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9-05 10:51刘华林胡丽娟刘华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青霉素链球菌本院

刘华林 胡丽娟 刘华山

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刘华林 胡丽娟 刘华山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S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本院2013年儿童感染SP分离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痰液、咽拭子为SP主要标本来源, 分别占96.4%和 2.9%;在280株SP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上升趋势, 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80%), 对青霉素类和三代头孢类的耐药率较低(<40%), 对氯霉素、泰利霉素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更低(<10%), 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它培南和氟喹诺酮类均无耐药性。结论 加强对SP的耐药性检测, 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及用药方案。

肺炎链球菌;儿童;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是一种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致病菌, 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可透过黏膜的防御体系, 从黏膜部位下行至肺或进入血液, 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菌血症和脑膜炎等相关疾病[1],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估计, 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SP引起的疾病。其中<5岁的儿童有70~100万,并且90%以上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2岁以下儿童是SP感染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和有效疫苗的接种是治疗和预防SP感染的重要手段。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通过对本院2013年临床分离的SP进行耐药性分析, 为本地区儿童SP的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80株(同一患者同一标本不重复计入)SP源自2013年1~ 12月本院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 包括痰液270株(96.4%)、咽拭子8株(2.9%)、血液和脑脊液各1株(0.7%)。

1.2 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采用一次性无菌杯收集痰标本行涂片细胞学筛选以白细胞与上皮细胞之比>2.5为合格痰, 再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到种, 药敏卡选用AST-GP68测定, 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CLSI)2010年标准。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均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肺炎链球菌

ATCC49619均购自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

2 结果

从本院分离的280株SP中, 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 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低, 对氯霉素、泰利霉素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更低,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暂无发现耐药。见表1。

表1 280株肺炎链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n(%)]

续表1

3 讨论

自青霉素问世以来, 成为治疗SP感染首选药物, 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 世界内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 耐药现象也日趋严重, 已得到广泛关注。SP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 其中PBP2b和PBP2x的改变同细菌低水平青霉素耐药有关, 而PBP1a改变同细菌高水平青霉素耐药有关。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有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报道的耐药率为56.9%[3], 而上海地区SP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占44.3%(中介为17.7%, 耐药为26.6%), 本院SP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有163株, 占58.22%, 其中青霉素中介SP(PISP)占20.36%, 耐青霉素的SP(PRSP)占37.86%,和上海地区的报道比较接近, 远低于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的报道, 这可能与药敏试验方法、临床用药习惯和地区间差异有关。虽然各地报道耐青霉素SP的发生率有所不同, 但总体的趋势在不断升高[4]。针对SP对青霉素的耐药问题,临床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作为首选药物, 本组数据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18.21%和20.71%。SP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80%), 表明以上这3种抗生素不适合SP感染的经验用药。SP对红霉素耐药与通过转化或互换而获得新基因有关;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不良反应较大, 儿科临床不宜选用;在重症感染或高耐菌株治疗时, 可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它培南或氟喹诺酮类药物, 由于万古霉素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肾毒性作用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 限制其在临床的使用。

总之,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预防应用, 使得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 临床医生要重视病原学检测,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减缓耐药菌株产生。

[1] Pennington JE.Treating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the era of cos t control.Am Fan Physician, 1986, 33(2):153-160.

[2] Mahoney RT, Krathger A, Clemens JD, et al.The introduction of new vaccines in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V:Global Access Strategies.Vaccine, 2007, 25(20):4003-4011.

[3] 王进, 肖永红.Mohnarin 2006-2007年年度报告: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结果.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 33(10):592-596.

[4] 李坤霞, 初清, 刘建秋.2005-2006年烟台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调查.儿科药学杂志, 2008, 14(1):38-40.

Distribution of children-infecte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LIU Hua-Lin, HU Li-Juan, LIU Hua-Sh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utian Children’s hospital, Putian 3511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in children.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eparation of children-infected SP and the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us ing VITEK 2 compact autom at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provided by F rench Merieux.Results Sputum and throat s wab specimens were the m ain source of SP, accounting for 96.4% and 2.9% respectively; the 280 strains of SP showed a generally increased trend in drug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higher resistance rates were observed for erythromycin, tetracycline and trimoxazole (>80%), the rate of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and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was low (<40%), resis tance to chloramphenicol, meropenem and telithromycin rates lower (<10%), no evidence of resistance to linezolid, vancomycin, imipenem and fluoroquinolones.Conclusion Strengthened test for the drug resistance of SP can guide clinicians to mak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hild; Drug resistance

2014-02-24]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儿童医院儿科(刘华林);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胡丽娟);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医院(刘华山)

猜你喜欢
青霉素链球菌本院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