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云壶》的创作评析

2014-09-03 09:58卢雪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壶底壶嘴壶把

卢雪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当饮茶的方式和文化逐渐影响了人们的茶具使用,紫砂壶的泡饮方式也就随之改变,当拙朴的煮茶茶壶提升到精神生活层面,成为品茗养性的泡茶佳器。紫砂的这些优点也是紫砂成为茶具之首,陶瓷器皿中的佼佼者的原因。

我国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陶器沉厚而古朴,瓷器多彩而绚烂,唯有紫砂器具清新、文质自然。在历史上宜兴紫砂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不仅以独特的造型艺术,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造型语言,而独得“天下茶具之首”美名。紫砂陶器古朴典雅,从文化角度来看,更是艺术体系中的佼佼者,宜茶宜性,品赏皆用,宜兴紫砂以独有的灵性,完善着自身的发展。

紫砂壶艺的创作是人们的精心设计和思考,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紫砂逐渐成长,逐渐有了思想和情感,不管紫砂壶以何种形式表达,紫砂壶本身也就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汉云壶》,为几何形器形,光素器,素面素心,古朴大方;整款壶造型气势磅礴,将几何形之美充分展现出来,棱角、直面,精确衔接、过渡,同时也是力度的极好展示。壶身以扁实敦厚的形态表现,壶体肚腹凸鼓,造型极扁,壶口与壶底大小相似,壶身上下逐渐收敛。壶嘴一弯,壶把端方。初看此壶,便觉古朴典雅,柔和大方,不但有方器的挺秀,同时也有圆器的柔和,方中寓圆,圆中见方的特点着实让人惊艳非常。

《汉云壶》壶钮、壶盖、壶身、壶嘴、壶柄四条似有似无的曲线自壶钮一角流出,延伸至壶盖、壶身,终结于壶底。此壶为全手工镶接身筒而成,点、线、面交代的清晰明朗,在处理壶底上以刚为主,辅以柔线中和,全器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此壶块面质感,同时韵于曲线之美,全手工精致而成,整体线条流畅,泥质细腻,泥色纯正。此壶明朗大方,且简洁明快,有股正直不阿的正义感。

《汉云壶》壶身光素无纹,纯以造型的优美取胜。壶以圆形线条为主,束颈,折腹外鼓。肩部凸起线条,延伸至壶嘴,与把手在视觉上保持了平衡,上小下大的两个倾斜块面突出中间线条的优美,使之过渡到壶嘴上成为阴阳分割之界,连接到壶把上端下沿,充分体现“线”的美感,使整个造型简练而又挺拔。挺健舒展而稳定,曲折中富有变化,柔美中带有劲韧,老辣干练,蔚然可观。此壶做工精细,平底起棱,呈圈足状,稳重又大气。三弯的壶嘴略长,出水流畅。敞口,平沿。壶盖下镶进壶身,壶盖合闭后,盖面与口沿相齐,严丝合缝。壶把呈变形螭龙形,线条方圆结合,硬朗之中透露出丝丝柔气,上部平直,把握舒适。

紫砂壶造型有容乃大,匠心独运。壶艺似清泉泻于幽谷,馨兰发自深山。然紫砂一器致重不可方物,有规有矩,自成方圆,不断繁衍发展,成就紫砂乾坤万象。相对于紫砂的器形而言,紫砂的泥料更为可贵,紫砂的文化和内容更加让人信服。

《汉云壶》虚实结合,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将整个壶体进行有机的变化,特别在线的变化上加入了极大联想和创作,使得壶体静中有动,灵动自然,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那动静相宜的现代之美,沉稳端庄的肌理质感,代表着一种哲学,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和现代人生活的追求。

[1]《紫砂精壶品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壶底壶嘴壶把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炉灶用热水壶节能改造研究
为什么底部有孔的壶不漏水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
品茶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玩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