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2014-09-11 12:39裴正薇王振宁代思洋杨燕晓
关键词:成功者元认知英语语法

裴正薇 王振宁 代思洋 杨燕晓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裴正薇 王振宁 代思洋 杨燕晓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我国英语语法研究较少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如何使用语法学习策略获取语法知识,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以443名来自五所高校大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有效受试,运用测试、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他们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研究表明,受试运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意识不强;女生使用语法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显著;英语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语法水平组与高语法水平组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非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策略;性别;语法水平

语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考试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国内语法研究主要侧重于“教”,从教师视角探讨语法教学信念、方法和模式[1-2],较少有研究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采取哪些语法学习策略以获取语法知识。另外,从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展来看,语法学习策略研究还很薄弱,远远滞后于词汇、听力、阅读等学习策略的研究。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展开调查。

一、研究背景

根据Oxford[3]对学习策略的普遍定义,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所采取的促进手段或方法,旨在提高语法学习效果,使语法学习更为有效、自主和愉悦。

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以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英语语法学习成就和语法策略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赵明[8]的实验研究针对30名大学生,探讨三种语法学习策略(复述、精加工、组织)有效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策略的三个组别在语法学习效果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组织策略的有效性优于精加工策略,更优于复述策略。张超[9]对40 名大学生的调查揭示,大多数学生基本能使用各种语法学习策略,但某些策略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冉海涛[10]对188名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分析显示,语法学习策略与语法成绩呈正相关,语法善学和不善学者在策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的受试样本相对较小,且基本来自同一所院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英语语法测试和语法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及定性研究(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拟回答四个问题:1.大学生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如何? 2.性别不同的学生在语法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无显著差异? 3.英语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 4.语法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语法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受试

参加定量研究的有效受试为443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来自综合、师范、理工、农林、医药类五所在宁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涉及工商管理、数学师范、汉语言、化工与制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医等25个文理专业,平均年龄18.6岁。定量研究之后,将受试按英语语法测试成绩排序,挑选出得分靠前和靠后的受试8名参加定性研究,代表不同的性别(男女各4名)和语法水平(高、低语法水平者各4名)。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英语语法测试、英语语法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访谈。

正式的语法测试卷由35道单选题构成,共计35分,信度较高(Cronbach’s alpha =0.812)。在设计原始测试卷时,笔者参考权威的语法教程[11],选择冠词、时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从句等考察项目,并从2010-2012年江苏省高考试卷以及2001、2002、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水平测试卷中针对性地选取70道单选题。原始卷经过预测试,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测试数据,最后筛选出区分度较强的题项构成正式卷。

策略问卷分个人信息和主体问卷两部分。个人信息包括受试的姓名、学校、专业、年龄;问卷为Likert五级量表,在主要参考郭雪林[12]问卷的基础上形成50个题项,归为情感、社交、元认知、认知这四类策略。受试阅读每个题项关于语法学习策略的具体陈述,对照自己的实际做法,勾选从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的数字。实测中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43。

访谈旨在了解受试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以及语法学习中采用的具体学习策略。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分两步。第一步,受试随堂参加英语语法测试和策略问卷调查。语法测试限时25分钟,问卷调查不限时,有疑问可随时提出。测试卷和问卷当场全部收回。原受试为456名,有效回收卷443份,有效率约为97%。第二步,8名个案在课后参加访谈,全程录音。

数据收集完毕,首先批改语法测试卷,然后将受试的测试成绩和对问卷的作答输入电脑,最后运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转写访谈录音,整理访谈者的文字信息,探讨造成语法策略使用差异的原因。

三、研究结果

(一)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参照Oxford[3]的方法,以每项策略的均值来解释受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均值为1.0-1.4表示“从不或几乎从不使用”,1.5-2.4表示“很少使用”,2.5-3.4表示“有时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4.5-5.0表示“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由表1可知,四类策略中,受试对社交、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只是“有时使用”,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略高,几乎“经常使用”。总的说来,受试在语法学习中使用策略的程度距离经常或总是使用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策略的运用意识不够强,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表1 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调整、控制自己情感的策略, 包括克服焦虑、鼓励自己和排除消极情绪等。该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说明受试作为大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语法学习的压力。

认知策略和语法学习过程直接相关,是学习者用于获取语法知识和解决语法学习问题的方法。该策略的使用频率位居第二,因为语法首先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只有在准确理解和识记后,知识的内化和程序化才能实现。学习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中一些传统的加工、记忆方法必不可少,所以受试会选择常用的认知策略来学习语法知识。

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语法学习过程自我察觉、监控和评价的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和计划、监控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反思和评估学习过程等。元认知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学习的成败,但受试运用它的频率却不高,说明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强。当今教育体制下,往往由教师制定语法学习目标和计划。学生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桎梏,只习惯于接收、执行学习任务,很少主动反思自己在语法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社交策略指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交际的途径和方式来促进语法学习进程,它的使用频率最低。虽然语法知识的可教性比较强,但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受试在语法学习中碰到依靠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寻求同学或老师帮助的学习行为并不普遍。

(二)男、女生使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比较

表2 男、女生使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比较

访谈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以上发现。由于语法学习较为枯燥,受访者对此普遍持不太积极的态度。然而与男生相比,女生在语法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在挑战一道道语法题的过程中慢慢喜欢上语法。有时虽然很被动地在学习,但也是很认真地在学。因此,女生在语法学习中比男生更擅长运用情感策略。

女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寻求老师帮助,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等,比男生更多地用到社交策略。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不同性别的话题选择有所差异。男生在单一性别话语,即男性间的言语交流过程中,很少谈论自我,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体育、文化等社会性话题上;而女生在单一和混合性别话语中,都喜欢向对方倾诉,谈话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个人情感等方面的话题[13]。由于在社会语言实践中能积极参与交际,女生能以合作方式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寻求语法学习的指导和帮助。

女生学习语法的目标和计划性更明确。她们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拥有的物质权力比男性少,社会地位比男性低,希望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她们达到语法学习目标的愿望更为强烈,元认知的策略意识比男生强。

在认知策略的运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善于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她们善于收集错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正确与错误的答案,勤于翻看,从错误中学习。一女生说她高中时整理了3、4本错题集,经常纠错、翻看。而男生基本不这么做,只习惯于翻看以往的试卷,直接在试卷上做标记。

(三)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受试的语法成绩和情感、社交、元认知、认知各类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p=0.000)、0.313(p=0.000)、0.165(p=0.001)、0.267(p=0.000)。各类策略中,语法成绩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性最弱,与情感、社交策略的相关性较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学生使用语法学习策略的频率来提高其英语语法水平。

国内外类似研究也汇报了语法成绩和语法策略之间的相关性,但与具体策略类型的相关强度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选取的受试不同所致。例如,Pawlak[5]发现在演绎性显性学习(explicit deductive learning)过程中,策略使用和语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14)。冉海涛[10]则发现,语法成绩和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为0.431,和认知策略的相关性最高(r=0.472)。

(四)不同语法水平者使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比较

表3 高、中、低语法水平的学生使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比较

注:*、 ** 和*** 分别表示在 0.05、0.01和0.001水平上有显著意义; 1、2、3表示高、中、低语法水平组。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按语法测试成绩排序,把受试分为高(N=139,31.4%)、中(N=164,37.0%)、低(N=140,31.6%)三个语法水平组,对语法水平的划分更为精细,将语法水平中等的学生也纳入考察范围。经Scheffe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表3),得出以下发现:第一,三个组别间的差异只体现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上,在元认知策略上差异不显著。无论语法水平的高低与否,受试在语法学习的目标、计划和反思上基本处于相同的水平,差异不大。第二,在情感、元认知和认知策略上,中等语法水平组比高语法水平组使用的频率高,但差异不显著。笔者认为,高水平组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已基本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策略使用体系,能较灵活地运用适合自己的策略来指导学习;而中水平组学生可能仍处于对语法策略的探索阶段,他们正在通过尝试多种策略以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上的显著差异都存在于低语法水平组与中、高语法水平组之间。低语法水平组在三种策略的运用上不仅与高语法水平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中等语法水平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访谈中,笔者也发现代表高、低语法水平的4名成功者和4名不成功者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运用上有不同表现。

1.情感策略

尽管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对于语法学习都不是十分热衷,但是成功者学习语法时更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克服焦虑,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譬如一名成功者认为:“由于英语语法在中国考试制度下的重要性,所以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并且培养自身对语法的兴趣。”与之相反,不成功者在语法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所用的学习策略在短时间内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就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半途而废。一名不成功者说,他不喜欢学习语法,也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学习语法的兴趣,除非是为了提高一下考试分数。而另一名不成功者虽然一直想学好语法,但总是学不会,最终因为自己的懒惰和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了。

2.社交策略

成功者会将自己学习并掌握的语法知识与周围的同学分享,以此提升自己的语法水平。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寻求老师和比自己语法水平高的同学的帮助。有一名受访者在语法测试中得分最高,他这样告诉笔者:“我经常和同学交流讨论,同等水平和水平比较低的都有过。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们问的语法问题讲清楚。而我自己不懂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模棱两可,或者是非常古怪刁钻的,连老师也难以解释清楚。”相反,不成功者很少与同学交流讨论语法问题,遇到难题后,由于偷懒和缺乏兴趣,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便直接询问老师或比自己语法水平高的同学,结果没有把学来的语法知识内化,正如一名受访者所说“因为懒得翻书,我会问同学。如果没有同学可以问,我就凭感觉,感觉哪个对就选哪个。”

3.认知策略

成功者在语法学习中会主动地把新学的语法知识与旧的语法知识进行对比,或者将语法体系中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从而加深理解。例如,一名受试者说:“我刚学时态的时候,会对比运用不同时态的具体情况,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做题实战演练。总的来说,就是学习―对比―总结的过程。”而不成功者大多只是通过盲目做题获得一些语法知识,没有进行新旧知识及不同类型知识的及时对比,结果未形成一套语法知识体系。正如一名受访者所说“记了还要背,有时候记不住,就懒得记了。” 由于成功者通常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持之以恒,经过知识的累积,他们会形成一种“语感”,这对语法答题的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成功者通常是跟随老师的进度,在老师的压力下学习语法,不注重自我探索,也没有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知识的积累,不成功者所谓的“语感”命中率很低。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受试运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意识不强;女生使用语法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显著;英语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语法水平组与中、高语法水平组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等语法水平组使用情感、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频率高于高语法水平组,但差异不显著。

研究对我国英语语法教学有几点启示。1.策略训练应成为外语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策略意识,引导其运用多种语法学习策略,形成自身的策略能力。同时,学生也要发挥主动性,认识到大学与中学学习方式的不同,加强元认知策略能力,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反思自己的语法学习情况,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师。2.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重视男、女生在语法学习策略上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注意给予男生更多的帮助和引导,督促他们记忆、归纳、整理语法知识,不断改进学习方法。3.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低语法水平者语法学习状况的监控与督促, 还应对中等语法水平的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其尽快找到适宜的学习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以提高语法水平。

本研究只调查了本科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后续研究可以在本研究基础上,选择不同学段(初、高中、硕博阶段)、不同年级(大二、大三、大四)、不同专业(英语和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语法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情况开展动态的对比分析。

[1] 衡仁权.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 2007(6): 25-34.

[2] 高强, 秦俊红.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关系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3): 50-56.

[3] 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5] Pawlak, M.Grammar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attainment: Seeking a relationship [J].Research in Language, 2009, (7): 43-60.

[6] Pawlak, M.Instructional mode and the use of grammar learning strategies [A].in Pawlak, M.(ed.) New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Berlin: Springer, 2012: 263-287.

[7] Kemp, C.Strategic processing in grammar learning: Do multilinguals use more strateg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07, 4(4): 241-261.

[8] 赵明.有关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9(4): 40-43.

[9] 张超.大学生的语法学习策略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4): 164-166.

[10] 冉海涛.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语法学习策略与语法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8): 126-127.

[1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2] 郭雪林.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3] 姚芬芳, 潘衡跃, 曹志希.英语直接学习策略与间接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相关性分析[J].外语教学, 2010(3): 50-54.

AnEmpiricalStudyofNon-EnglishMajors’EnglishGrammar-LearningStrategies

PEI Zheng-wei, WANG Zhen-ning, DAI Si-yang, YANG Yan-x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h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Jiangsu, China)

Domestic research on English grammar scarcely takes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and inspects how English learners use grammar-learning strategies to acquire grammar knowledge; therefore, studies conducted in this respect are quite necessary.With an integration of test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present study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443 non-English major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as its valid subjects.The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results.First, the subjects’ global awareness of employing English grammar-learning strategies is not strong enough.Second, there exis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emales and males, with the former using grammar-learning strategies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latter.Third, English grammar pro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use of grammar-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ignificant dissimilarities exist between the low-grammar-level groups and the mid-, high-grammar-level groups in terms of application of affective, social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non-English majors; grammar-learning strategies; gender; grammar proficiency

2013-11-19

裴正薇(1973-),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研究项目(CSC[2012]3022号);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实证研究”(121030766)。

H319.3

A

1672-4860(2014)02-0041-06

猜你喜欢
成功者元认知英语语法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有提示词的题型解析
成功者的秘诀
辛苦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辛苦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