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吹过千年古盐田

2014-09-09 02:30圆小歆
绿色中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盐井盐田卤水

圆小歆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

然而,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在横断山的深谷中,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西藏古盐田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拨3000米左右,紧依澜沧江,乡所在地两侧都是4000多米的高山。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的盐井乡就藏在这道拐弯里。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从芒康南行百余公里,穿越红拉山,盘旋而下,悄然间,这个盐田密布的古老村庄便悠然闯入眼帘。加达村盐民在江两岸搭建的数千块盐田,顺江岸,倚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平整的盐田像镜子一样,有种神秘的美感,远远看去,蔚为壮观。

盐井,纳西语称“察卡”,藏语则称“察卡洛”,“察”意为盐,“卡”或“卡洛”意为井眼或洞眼。我们习惯上总以为只有海里或者咸水湖里才会产食盐,但是,这里的澜沧江是淡水怎么可能产出食盐呢?

原来青藏高原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海洋,所以积累了很多盐分,随着地壳运动不断抬升,逐渐变成了陆地,那些盐也被岩石掩盖起来。时至今日,当地人都在江边深挖一口口盐井,然后把江水引入,让古盐层和江水溶化形成盐卤,然后把盐卤提取上来再晒干,就此变成了可以食用的

盐巴。

其实制盐的工艺并不复杂,盐田都是居民们自已搭建的。澜沧江沿岸建好的盐田静静伫立,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盐田人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借着日晒风吹和盐田渗漏,卤水得以蒸发、结晶,十多天后,一层层结晶盐就出现了。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芒康人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盐。

盐井古镇古老制盐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在这远离海洋几千公里的地方制出了盐,据说已有上千年制盐的习俗。曾有人试图用水泥建盐田,结果卤水很难干透,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盐田。

制盐的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的。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腰倒在盐田里。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开始晒盐。水要倒进簸箕里防止冲坏盐田。一位妇女一天要沿着木梯和到江边小路的几百道坎,来来回回背50~100桶盐水,一桶水的重量大约是40公斤。

强烈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过早刻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以我们外人的眼光看,在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最灿烂的笑容。这些纳西族的妇女们日升日落每天都在这里劳作。她们把制出的盐看成是风和太阳的赏赐,实际上都是她们自己的汗水和泪水的结晶。无论多苦多累她们每天都忘不了祈福和祷告。

盐井晒盐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从格萨尔王时期就有晒盐的传说。格萨尔王与纳西为争夺盐井盐田还有过一场战争。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冒出的盐卤水,盐井盐田从唐代到今天一直不间断地产盐。要从世界盐业史上查找,也没有盐井式的晒盐方式,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游览盐井盐田,你会看到独特而又原始的生产工具,勤劳、朴素的盐民和纯朴的民俗。

目前,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一些村庄的群众在江边的沙滩和悬崖陡坡上建有3454块盐田。江边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木质晒盐台和传统原始的人工晒盐工艺,是不可多得的一道人文风景线。盐田浓郁的古风和村中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当一块6至8平方米的盐田灌满卤水,经过三两天蒸发,便可收获20多斤盐结晶。”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原始土法制盐近些年销路不是很旺,目前大部分盐供牲畜食用,少部分用于熬制酥油茶,即便如此,盐民们收获的仍是世代不变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西藏芒康井盐晒制工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古盐田又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千年古盐田将在良性的传承与保护中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村民们也更加珍惜自家门口的这些宝贝,每年都会主动将田埂和棚架翻修一新,以便迎接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现在古盐田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特色旅游景点,古老的劳作场面也在传承中成为横断山脉的另一种表情。

那是一条横亘千年的生命线,永不枯竭,就像澜沧江滔滔不绝的流水。

猜你喜欢
盐井盐田卤水
从盐田到沙田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火星表面“卤水”存在或更稳定常见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洋浦千年古盐田
盐井钻探及对接连通技术
澜沧江畔 千年盐田
烹饪技法解密之卤水正要
情义生死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