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2014-09-04 09:20张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重儿体重住院

张丽霞

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张丽霞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为58例, 给予观察组患儿早期优质护理干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临床护理, 分别在护理后7、14、21、28 d对患儿体质量进行比较, 记录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临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护理7、14、21、28 d时体质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哭闹、呼吸暂停、呕吐、腹胀及胃潴留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患儿体重, 减少并发症发生, 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早期护理干预;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

出生体重在2500 g以下的新生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是由胎盘、脐带发育异常、多胎、母体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多种方式因素引起, 出生时体重较低, 皮下脂肪含量少, 代谢及机体调节能力均较差, 极易受到外界感染,从而出现死亡[1]。作者对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组研究观察,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3月NICU共收治的116例低出生体重儿, 男69例, 女47例, 胎龄29~38周, 平均胎龄(34±4)周, 身长(41.68±2.17)cm, 头围(29±3.2) cm, 出生体质量(1.85±0.43)kg, Apgar评分(8.13±1.22)分,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为58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均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早期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保暖护理 体重在2 000 g以下者, 立即置于预热的暖箱中, 依据患儿的体重及出生日龄调节暖箱温度, 相对湿度55%~65%, 对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时, 能在保温箱内进行的操作, 尽量在保暖箱内完成, 减少保温箱的打开次数[2];暴露操作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 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

1.2.2 呼吸管理 畅通呼吸道, 维持有效呼吸, 患儿取左侧或右侧的中心屈曲体位, 避免下颌触及胸部, 仰卧位时在肩下放置小软枕, 避免颈部弯曲, 严密监测患儿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对于出现呼吸暂停患儿给予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呼吸, 无效或发作频繁者遵医嘱药物治疗, 进奶前后给予短暂低流量吸氧, 严格控制吸氧时间及氧浓度, 防止氧中毒。

1.2.3 喂养护理 母乳是低体重儿最佳营养来源, 凡具有吸吮力的新生儿均尽早开始小量母乳喂养, 对胃肠道发育不完善, 吞咽、吸允功能较差的患儿, 均采用鼻饲方式补充营养,采用5 ml注射器注入2~3 ml, 间隔2 h进行1次;若完全消化、排空, 可适当增加鼻饲量, 若残留量在1/3以上, 则停止鼻饲,改由静脉补充营养[3]。在鼻饲治疗时加强对患儿脉搏、呼吸情况的观察。

1.2.4 抚触疗法 患儿进乳1 h后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床上,给予面部、胸部, 腹部、背部、四肢进行抚触, 每日1~2次,每次约15 min, 促进胃肠蠕动, 减少呕吐、腹胀, 促进体重增长, 同时还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一系列良性反应。

1.2.5 预防感染 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及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口腔、眼、脐、臀部护理, 尤其是脐部护理, 发现潮湿伴脓性分泌物, 用3%双氧水棉签摖拭, 再用0.2%~0.5%碘伏棉签摖拭消毒, 保持干燥, 避免发生败血症;将皮肤褶皱处彻底擦拭干净, 避免皮肤感染、糜烂、擦伤;经常更换体位,促进患儿肺循环, 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每周更换1次鼻饲管;暖箱每日一消毒并更换水槽中的蒸馏水, 每周一更换已消毒暖箱。

1.2.6 严防并发症 监测胆红素浓度, 当总胆红素浓度超过干预标准, 可进行光疗。胎龄较小患儿易合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入院后酌情行COAP/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治疗, 避免肺透明膜病的发生。

1.2.7 护理评估 每周对护理结果进行1次评估, 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制定之后的护理及治疗计划, 不断改进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7、14、21、28 d时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7、14、21、28天时体质量比较, kg)

表1 两组患儿7、14、21、28天时体质量比较, kg)

组别例数出生时7 d14 d21 d28 d观察组581.84±0.441.83±0.562.01±0.572.20±0.462.41±0.39对照组581.85±0.361.84±0.491.89±0.622.0±0.412.1±0.41

2.2 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出现2例呼吸暂停、2例呕吐、2例腹胀、1例胃潴留, 并发症发生率为12.1%, 对照组患儿护理期间出现6例呼吸暂停、11呕吐、4例腹胀、3例胃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41.4%,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0.68±5.31)d, 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4.78±5.3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个护理过程中, 观察组死亡1例, 转院2例, 治愈率94.8%, 对照组死亡2例, 转院5例, 治愈率87.9%。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存活质量明显增加, 临床研究显示, 早期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亦有较大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积极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 观察组接受护理后不同时期体质增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早期护理干预在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使用能够有效增加患儿体重, 减少并发症,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值得推广使用。

[1] 于振燕.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10):19-20.

[2] 梁小梅.早期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质量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24(01):10-11.

[3] 刘艳琼.早期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6)l57.

471900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体重儿体重住院
妈妈住院了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