必在乎可兑换现金的性能。在他的世界里,摄影是没有限制的,随意发挥很自由。他纯粹从个人的感性经验出发,强调现场,呈现出文学性、叙事性与戏剧感。这是一种发自本能与内心的表达。而作为历史见证的作用或产生审美乐趣的力量,却依赖拍摄者与被摄者身份的特殊性而达成。

“我的世界:让·皮高齐”摄影作品展

知名摄影师、欧洲汽车品牌SIMCA继承人让·皮高齐近日首次带着他的摄影作品来中国展出,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亮相。皮高齐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用影像日志的方式记录上流社会的生活。

让·皮高齐,这个异国他乡的富豪摄影师用他的摄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与错过摄影所带给我们的单纯的快乐。回味我们最初拍照时,带着孩子般新鲜的眼睛,全情融入当下,机警、敏捷,使出浑身解数处理各种情况,努力做到恰到好处而自然的反应,直到看到照片中呈现出美好影像的惊奇。那些美好的时光,是捕捉到每一个瞬间的愉悦,是相机在光线中游走的快乐,是令人目眩神迷的高潮,是“将油门踩到底”的疯狂。我们可以在摄影里充分体会到孔子说的“游于艺”的境界,过一种充满活力,拥有创造力的生活,享受心中流出来的美感、满足感、喜悦感。让那些随兴与不经意,成为某种生命的连接和延伸,让每一张照片里凝聚生活中的个人经验和对世界的觉知。

瞬息万变的现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主题与材料资源,而当今的中国摄影正在与资本市场、名利场进行着一场罕见的“艳遇”。我们在分类上做得太多,却在观赏上做得太少。我们似乎忘记了,那些激励着我们,启发着我们的,不是名望,而是作品本身,不可替换。■

猜你喜欢
富豪摄影生活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新晋富豪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