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之神”小野二郎

2014-09-10 07:22萨苏
环球人物 2014年11期
关键词:寿司店鱼片饭团

萨苏

在日本之外,寿司被看作是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要看女招待穿了和服,翩翩地托着盘子放在你面前才能品味。到了日本才明白,寿司店开得满街满城,是最司空见惯的食品。

所以,一顿寿司吃出3万日元(约合1826元人民币),还得提前一个月预订,就有些天方夜谭的意味了。在东京银座就有这样一家名叫“数寄屋桥”的寿司店,只有十来个座位,也不卖其他菜品,只有寿司,却能让全世界的食客趋之若鹜。

曾有位记者不服气:“寿司嘛,无非就是饭团上加一块鱼或虾,新鲜一些而已。”结果亲自品味了一番后,他觉得的确大为不同,于是打包了几个去向专家请教。

专家指着其中最不起眼的比目鱼寿司做了点评:这种寿司取的是新鲜比目鱼的侧腹肉,放在饭团上做成,和其他品种相比,材料并不算名贵,但吃起来却是喷香满口。这种寿司的美味来自于比目鱼肉中的一种油脂,这种油脂集中在比目鱼侧腹处,越嚼越香。一旦鱼肉不够新鲜,这种油脂就会氧化变味。但仅仅新鲜还是不够的,如果吃出鱼腥味,寿司的味道要大打折扣了,这家的寿司在鱼肉与米饭之间夹着一片紫苏叶,既去了腥味,又别有一番风味。

这家店里的饭团也很特别,做的时候加入了米醋和糖,有很好的解腻去腥效果。米饭的温度也很重要,温度过高,就会变相对鱼片加温,影响其味道;如果过低,吃着会不舒服。数寄屋桥的做法是一边准备好极新鲜的鱼片,一边把饭团放到微凉,然后压上鱼片和紫苏叶。送到客人面前时,饭的温度还来不及传导到鱼片上。吃的时候,鱼是冷而新鲜的,饭团中心却是微温的,加上淡淡的米醋与糖的味道,咀嚼起来回味无穷。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食欲大开了?而说到底,一个小小的寿司店能有这么大名气,关键是因为“他们店有小野先生”——被称作“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小野先生今年88岁了,他26岁开始做寿司,至今精神矍铄。

每天,他都会站在寿司台前,亲手给每位客人捏寿司。一天下来,他要做800个寿司。他还设计出了寿司的最佳赏味顺序:第一乐章是经典寿司比如三文鱼、比目鱼;然后是即兴的第二乐章,按照时令节气的海鲜来上,比如针鱼、章鱼;结尾是一些传统菜式,比如海鳗、煎蛋糕。客人全部吃完以后,小野带着62 岁的长子祯一站在门口,和每位离开的客人鞠躬告别。每天睡觉时,他都要带上一双手套来保护双手,以保证制作寿司的时候不会丧失敏锐的触感。2011年,美国好莱坞导演大卫—贾柏为他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还参加了柏林电影节。

70岁时,小野先生患了一次心脏病,在那之前,他每天都亲自骑自行车去市场进货。与他合作的海鲜商人,都是“只卖这个”——卖虾的只卖虾,卖章鱼的只卖章鱼,卖海鳗的只卖海鳗。“每天大概只有3公斤的野生虾,我会全部留给他。”卖虾的老板说。“最好的鲔鱼,只有一尾,我们会卖给他。”鲔鱼老板说。

小野的团队一共有6 个人,刚进入的学徒要学习的是手工拧毛巾送给客人。只有等到能拧好毛巾,才能学习碰刀和鱼。再这样10年过后,才会让你学习煎一个蛋糕。小野的长子祯一已经62 岁了,现在还未真正出师。

有趣的是,曾经吃过小野所做寿司的食客,描述各不相同,连寿司所用米饭的软硬也说法迥异。直到采访了本人,才算弄明白其中原因。原来,小野制作寿司,是真正的“看人下菜碟”。同一种寿司,给女士,他会做得小一点;而对上班族,则会选择把饭团捏得紧一点,因为这些人都是用筷子夹着吃的,以免吃的时候散掉。

认识小野的人都认为,他之所以能被称为“神”,并不仅仅是从业时间长,关键在于他对这个行业的用心体味。到他的店里来,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文化,还有一份谦恭的敬业和奉献之心。正如小野说的那样,“你必须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小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技艺毫不隐瞒,絮絮叨叨之中,全都是琐碎的细节,每一件看起来都不那么重要,但加在一起,“寿司之神”的面容便呼之欲出了。

日本被稱作匠人的国度,小野先生这种对职业的痴迷和敬重,也许便是所谓匠人国度的真谛。

猜你喜欢
寿司店鱼片饭团
艰难的选择
日本顶级寿司店被米其林除名
下厨记
煲鱼汤高招
微波鱼片烘干技术
小白兔饭团
熊猫饭团
妈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