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第八次“赖账”

2014-09-11 18:07彭玉磊
看世界 2014年17期
关键词:声索秃鹫债权人

彭玉磊

7月30日,阿根廷被国际评级机构认定为“选择性债务违约”。据统计,这是阿根廷有史以来第八次主权债务违约。

阿根廷第一次发行主权债券是在1824年,这些债券的预期寿命长达46年。但不到四年,阿政府宣布违约,随之而来的与债权人的对峙持续了29年。此后,阿根廷又陆陆续续发生了7次主权债务违约。虽然大部分投资者认为这次的债务违约与前七次没有什么不同,但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却坚称这次是特别的。

上一次危机的“手尾”

阿根廷的此次违约,追本溯源还得要从13年前的那次违约说起。

1999至2001年,曾经富庶的阿根廷出现严重金融崩溃和经济危机,在国内,老百姓每个月最多只能从银行里取款250比索;在国际上,阿根廷欠外债高达1300亿美元。2001年11月,阿根廷时任代总统萨阿宣布阿根廷无力偿还外债,决定实施债务重组。阿根廷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权违约。

此后,债务危机迅速演变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全面危机,阿根廷比索一泻千里,银行挤兑、工人上街游行、哄抢超市等现象屡见不鲜。2002年中期,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度升级,呈现向巴西、乌拉圭扩散的趋势。巴西货币雷亚尔7个月内贬值50%。乌拉圭甚至在2002年7月30日由于无法抵挡挤兑狂潮,宣布银行停业,国有银行冻结所有定期存款,结果导致乌拉圭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国家风险指数上升。

2001年的违约使阿根廷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深度衰退。2002年,阿根廷政府宣布放弃与美元1:1挂钩的汇率机制,从而引发比索大幅贬值,最高时竟达75%。通货膨胀飙涨,累计通胀率最高达80%。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增,国内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下降。与此同时,阿根廷出现剧烈的政治动荡,曾在短短12天内五易总统。最后阿根廷不得不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者于2003年提出条件苛刻的纾困方案,迫使阿根廷吞下了包括彻底重组债务在内的一系列“毒药”,换来了13亿美元紧急援助款。此后10年间,阿根廷经历了3种不同货币,而由于至今仍未走出债务危机,阿根廷一直被拒之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

2005年和2010年,阿政府先后抛出两次债务重组方案,每1美元面值赔偿投资者约30美分。尽管最终参与债务重组的资金比例达到93%,但仍有一些“钉子户”债权人拒绝参与重组,NML资本管理公司、Aurelius资本管理公司等美国对冲基金正是这种“钉子户”,他们将此事诉诸法庭,要求阿根廷支付全额本息,与阿根廷政府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较量。 这些“钉子户”被阿根廷现任总统克里斯蒂娜称为“秃鹫基金”,“秃鹫”这个单词“vulture”在英语中还有“贪婪”之意。

今年6月,受理阿根廷债务纠纷一案的美国法官托马斯·格里塞判定阿根廷政府必须向不接受债务重组的“秃鹫基金”全额偿还13.3亿美元的违约债务,而且在向这些“秃鹫基金”履约前不得向接受债务重组债权人清偿债务。阿根廷政府向美国纽约梅隆银行转账、用于偿还一笔到期重组债务利息的5.39亿美元也被格里塞勒令冻结。此案判决后,阿根廷政府态度一度非常强硬,直到7月29日,甚至都不愿意与“钉子户”债权人见面。而7月30日就是向接受债务重组的债权人清偿债务的最后期限。

阿根廷的难处

阿根廷政府态度如此坚决自然有其顾虑之处:当年阿政府在美国纽约进行债务重组时接受了所谓的“未来权益声索条款”,即如果未来偿债条件优于发行时条件,则所有债权人有权按最优条件声索。所以一旦阿根廷政府选择全额还债意味着过去两次的债务重组将被推翻重来。也就是说,全额偿付“秃鹫基金”债权人将带来连锁反应:先是偿还“秃鹫基金”本息共计15亿美元,然后所有未接受债务重组债权人将跟进,这笔债务规模约150亿美元,此后依据“未来权益声索条款”,所有重组债权人也将重新索偿,届时阿根廷的债务总额将高达1200亿美元,远超阿根廷政府的承受能力。

有分析称,阿根廷此次主权违约拖得越长,国家成本则会越大。“情况也许不是灾难性的,但违约仍然是(阿)政府所能做出的最坏决定。”阿根廷央行前任官员马克西米利亚诺·卡斯蒂洛说,这个国家可能已经习惯了没有外部融资的日子,但该国的外币储备正在缩水,而21世纪初那种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迎来的经济增长情况也无法重现,如今的阿根廷需要外资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和马里兰大学教授莱因哈特的一项研究,从1800年至今,全世界违约次数最多的10个国家,有9个在拉美,阿根廷是其中之一。对主权债务违约的研究还发现,每一次债务违约重组,看似逃掉了一些债务,但随后多年都会伴有利率高企、资本逃离、投资减少等后果,导致经济出现衰退。阿根廷从上世纪初排名全球第七大富国,倒退至今天的中等收入国家,其中不乏债务问题处理不当的因素。

阿根廷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过去几个月来一直致力于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巴黎俱乐部(政府债券持有者组成的一个非官方机构)共同解决债务纠纷。但这次判决引发的最新一次债务违约显然扰乱了这些努力。

人们普遍担心,若阿政府为了解决财赤问题而大印钞票,会导致该国通货膨胀加剧、汇率压力增加,该国今年年初的经济衰退之势也将进一步加剧。有咨询机构预计,阿根廷经济2014年将萎缩3.5%,而如果未出现违约,该国的经济萎缩只有1.5%。

几条可能的出路

不过,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悲观。《经济学人》最近发表一篇题为《借款,违约,再借》的文章,提出虽然阿根廷目前输掉了这场债务官司,但纠纷一旦获得解决,市场将很快忘掉这个国家的不良记录。从历史上看,不少在2001年左右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国家如今在债券收益率上都已被视为“安全牌”,最典型、最快从违约中走出来的国家莫过于欧洲的希腊。2012年,希腊就其3000亿美元的债券达成了折价协议,今年年初已经重返国际市场,发行了40亿美元的五年期债券,收益率接近5%。

如何打破僵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私人机构的介入正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一线希望。作为债务违约的直接受害者,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阿根廷重组债券持有银行已开始与“秃鹫基金”公司商洽购买其持有违约债券事宜,以换取格里塞法官取消对5.39亿美元还债款的冻结。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可行的方案是由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接盘”,等到明年1月,也就是债务重组合约中“未来权益声索条款”失效之时,再与阿政府商讨这笔非重组债务的偿还方式。

近日,阿根廷政府又向海牙国际法院起诉美国,称美国联邦法院关于阿根廷债务问题的判决“侵犯了阿根廷的主权豁免”。而美国政府则很快回应:不接受国际法院有关此案的管辖权。阿根廷旷日持久的债务困局,离谢幕还很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索秃鹫债权人
为什么秃鹫的头上没有毛
秃鹫的视力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毛遂自荐的秃鹫
刍议附担保债权中债权人撤销权行使问题
希拉里旧演讲曝光:中国要南海,美国就要太平洋