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腐败

2014-09-05 03:57乐之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张五常德安腐败问题

乐之

《双重悖论》

著者:[美]魏德安

译者:蒋宗强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第1版

定价:39.00元

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腐败的经典著作,作者魏德安是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15年来一直研究中国的腐败问题。

作者写作《双重悖论》耗时两年,将中国的腐败问题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发展性腐败比较,也与赤道几内亚、刚果等国的掠夺性腐败比较,最后作者认为中国的腐败有其自己特色:一方面,中国的腐败加剧与经济快速增长并存;另一方面,中国的腐败并不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那种非常稀有的发展性腐败,而是能够直接导致经济衰败或停滞的掠夺性腐败,但又显然不能与赤道几内亚等国相提并论。这就是作者所谓“双重悖论”。

作为美国人,作者并没有忘记将中国与自己的母国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考量中国的现状,会发现美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腐败问题恶化、快速的系统性变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例子。

这本书严谨的学术态度,全球化的视野,是令人尊敬的,也是具有说服力的。

关于腐败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作者以大量的数据予以反驳,而中国的腐败问题并没有阻碍其经济高速发展显然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此前,经济学家张五常也有过类似的观点——腐败甚至能促进经济发展,而魏德安对日本等国的腐败问题的研究,显然也能佐证张五常的观点——正是这种“发展性联盟”将执政党的政治利益与大企业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当然,作者认为,中国的腐败显然没有形成“发展性联盟”,而对经济发展具有伤害性。

遥想中国最富有的那个朝代——宋朝,对于官员极其纵容,甚至钱穆也说“宋朝优礼士大夫,极少贬斥,诛戮更属绝无”,一种解释是宋太祖在太庙里立有誓碑,其中一条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种解释并非凭空捏造,向壁虚构,在许多史料上都记载类似说法,如《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避暑漫抄》,甚至作为正史的《宋史·曹勋传》中都有记载。许多文官犯了贪污罪,最后都轻判放过了事。对贪污纵容,不杀文官的宋朝曾为当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80%,四大发明有两项诞生于北宋,“强汉、盛唐、富宋”是历史定论。

就像作者说的,中国的腐败问题是双重悖论,如何处理极考验执政者智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五常德安腐败问题
预言与发心
Effect of tidal currents on the transport of saline water from the North Branch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吕德安作品
“写微不足道的事物,顺便将黑暗沉吟”——读吕德安
对科斯和张五常思想的系统比较
刍议医学科技新闻腐败问题
杭州市村干部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非常张五常
雷锋与“螺丝钉”刘思乐的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