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顽固性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8例分析

2014-09-04 09:10杨慧琳潘晓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指征纱布宫腔

杨慧琳 潘晓华

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顽固性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8例分析

杨慧琳 潘晓华

目的 最大限度降低剖宫产术中因为大出血行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宫缩剂同时, 采用宫腔内填塞纱布条(长6 m, 宽8 cm, 厚8层)。结果 采用纱布条填塞止血的58例中成功56例,失败2例, 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是制止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操作简单迅速, 年轻医师易掌握, 更适合于基层医院。

宫腔;纱布;剖宫产;出血

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 常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近几年我国的剖宫产率迅速增长, 剖宫产的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出血量多, 这是共识, 因此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 产后出血发生率也升高。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较多, 其中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回顾分析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此法治疗的58例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效果显著,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4年间, 本院共行剖宫产术4152例, 患者年龄22~39岁, 平均25.4岁;孕周36~42周, 平均38.2周;初产妇3725例, 经产妇427例。皆有剖宫产指征, 手术方式为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中出血量1000~2500 ml者43例, >2500 ml者15例。58例术中均经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压迫‘8’字缝合出血部位等方法, 其中9例行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无效后, 采用宫腔纱布条填塞制止了出血.2例失败行次全子宫切除, 无孕妇死亡。

1.2 剖宫产手术指征 见表1。

表1 剖宫产手术指征(n=58)

1.3 纱布条填塞指征 凡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血, 用注射宫缩剂及按摩子宫无效者, 当出血达1000 ml, 即可采用纱布条填塞, 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胎盘附着部位出血者, 可先用可吸收线对开放血窦局部做‘8’字缝合, 无效时再宫纱填塞压迫止血。

1.4 纱布条填塞方法 助手在腹壁上固定子宫底, 术者用左手伸入宫腔内为引导, 右手持卵圆钳钳夹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条(填塞用纱条系本院自制, 规格为长6 m, 宽8 cm, 厚8层)一端送入宫腔, 从子宫底由内向外有序地填紧宫腔, 包括子宫下段, 充满宫腔不留空隙, 若留有空隙可发生隐性出血, 不易观察, 易掩盖病情, 延误治疗, 后果严重。当快近子宫颈口处, 估计还需用纱布条的长度, 剪下后用卵圆钳将此纱布条断端露出于阴道内, 换钳后将剩余的纱布条塞进子宫下段。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 即按常规缝合子宫切口。若为前置胎盘患者, 则纱条一端从宫颈内口送入阴道, 从宫颈先填塞子宫下段, 至子宫下段切口处, 再将纱条另一端从宫底部由内向外有序地填紧宫腔。缝合子宫切口时注意勿缝到纱条。如宫颈口未扩张, 则先用宫颈扩棒扩张宫口再送纱条。

1.5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底的高度、阴道流血等情况, 动态观察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的情况以避免宫腔积血, 并常规应用宫缩剂及广谱抗生素2~4 d以注意预防感染。

1.6 术后24 h取出宫腔纱布条, 取纱前开通静脉通道、滴注缩宫素, 将患者送至具有抢救设备的产房或手术室, 具体操作:常规消毒外阴, 用窥器暴露子宫颈, 钳子牵拉露出宫颈口外的纱布条, 约30 min取完, 在纱布条最后牵拉出的宫腔端作细菌培养。

2 结果

采用纱布条填塞法止血的58例, 成功56例.2例失败,失血性休克, 危及生命, 行子宫次全切术。

本组纱布条宫腔端细菌培养的26例中5例无细菌生长.21例有细菌生长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 大肠杆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混合生长2例, 链球菌2例, 类产气杆菌1例。

本组病例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 产褥期顺利.42 d常规产后复查, 子宫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1]。本组有9例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应用缩宫素、止血药物等, 且同时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效果差, 又作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但此时出血均达2500 ml以上, 故在以后的手术中, 为减少术中出血、争取时间, 给产妇的损伤降到最底线, 当子宫收缩剂应用无效时, 可果断做宫腔纱布条填塞, 特别是基层医院。

本组资料11例为前置胎盘, 由于前置胎盘, 胎儿娩出后,子宫下段肌组织较薄, 收缩力差, 附着此处的胎盘不易剥离,且胎盘剥离后血窦开放, 故往往发生术中出血较多, 这类患者仅应用宫缩剂、缝扎子宫壁及两侧子宫血管不能奏效, 宫纱填塞效果优于其他。

3.2 宫腔填纱术的止血原理:纱布可机械压迫胎盘剥离面的血窦, 使血液减慢或暂停, 利于血小板激活及凝血因子释放, 形成血栓而止血[2], 同时可刺激宫体感受器, 通过大脑皮层激发子宫收缩[3];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应用宫腔纱布条填术, 不仅可使下段平滑肌有充分时间重新组合, 而且可机械性的压迫血窦, 促进血窦闭合, 有利于增强子宫收缩力, 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应用宫腔纱布条填术, 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术后配用缩宫素效果更佳。

宫腔纱布条填塞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产后出血方法, 曾被认为此法易导致感染及隐匿性出血被一度放弃, 但近年又对这种方法重新评价, 认为该方法可行, 且值得推广,因为此法不但可以争取抢救产后出血的时间, 是要求保留生育机能的患者的希望, 且没有复杂的技术含量、操作简单迅速, 创伤程度及手术范围小, 低年资医师易掌握, 特别适合手术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2.

[2] 孟涛.宫腔内填塞纱布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21例.人民军医.2002.12(517).726.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802.

266021 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杨慧琳);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院(潘晓华)

猜你喜欢
指征纱布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不“怕”火的纱布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不漏水的纱布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防水的纱布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